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声门适度感”的声乐演唱与教学研究

2015-10-28金平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5年7期
关键词:喉头声门美声唱法

金平

(信阳师范学院,河南信阳464000)

基于“声门适度感”的声乐演唱与教学研究

金平

(信阳师范学院,河南信阳464000)

在传统意大利美声唱法当中,声乐演唱中规格最高、难度最大的演唱技巧就是“声门适度感”。在各类不同的演唱技巧当中,“声门适度感”同“打开喉咙”、“唱在气息上”等一样,受到了人们广泛的重视和关注。早在一百多年前,我国就已经有人开始了美声唱法的学习,但是对“声门适度感”却缺乏相关的研究和掌握。本文首先对“声门适度感”的基本概念进行了阐述,然后分析了呼吸与声门状态之间的关系,最后,对“声门适度感”在声乐演唱与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

“声门适度感”;声乐演唱;教学研究

在美声唱法的声乐演唱中,对声音的要求是富有穿透力、音色统一、声音明亮充实。不过,在进行美声唱法学习的过程中,学习者和演唱者经常会遇到一些问题,例如声区不统一、气息不流动、声音僵硬、音色暗淡、喉头不稳定、漏气等情况。只有将这些问题进行有效的解决,才能够有效的掌握美声唱法的技巧和提高歌唱的能力。因此,在歌唱过程中,应当对“声门适度感”进行充分的了解和掌握,这样才能够掌握美声唱法。

一、“声门适度感”的基本概念

在19世纪的意大利,西班牙著名声乐理论家和声乐教师加尔西亚,是当时美声学派最为著名的代表人物之一。由于家庭条件有限,他离开声乐舞台的时间很早,并且跟随父亲开始进行声乐的研究和声乐的教学。他通过对人体发声器官的结构研究,发明出了喉咙反射镜。以此为基础,解释和说明了人体发声的概念和原理,也因此而成为了第一个对人体发声进行了科学解释的人。利用喉咙反射镜进行观察和研究,他得出了一个结论,他认为人的嗓音是由于声门会进行周期性的张开和闭合运动,从而带动空气震动,进而发出声音。声门是否能够健全、完整的闭合,使能够发出发出声音的关键性因素。如果声带无法完整的闭合,将会导致产生漏气音色、声带嘶哑、音色不明亮等情况。

我国著名的声乐教育家、歌唱家沈湘曾经提出了主动论和被动论的歌唱五要素。其中,对于“声门适度感”的定义是在人体喉咙部位的生长的声带,在发声过程中,属于震源体的存在。如果想要得到更加纯净的声音,就应当对喉咙所处的正确位置进行准确的定位,同时对“声门适度感”进行良好的把握。

二、呼吸与声门状态之间的关系

在我国古代对于声乐方面的文献当中,有着“善歌者必先调其气”的说法,这就说明了在声乐演唱当中,呼吸是最为重要的因素之一,同时也能够对发声的效果产生重要的影响。基于对人体发声器官的研究,我们能够知道,人们在进行呼吸的过程中,会带动声带产生震动。在每一次的呼吸当中,声带都会先向两侧收缩,然后向中间闭合。气体呼出的唯一途径就是经过声门,因此,声门对呼吸状况的完整性、气息的畅通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声带的分开以及闭合,与气体的呼出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因此,声门的存在状态,与呼吸所产生的量具有直接的关系。而呼吸的状态又会受到声门状态的反作用。因此,如果喉咙附近的肌肉对声门产生压迫作用时,声门就会发生过紧的闭合,进而引起呼吸不顺畅的情况。所以,在声乐演唱的过程中,应当对声门状态和呼吸状态之间的协调关系进行良好的把握。在演唱过程中,对气息的运用进行良好的控制,发挥好气息运用的适度感,对声门状态和呼吸状态之间的关系进行调节,促使二者之间发挥出更为理想的相互制约、相互协作的关系。

三、“声门适度感”在教学中的应用

(一)获得良好的声门状态

人们难以对声门状态进行直接的控制,而作为一种声带的肌肉,也是人们难以随意改变的。在明确了“声门适度感”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的基础上,应当持续的对良好“声门适度感”的获得进行研究和探讨。声乐并不是一种简单的运动,不但包含了体力劳动,同时也包含了脑力劳动。虽然人们不能直接利用大脑对声门进行控制,但是却可以对良好的条件反射进行有意识的培养。德国著名的女中音歌唱家玛蒂尔黛曾在声门冲击的相关观点中提出,如果声乐学生想要获得更好的起音,在呼吸开始的时候,就应当立即将声门关闭。声门闭合越紧,挡气阻力越大,声音就更能延长。

