APP下载

新时期如何做好博物馆宣教队伍创新管理工作

2015-10-28韩慧妤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5年7期
关键词:讲解员教员队伍

韩慧妤

(东莞可园博物馆,广东东莞523017)

新时期如何做好博物馆宣教队伍创新管理工作

韩慧妤

(东莞可园博物馆,广东东莞523017)

随着我国博物馆的迅速发展,各个博物馆的宣教队伍随之不断壮大,宣教人员大多来自不同的专业和领域,如何灵活管理并发挥队伍中各人之所长,组建一支八面玲珑、样样俱到的宣教队伍?文章从挖掘宣教人员潜在能力、工作分类管理、帮助个人设定职业方向、制定多套评定绩效标准、坚持发展讲解宣教灵魂五个方面谈了对宣教队伍创新管理的见解。

分类管理;挖掘潜力;设定方向;激励自信;宣教灵魂

我国博物馆事业在过去十年迅速兴起并被广大的群众所了解和喜爱,博物馆已经成为了民众主要的学习、休闲好去处,在这个成绩当中博物馆的宣教人员可说是功不可没。而随着越来越多的群体走进博物馆、需要博物馆,同时伴随科技、信息的飞速发展,新时期博物馆宣教工作也面临着更多样、更创新的内容及更严峻的挑战。由于宣教工作量不断增加,工作内容愈趋丰富,博物馆的宣教队伍便随之不断壮大,宣教人员大多来自不同的专业和领域,如何发挥队伍中各人之所长,组建一支八面玲珑、样样俱到的宣教队伍?本文就博物馆宣教队伍的分工管理促进发展方面发表一些粗浅的看法,以就教于师长和同行。

在过去,宣教工作主要以场馆讲解、展览外送、展会宣传等手段,以吸引群众走进博物馆参观为目的。此类宣教工作主要建立在展览讲解的基础上,所以评价一个宣教人员是否称职或优秀的标准比较单一:是不是一个优秀的讲解员。如今,越来越多的社会群体已经走进博物馆,因此博物馆宣教工作的目的就从吸引观众进剧场向为观众演一场好戏转变。为了能给广大的群体提供更多的知识养分、更好的参观服务、更新颖的宣教形式,宣教工作就随着不断创新再创新。从走进校园、组织各类文化比赛、开展社区教育、举办惠民艺术表演、办讲座、开课堂、到微信微博网络互动宣传、组织展览等等宣教形式层出不穷,展览讲解以外的项目越来越多。更多的宣教形式就要求有更全面的宣教人才,在这个过程中就不断涌现了一些与传统标准相矛盾的问题,如:一名擅长讲解的宣讲员并不一定擅长组织活动,一名讲解表现普通的宣教员可能具有很好的创新、管理、资源整合能力或具有艺术表演特长。当然,培养“讲解、接待、交际、研究、管理”的全能手是我们的长远目标,但是在我国博物馆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讲解员大多不是专业科班出身,她们可能是各个专业中较符合讲解职业要求的人选,而从事讲解职业5-10年才是一个熟悉过程,10年以上才步入成熟期,培养优秀的讲解员需要滴水穿石的磨练.

那么在这个成长过程中如何充分激发每一个人的自信和能量?如何让讲解员在宣教工作不断发展的进程中发挥所长并挖掘自己更多的潜能?如何发挥各自的优点为宣教队伍提供更多的力量?本人认为在管理方面要大胆创新,才能促进发展。

一、倡导多元化,挖掘宣教人员潜在能力

我国博物馆类型繁多,各馆根据自身特色所发展的特色文化项目更是多不胜数,博物馆宣教就是其中一项日益丰富、多元的工作,面对社会不同群体的文化需求,宣教队伍已不仅只是讲解队伍,而是一支具有宣传教育、策划管理、表演主持、文案汇编等综合能力的队伍,这也是我国博物馆宣教工作的大势所趋。

以本人工作的东莞可园博物馆为例,近年来各类社教活动频繁多样,宣教工作的重要性日益突显。从联系共建单位、组织青少年体验国学及传统文化活动、举办四十多期传统文化大讲堂、将可园故事送进校园、传统文化送进社区、微信微博网络平台宣传、汇编馆内出版资料、参与展览大纲编写、组建志愿者服务队、组织“5.18国际博物馆日”大型现场文化活动及每年一度的“可园传统文化节”等等,工作内容涉及面广,工作项目分工多,涉及到外联、项目创新与策划、项目组织和管理、媒体媒介宣传、活动主持、资料管理和汇编等。面对各项工作,在总体统筹上,应鼓励宣教人员锐意创新,尝试新的工作内容,不断突破自己,在讲解以外的新领域发现自己的长处及潜在能力;在具体实施上,尽量让各人尝试不同的工作,可以轮岗轮工找到突破点;在管理意识上,应海纳百川地考虑和接受宣教员的创新想法,并在合理可行的范围内给予充分的信任,授予其责任人的权利进行项目的组织和运作,以此进一步鼓励宣教员不断创新和突破自己。

二、工作分类化,做到定岗定人,职责明确

面对各领域、各类型的工作内容,首先很难要求每个宣教员都做到面面俱到样样精通,再者“一事多人”的模式容易造成职责不明,相互依赖的情况。为了做到各展所长、职责明确,最好建立在很好地挖掘了宣教人员自身能力的基础上,以定岗定人,专人专项的形式进行工作、项目分类管理。

