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亚留学生跨文化适应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以北京高校中亚留学生为例

2015-10-28朴美玉

文化学刊 2015年7期
关键词:中亚跨文化留学生

朴美玉

(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国际学院,北京 100102)

中亚留学生跨文化适应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以北京高校中亚留学生为例

朴美玉

(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国际学院,北京 100102)

中亚地区民族众多,文化多元,语言资源丰富,来自多元文化背景的中亚留学生在跨文化适应方面呈现出群体的特性与个体差异性。本文从学术适应、心理适应、社会文化适应、跨文化适应总体情况四个维度对中亚留学生跨文化适应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中亚留学生的跨文化适应总体上属于中等程度的适应,学术适应和社会文化适应优于心理适应情况。中亚留学生的语言背景、人际互动、中国文化认同等因素对其跨文化适应产生显著的影响。

中亚留学生;跨文化适应;影响因素

一、引言

中亚留学生普遍具有多语言、多元文化的背景,在饮食习惯、宗教信仰、民族性格等方面与来自其他地区的留学生不同,在跨文化适应上存在特殊性。近年来,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全面推进,位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中亚各国与我国的交流日益频繁,来华留学的中亚学生人数逐年增长。据教育部公布的来华留学统计数据,在过去的十年中,来华留学生增长跨度最大的是中亚的哈萨克斯坦,2014年的来华哈萨克斯坦留学生人数为11764人,相比2005年,来华留学人数增长15.1倍①数据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官方网站:《2014年全国来华留学生数据统计》,2015年3月18日,网址:www.moe.edu.cn。。由于地理、饮食文化、宗教等方面的原因,最初来华留学的中亚学生大多集中于新疆地区,但随着交流的增进,新疆以外地区的中亚学生人数逐年增加,尤其是北京地区的中亚学生规模增长较快,中亚学生已经成为北京留学生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在京中亚学生在留学过程中表现出的诸多不适应现象引起教育工作者的广泛关注,但是针对中亚学生的跨文化适应问题研究较为少见。因此,本文通过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深入了解在京高校中亚留学生的学术适应、社会文化适应、心理适应以及总体适应情况,以实证研究的方法,分析中亚留学生跨文化适应及其影响因素,以期为中亚学生跨文化适应性的提升提供依据。

二、中亚留学生跨文化适应问题研究概况

(一)跨文化适应的定义与分类

跨文化适应研究始于20世纪初期的美国。最早是由美国人类学家罗伯特.雷德菲尔德(RedField)、拉尔夫·林顿(RalfLinton)和梅尔维尔·赫斯科维茨(MelvilleHerskovites)提出,他们认为跨文化适应是由个体所组成,且具有两种不同文化的群体在连续接触的过程中所导致的两种文化模式的变化[1]。国外学者对跨文化适应提出了不同的分类,其中沃德(Ward)及其同事的观点最具代表性,认为跨文化适应分为心理适应(psychological adaptation)和社会适应(sociocultural adaptation)两个维度。心理适应主要是指在跨文化接触中的心理健康和生活满意度,社会适应是指适应当地社会文化环境的能力,主要体现在是否能与具有当地文化的人有效接触和交流方面。

(二)留学生跨文化适应研究的内容

留学生是跨文化生活的重要群体,比较教育研究专家阿尔特巴赫(Philip G.Altbach)在《影响与适应:从比较的角度看留学生》一文中提出国别、文化背景等因素对留学生跨文化适应产生影响[2],该文也是留学生跨文化适应研究的代表性论著,我国的留学生跨文化适应研究借鉴了该文的一些观点和思路,主要研究领域包括留学生的心理适应、社会文化适应、学术适应等方面。陈慧(2003)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了在京留学生跨文化适应及其影响因素[3]。朱国辉(2011)从学术适应、心理适应、社会文化适应三个维度全面论述留学生的跨文化适应问题,认为留学生具有“外国人”和“学生”的双重身份,从影响因素上看,国别、对中国的了解程度和对学校的了解程度对学术适应产生影响,家人和朋友对学生的心理适应提供有力的支持,性别、国别、留学动机等因素对留学生社会文化适应产生影响[4]。覃玉荣,周敏波(2013)则从文化距离的角度研究东盟学生的跨文化适应问题[5]。