(二)建立良好的呼吸机制

在声门冲击理论当中,提到了声乐的基础是呼吸,关键是声门。由此可以看出,不论是何种理论研究,都离不开与呼吸方法之间的关系。在歌唱过程中,应当自由的呼吸,头部要挺直,两肩要后挺,但不能僵硬,胸部放松。然后,缓慢的放下横膈膜,正确缓慢的挺胸,缩进上腹下面的腹部。之后将肺部扩展,直到空气吸满为止。这种呼吸方式,主要是对肺部的容量向下向两侧进行扩充,最大限度的使其扩张,吸入尽量多的空气。这种呼吸理论和呼吸方法基本上可以看作是胸腹式呼吸法,在声乐教学中,这种良好的呼吸机制的建立,是必不可少的。

(三)注意喉头正确的位置

在传统的西洋唱法当中,对声音的畅通性十分注重。除此之外,还应当对喉头的位置进行正确的摆放,否则将会产生阻力。喉头的位置,会对起音和声音落脚点产生直接的影响。在西洋唱法当中,喉头通常处于较低的位置,恰当、稳定的喉头位置,能够松弛声带肌肉,防止过度的摩擦和压迫声带,引发疾病。松弛的声带能够体现出良好的张力和弹性,在进行演唱的时候,能够使声带处于轻机能的状态下,增加“声门适度感”,从而使声乐学生能够更好的进行演唱。此外,正确的喉头位置,还能够对气息滞后、气息上浮等情况进行有效的避免。

四、基于“声门适度感”的声乐演唱

(一)把握声乐作品的内容

在声乐演唱当中,与其它的演唱技巧相同的是,“声门适度感”也应当与声乐作品的内容进行密切的联系。“声门适度感”是为歌唱内容服务的,因此,对于声乐演唱来说,声乐作品的内容要比“声门适度感”的运用更加重要。所以,只有对声乐作品的内容进行充分的了解和分析,对其中蕴含的意义和情感进行良好的把握,才能使其与“声门适度感”更好的进行融合。根据声乐作品内容中的不同情感,对声门状态进行适时的调整,才能够更好的发挥出“声门适度感”的作用,提高声乐演唱的效果。

(二)找准气息与声音的关系

在声乐演唱过程中,时常会出现声门闭合困难的情况,这主要是由于演唱者对于歌唱的理解有所偏差,在演唱过程中,不能对气息的运用进行良好的理解和掌握。这样,将会使得气息的位置过浅,而喉咙的位置却过高,从而使得声音的位置也比较浅。在这种情况下,演唱者在演唱过程中往往会有类似于叫喊的感觉。对此,在声乐演唱中,演唱者应当对歌唱的练习进行不断的加强,不断强化自身的演唱技巧,对气息和声音之间的关系进行细致的研究和掌握。同时,有效的协调气息与声音之间的关系和比例,这样才能更好的进行声乐演唱。

(三)不断的练习和积累

“声门适度感”不同于其它知识或内容的学习,而是需要进行不断的练习和积累,才能够充分掌握的声乐演唱技巧。在声乐演唱过程中,想要对肌肉运动模式和习惯进行改变,甚至进行重新的构造,对于演唱者来说,具有极大的难度。对此,应当不断的进行练习和积累,在演唱的过程中,使其能够逐渐的形成感觉性肌肉记忆。此外,在对“声门适度感”进行理解和掌握的过程中,应当逐渐趋于感觉性的方向。对于这种技巧,人们难以对其准确性进行充分的判断,从而能够使声乐演唱带给人们更多不同的理解和感受。

五、结语

声乐演唱是当前一种较为流行的艺术形式,同时也拥有十分悠久的历史与传统。而在声乐演唱当中,“声门适度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声乐演唱的效果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在声乐演唱中,要想拥有良好的“声门适度感”就应当注重对呼吸的控制。这样,使其能够在声乐演唱和教学当中,进行良好的利用,发挥出理想的作用,促进声乐演唱水平的提升。

[1]张劲草.“声门适度感”在声乐演唱与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11.

[2]梁明明.声乐演唱中的“声门适度感”之研究[D].武汉:武汉音乐学院, 2012.

[3]卢亮.论声乐教学中循序渐进的原则[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13.

[4]卢方超.论歌唱发声中的“平衡感”问题[D].哈尔滨: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2.

[5]郝鹏飞.声乐学习中“声门适度感”的掌握[J].戏剧之家,2014(13).

[6]郭宇.高等院校音乐剧人才培养(本科)课程设置与实施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4.

[7]罗中一.从我国30多年美声唱法研究文献看声乐教学理论之构建[D].上海音乐学院,2014.

J616

A

1005-5312(2015)20-0214-02

猜你喜欢

喉头声门美声唱法
频谱分析在美声唱法教学中的应用
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支撑喉镜声门区暴露困难影响因素的logistics分析
尴尬的打嗝
浅析流行唱法中喉头位置的选择方式
研究美声唱法发展史对美声学习的启示
当代美声唱法教学多元化模式的思考
注射用奥沙利铂致急性喉头痉挛1例的急救护理
流行演唱元素在美声唱法中的运用
支撑喉镜显微手术两种体位声门暴露程度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