在日常工作分类上,可将工作划分为几大类,如外联宣传、活动策划、信息收集、资料文字汇编等,在大类里还可以分具体小类,由多人负责一大类,每人负责一小类的形式分工到人。实施分工到人后每项日常工作将很清晰地找到相关的责任和落实人员,解决因工作量多类杂而产生“乱”的问题。

同样在活动项目分工上也是分工到人,但常见的情况是在一个时间段内有多项活动同时筹备或进行,如果每一项活动都全员参与容易相互拖慢进度,不利于效率提升。因此认为可以“分项目、立小组”的方式进行,每个活动指定人员共同完成,尝试设定一个活动负责人或主要执行人,可以由该活动的创意者或主要策划人来承担。如此分项管理后,不仅职责明确,且在每个小组之间形成了有所对比的竞争局面,有利于推动队伍的整体积极性。

需要注意的是,全体人员必须定期开沟通会,相互汇报工作进度和情况,使每个人员都能了解队伍整体工作的概况,避免各自对工作重此轻彼,脱离整体的情况。

三、目标清晰化,帮助个人设定职业方向

本人认为,发展各个方面的特长人才是今后宣教队伍的发展方向。作为队伍的管理者,有责任帮助宣教员明确个人的工作方向,清晰工作目标,在个人专长的工作道路上走得更远。

通过合理的分工管理,充分地发掘宣教员自身潜力,找到各自擅长的工作项目,并通过一段时间的专项操作,掌握了过人的专项工作能力。此时根据个人的特点,设定清晰的工作方向,有利于该项工作更优质化和专业化,并使该名人员成为专项工作的“佼佼者”,进一步竖立其自信心和激励工作热情。比如活动策划做得好的同志可以发展成为专项“策划员”;熟悉运用网络科技的同志发展为“网络宣传员”;组织管理强的同志可以发展为活动实施或志愿者小分队的“管理员”;性格活泼交际能力强的同志可以成为专门负责对外联络及宣传的“外联员”;文字功底强的同志可以锻炼成为具有材料编写、资料汇编特长的“文字员”;条理性强擅长整理归纳的同志可以作为专门负责各项活动图片视讯、接待记录、观众调查问卷的统计等材料收集存档工作的“资料员”,等等。培养各人的工作特长,既有利于宣教队伍的全面发展,又有利于个人工作的稳定性,即使该名人员调至其它部门,该项特长同样可以为帮助个人工作得到长足的发展。

四、管理灵活化,制定多套评定绩效标准

绩效考核是宣教队伍发展中重要的一部分,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提升队伍整体水平,激发显著成效。过去的宣教工作绩效标准多以讲解数量、接待场数、讲解质量及获奖等为主要依据。面对现今宣教工作的多元性、差异性,宣教员绩效标准也应该有相应的调整。制定更科学、更灵活、更公平的评定绩效标准,有利于宣教队伍持续全面发展。

首先在考核项目上应该根据本馆宣教工作的具体内容进行相应的增加,如参与活动策划场次和个人排名、主持讲座场次、撰写的重要文案等等;其次可以根据考核结果设立不同的单项荣誉,如“讲解之星”、“策划之星”、“宣传之星”、“优秀写手”、“全能之星”等,对有专项工作特长和贡献的同志进行鼓励,同时有效激发队伍整体活力。

五、重点明确化,坚持发展讲解宣教灵魂

在宣教工作全面发展的同时,必须坚持发展讲解宣教灵魂。讲解员的成长和成熟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过去的宣教工作内容较为单一,讲解员可以全心学习和发展讲解工作,在宣教工作日益繁复的今天,讲解员的任务重了,担子多了,钻研讲解工作的时间少了,但我们应时刻谨记,做好展览讲解依旧是宣教人员的安身立命之本,讲解工作始终位居宣教工作之首。

讲解工作与其它宣教工作的发展是互辅相成的,讲解本身就是宣教员综合能力的集中表现,讲解功力的愈发成熟是对其做好宣传、文字编辑、活动主持等其它工作的有力支撑,同时也是宣教员长远发展的基础本领和有力根基。因此所有宣教员在发展个人专长的同时都不能放弃自身在讲解道路上的发展和进步。管理者也要坚持进行讲解员的培训和提高,加强日常管理和考核,组织讲解技能展示和比赛,不断促进和提高队伍的讲解业务水平。

当前的博物馆事业正在以前所未有的步伐向前行进,宣教队伍作为博物馆行进中的排头兵,愈发需要呈现出新颖夺目、百花齐放又独当一面的作用。总而言之,一成不变的单一管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发展的形势,积极探寻科学有效的管理机制才能够有力地促进队伍快速发展,满足社会对博物馆的需求。

[1]徐宁.新时期纪念馆宣教工作新的做法及思考[J].中国纪念馆研究, 2012(02).

[2]王焕丽.博物馆教育项目的策划与实施[D].上海:复旦大学,2009.

G266

A

1005-5312(2015)20-0253-02

猜你喜欢

讲解员教员队伍
博物馆当讲解员
怎样当好讲解员
我当小小讲解员
军校新教员岗前培训的策略探讨
我是小小讲解员
晚安,教员先生
我们是光荣的军校教员
浅谈青年教员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还剩多少人?
“五老”队伍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