(三)新疆地区中亚留学生跨文化适应研究概况

关于来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研究中,在华欧美学生、东亚学生、东南亚学生等群体的跨文化适应问题研究成果较为丰富,但中亚留学生跨文化适应研究成果较少,且研究对象大多集中于在疆中亚学生。中亚来疆留学生跨文化适应研究成果主要包括跨文化总体适应研究、学术适应研究以及文化冲突与文化距离对跨文化适应的影响研究。

地域相近、文化同质性强、民族构成相似等因素使得中亚来疆留学生的跨文化适应具有与其他地域中亚留学生不同之处。根据新疆留学环境的特点,曹彦、蔡文伯(2010)从环境适应、语言适应、人际交往适应、心理适应等方面分析中亚来疆留学生的跨文化适应现状,研究表明,由于中亚学生与新疆世居少数民族在语言、文化、信仰上具有一定的同质性,可以较好地适应当地的生活,但汉语水平和旅居者的身份影响学术适应和心理适应的程度,限制人际交往的范围[6]。孙宏宇、贾卓超(2014)的实证研究表明,在疆中亚学生跨文化适应问题集中体现在以饮食为主的日常生活适应问题、新疆多语社会环境下的语言适应问题和人际交往问题、课程教学模式的不适应等问题,个体因素、语言因素、社会氛围等均对留学生跨文化适应产生影响[7]。

留学生具有“学生”身份,首要任务是完成学业,赵江民、范祖奎(2010)[8]、唐红(2012)[9]等对中亚学生学术适应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赵江民等从社会语言学的视角研究语言接触、语言变异、文化差异等因素对中亚学生汉语习得的影响,唐红通过课堂观察和访谈法收集课堂冲突案例,分析纪律观念、教学方式、教学内容等方面的差异引发的课堂冲突现象,认为价值观的不同是课堂中产生跨文化冲突的主要原因。文化背景和文化角色差异导致学术环境下的中国老师和吉尔吉斯斯坦学生的语言交际、非语言交际和行为模式方面的冲突,进而影响跨文化适应。

文化冲突与文化距离成为中亚留学生跨文化适应问题研究的重要视角。范祖奎、胡炯梅(2010)为了解中亚来华留学生文化冲突的原因及中亚文化与汉文化的冲击聚焦点,从中亚来华留学生的语言适应、学术适应、日常生活入手,探索影响文化适应的方式差异及影响因素、寻找文化冲突的根源,分析中亚学生跨文化适应现状及策略[10]。范晓玲(2015)从中亚国家的饮食、服饰、婚姻、喜庆、宗教、政治等方面的敏感话题入手,调查中亚留学生对这些敏感话题的态度,分析禁忌话题所呈现的文化差异[11]。杨兴子(2013)从中国人对中亚留学生形象的评价入手,研究中亚学生的文化适应情况,认为中亚学生的年龄、性别、资金来源等个体因素影响中国人对其形象的判断,中亚学生参加的社会文化活动对其形象的提升起到积极的作用,而中国人与中亚学生交往时,普遍存在人际交往障碍,主要包括语言障碍、生活习惯与宗教差异、交往方式上的差异等引起的人际交往困难[12]。

综上所述,留学生跨文化适应研究主要包括社会文化适应、心理适应、学术适应等三个维度,我国关于中亚留学生跨文化适应的前期研究表明,中亚学生在留学期间存在语言、饮食、人际交往方面的不适应情况,留学生的性别、国别、年龄等个体因素、价值观、文化习俗、行为模式等文化相关因素以及人际交往因素对留学生的文化适应产生影响。中亚留学生大多来自多民族国家,普遍具有伊斯兰文化背景,在留学生活中面临较多的适应难题,然而,学界对中亚留学生跨文化适应的研究还不够全面、深入。

三、研究问题和研究假设

基于中亚留学生跨文化适应的前期研究和留学生跨文化适应相关研究,本研究主要分析中亚留学生学术适应、社会文化适应、心理适应和总体适应的现状,探讨中亚留学生的社会人口特征、语言能力、人际互动、中国文化认同等因素与跨文化适应的关系。本研究提出以下三个研究问题以及相关的假设:

研究问题1:性别、年龄、语言能力等留学生个体因素怎样影响文化适应?

