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鄂伦春民族舞蹈的艺术特征
2015-10-28王毳
◎王毳
浅谈鄂伦春民族舞蹈的艺术特征
◎王毳
摘要:我国北方人数最少的民族之一鄂伦春族,宗教信仰“萨满教”,以黑熊作为民族崇拜的图腾,性格爽朗、豁达,喜爱歌舞的民族。他们的民歌多为自编自唱的即兴歌曲,而舞蹈内容和动态也因生活地域及方式的特殊,形成了以模拟动物姿态和生活动作为主的特点。舞蹈具有民族性、民间性和原生态性。
关键词:鄂伦春族 民间舞蹈 艺术 特点
鄂伦春族是居住在黑龙江省人口较为稀少的民族,他们和鄂温克、达斡尔等民族同属于通古斯语系,解放前在大小兴安岭山林中过着逐兽游猎的原始生活,信仰“萨满教”。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独特的民族性格,鄂伦春人不仅喜爱“赞达仁”那样的歌唱艺术,也喜爱“吕日格仁”那样的舞蹈艺术,同时在长期原始狩猎生产过程中,创造了“摩苏昆”“萨满舞”那样的民间口头文学。鄂伦春族民间舞蹈,保持了原生态狩猎和采集的生产生活情景,作为没有文字记载的鄂伦春族,具有较高的文化记载价值。
一、鄂伦春舞蹈艺术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鄂伦春族喜欢在劳动之余和节日之时,聚集在一起唱歌跳舞。常见的民族舞蹈“熊斗舞”,充满了原始祭祀的色彩。表演“熊斗舞”时,可根据不同场合,进行二人表演和三人表演。
黑熊是鄂伦春族的原始“图腾”崇拜,鄂伦春人信奉与熊有密切的血缘关系,连称呼也不能直呼其名,更不准许捕猎黑熊,如果为了自卫被迫打死黑熊,所在部落要举行风葬仪式进行隆重的祭祀。
“熊斗舞”是二人表演时舞蹈者模拟黑熊形象做动作,边唱歌谣边舞蹈,而且没有伴奏,歌谣呼叫衬词,主要是“额呼兰德”“额乎德乎”“介边介回”等语调,有时也采用“加黑加”“哲黑哲”“达乎达乎”之类衬词呼号,舞步主要有拖步、搏斗士步等基本步伐。三人表演时,也都扮作熊态表演,先由两人面对面站立,第三个人进入舞蹈,模仿劝解正在用下巴袭击对方肩部的舞者。“熊斗舞”表现了人熊之间的融通与亲和,从表演上能看出对黑熊的膜拜和崇敬。
鄂伦春族传统舞蹈“乌乐阿道”,是描写猎手走出家门去山林狩猎过程,模仿所走的路线不能重复,只能单线绕道行进。舞蹈时一人原地进行舞动,象征一座座的大山,其余人绕“山”翩翩起舞,围中间人来回穿梭绕行。几个舞者边做蹲跳动作边呼喊,将舞蹈逐渐推向高潮。
二、鄂伦春舞蹈艺术体现了广泛的民间性
鄂伦春民族舞蹈还有在节日聚会活动表演的舞蹈,如“吕日格仁”“依哈嫩舞”“希那给”等。跳“吕日格仁”时大家围着篝火绕圈歌舞,动作较为舒缓自由,造型和构图也很随意,唱歌时歌词可以即兴发挥。
“依哈嫩舞”也是鄂伦春族在庆祝狩猎丰收时所跳的舞蹈,表演时前半段可由双人或多人进行参与,模拟狩猎过程中的牵马、扬鞭、驰骋、瞭望、下马、射击、捡拾猎物、返回住地等系列舞蹈动作。前半段表演结束后,所有在场的人们唱起歌,沿逆时针圆圈侧步进行舞蹈,以此来表达丰收的喜悦与欢畅的心情。“依哈嫩舞”参与人数较多,男女老少皆可加入队列。
在集会、节庆等聚会场合所跳的舞蹈,贯穿了质朴的舞蹈语汇,律动和表情非常质朴亲切,伴奏乐曲均采用民间乐曲,通俗、明了,深受人们的喜爱。
三、鄂伦春舞蹈艺术保存了朴素的原生态性
鄂伦春民族舞蹈以模拟动物姿态和生活动作为主,反映了生活地域及方式的特殊性,多数舞蹈的产生过程,与生产生活方式密切相关,反映了鄂伦春民族原生态的特征。无论是狩猎之后的喜悦心情,还是面对风雪严寒的乐观情绪,都通过内心真诚的情感进行流露。
适合孩子们的舞蹈“树鸡舞”,就是典型的竞赛类游戏舞蹈。舞蹈者深蹲后把手放在双膝上,有起点、有裁判,参与者齐声高唱后一起双脚用力向终点跳去,在途中还可以模仿“树鸡”的姿态摆臂、蹦跳、旋转等,以显示自己的能力和取笑落后者,趣味较为浓厚。模仿布谷的舞蹈“希那给”,动作有瞭望手、踏跳步、蹲看等动作,表达了鄂伦春人对春天到来时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显示出活泼而灵巧的风格。
由此可见,鄂伦春民族舞蹈有三个主要艺术特征,即他们的民族性、民间性和原生态性。
(责任编辑 王曦)
作者简介:(王毳,女,黑龙江省北安市群众艺术馆;研究方向: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