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西方移情说在艺术创作中的重要性

2015-10-28刘兆贾蓉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5年4期
关键词:儿童画移情艺术创作

刘兆 贾蓉

(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云南 昆明 650106)

浅析西方移情说在艺术创作中的重要性

刘兆 贾蓉

(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云南 昆明 650106)

凡·高曾经说过:“小小的花!这已能唤起我用眼泪都不能测知的深的思想!”一朵普通的小花也能带给人们内心如此强大的震撼吗?其实,当你漫步在开满小花的田野小道,或驻足于远离尘嚣的宁静树林,一种美好的感受就会不由自主地向你袭来,这便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对“美”的感受。这种把自己的情感、思想投射到对象中而产生的与对象“共存”或“忘我”的境地正是移情说的表现。同样,不论是艺术鉴赏或是创作,可以说,移情是艺术家发掘自己内心感受,让作品充满生命力的源泉!文章将从多个方面探讨移情说在艺术创作中的重要作用。

移情;审美;艺术创作

一、移情——让创作对象通往情感世界的桥梁

移情说在19世纪下半叶和20世纪初流行于西方。立普斯是西方“移情说”的杰出代表,有“感情移入”之说。他曾在《移情作用,内摹仿和器官感觉》一书中解释“移情”的涵义,其基本意思就是说投入自己的感情于对象中,与对象融合,而暂入“无我”的境地。在我国,谢赫早在《古画品论》中,就开始提倡艺术创作要反映作者的思想情感。他在提出绘画的功能以及品评绘画的六条标准,即“六法”,并把气韵生动列在第一。由此可见,移情使人们的情感投入,而把原本没有生命的东西当作有生命的,从而与对象发生共鸣。所以从艺术创作上来讲,移情是艺术家赋予对象情感生命,让所要表达的对象活泼起来的桥梁。

二、境由心生——艺术创作中发现美的“源泉”

1.先从儿童画谈起。孟子曰:“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也。”赤子之心,就是孩子纯洁烂漫的童心。作为一个成年人,也会有童心的一面。如果我们看看儿童画,就会发现图画中的花朵在微笑。正是这种简练的形象,我们不仅能够一眼看懂,而且还能感受到一种明快活泼的印象。这种简单的儿童画可以称之为最简单的“移情”。正是孩子们在描述这个世界时,把自己的情感加入了画笔下的对象中,他们感觉花朵应该是微笑着的,小鸟有一双可爱的翅膀。正是因为把这样的思想表现在了图画之中,他们往往把自己带入所描绘对象的“童话”世界中去,简明、痛快地将对物体的真实感受描画在纸上,因此,即使是成年人欣赏起来,也会带着一丝微笑夸赞画是美的。

2.再从花朵谈起。文章开始提到的凡·高会对一朵小花产生如此强大的心理感受,也正是在于他在一朵小花的身上灌注了自己强烈的内心情感。正如我们今天看凡·高的作品《向日葵》等,我想每一个人都会被它强烈的色彩和浓烈的色调所震动,唤起我们内心难以言语的深思和感触……凡·高在创作这些作品时,他内心那波折的情绪和迸发的激情,都全部倾注在了眼前的对象中。普通的向日葵在这样的心境下被描绘出来,变得不一样起来,让人们觉得处处充满着“美”。

一花一世界,再小的物体也能反映出一个大自然来。而我们并不是在自然的客观事物中寻找这样的“美”,“美”其实就在你的心里,是通过你自己的情感、思绪找到的。这朵普通的小花,在你心情糟糕的时候未必显得很美,而通常我们感觉花儿是美的,是因为我们的内心本就是愉悦宁静的。而当你的内心经历了更多的波折与起伏后,在来看这朵小花时,可能就如凡·高一样,平静的表面却深藏着令人震动的深的思想。在你眼里,它的成长也是如此的伟大与不平凡,仿佛一棵参天大树那样令人感到震撼的“美”。

三、主客合一、物我一体——创作美的途径

艺术是美的感情的发现。美的感情起源于艺术家的心中,因为美欲而变为艺术冲动,从而表现为客观的艺术作品。

我想通过几个例子来说明。比如我们来看这首崔护的《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就是这样一首简单易懂的诗,读起来很上口也很有美感。和花一样美丽的人已不在这里,桃花依然摇曳于春风之中,仿佛美人的笑脸。正是作者在创作这首诗时,把自己对人美好的心理感觉释放了出来,此时连桃花也与人互相映衬,让人留恋。字字动情,将读者带到了略带伤愁得美感之中。

我们不妨再看看国外艺术家的作品。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米勒的作品,《晚钟》、《拾穗者》等都给人们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强烈印象。那贫苦的农民弯腰捡拾麦穗的动作,虽然看不太清脸部的表情,但早已深深将观看的人打动了!米勒出身于农民家庭,自幼深刻体会到农民田间劳作的不易,为了能深刻的描绘出这些感人的朴实场景,他每天穿着旧外套,戴着避雨的草帽,长期在巴比松田间对劳动者观察。正是这样感同身受,他通过实际劳动感觉出平凡生活的不易,从自身劳动人民的角度出发,来描绘自己内心的感受,最终使他的一幅幅田间农村生活的平凡场景放射出伟大的光彩。

一般我们表现心情开朗,就会描绘出人物咧着嘴的笑容;表现开阔与震撼,就会描绘出草原或高山。不过,如果做不到主客合一,物我一体,我们也只是画出了表面的视觉印象,并不能带给人们以精神层面的享受!更不可能让作品焕发出打动人心的“美”。试想我们亲自站与巍峨大山的脚下,抬头仰望,一定会被它的高大挺拔所震撼,这时候我们的心已经与大山合为一体了,感觉自己就是大山的一部分,从而深刻体会到它的壮观伟大,这时候再来创作艺术作品时,就很容易描绘出自己的真实感受来。

[1]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

[2]滕守尧.审美心理描述[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

J04

A

1005-5312(2015)11-0034-01

猜你喜欢

儿童画移情艺术创作
儿童画
一世哲布尊丹巴艺术创作考叙
《榜样》:艺术创作的一次“出圈”表达
浅析诗歌翻译中的移情——以《再别康桥》韩译本为例
如何鉴赏儿童画
我的儿童画
移情于物,借物遣怀(外一则)
艺术创作全面繁荣
丰富艺术创作
面部表情、文化差异与移情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