假设1:性别、年龄等社会人口特征对中亚学生跨文化适应产生影响。

假设2:语言能力越强,文化适应越好。

研究问题2:人际互动怎样影响留学生的文化适应?

假设3:与中国人的互动越多,文化适应性越强。

研究问题3:文化因素怎样影响跨文化适应?

假设4:对中国文化的认同越强,跨文化适应越好。

研究问题4:留学生的学术适应、社会文化适应、心理适应和总体适应之间存在显著联系吗?

假设5:学术适应、社会文化适应、心理适应和总体适应之间存在显著联系。

四、研究方法与样本基本情况

(一)抽样及统计方法

由于留学费用、入学条件、学校招生途径等原因,北京市部分高职院校的中亚留学生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其他高校,为了确保调查的针对性与代表性,本研究面向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等三所院校的中亚学生发放问卷105份,回收问卷86份,回收率为81.9%。本研究调查时间为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期间,所用统计软件为SPSS18.0,本文中提到的相关系数,除性别、国别之外,均为皮尔逊相关系数。

(二)样本的社会人口特征及其他个体特征

调查对象中男性为46名,女性为40名,男性比例略高于女性。从年龄上看,20岁以下学生为73名,占总数的84.9%,呈现出低龄化特点。从国籍上看,哈萨克斯坦学生人数最多,占总数的73.3%,其次为乌兹别克斯坦学生,占总数的17.4%,之后依次为吉尔吉斯斯坦、土库曼斯坦、塔吉克斯坦学生,学生国别分布与中亚国家来华留学生分布相符。从在华时间上看,大部分学生属于来华一年及以下的学生,占总数的83.7%,来华一年至两年的学生为12名,占总数的14%,在华两年以上的学生仅为2名,占总数的2.3%,学生在华时间分布与高职院校的学制与学生流动频繁等因素有关,符合高职院校留学生教育的现状详(见表1)。

表1 中亚留学生的社会人口特征及其他个体特征

中亚学生汉语水平大多属于初级水平,占总数的75.6%,中级阶段为19.8%,高级阶段为4.7%。大多来自多民族文化背景,除了会说国家通用语言之外,还会说本民族语言,由于长期受俄罗斯教育体制和俄罗斯文化的影响,多数学生会讲俄语。学生母语背景非常复杂,五个国家的学生母语种类为俄语、东干语、哈萨克语、吉尔吉斯语、乌兹别克语、维吾尔语、卡拉卡尔帕克语、土库曼语等八种语言。在这些语言中,俄语为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的官方语言之一,也是中亚国家俄罗斯族的民族语言,“东干语是中亚东干族所使用的语言,来源于我国近代汉语西北方言,是一种汉语跨境方言”(林涛,2003)[13],其他六种语言均属于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的语言。值得一提的是,从学生会说的语言上看,70%以上的学生会说俄语,表明“独立后,中亚国家通过语言政策使俄语的地位逐渐‘边缘化’,使俄语的使用领域受到极大限制,但是,俄语再中亚社会上仍发挥着不可忽视的功能”(张宏莉、张玉艳,2010)[14]。71%的人会说三种以上语言,含俄语、英语以及本民族或本国官方语言,32. 6%的学生会说四种以上语言。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人际交流的媒介,中亚学生语言能力折射出该群体多元的文化背景。调查表明,在留学期间,中亚国家学生之间交流用语除了汉语以外,还有俄语以及突厥语族的各种语言,中亚国家学生与中国人或来自其他地区的留学生交流时主要使用汉语和英语。与此同时,约有30%的学生只懂本国语言,人际交往中存在较大的语言障碍。

表2 中亚留学生的语言使用情况

五、统计结果分析

(一)跨文化适应整体状况描述

跨文化适应量表采用四度量表,均值越低,适应程度越好。如下表所示,留学生在社会文化、学习上的适应程度为中等适应,学术适应优于社会文化适应,心理适应明显低于前两项,呈现出轻微抑郁症状。从对留学生活的总体评价上看,36%的学生认为留学生活非常有意思,54.7%的人认为比较有意思,9.3%的人认为留学生活不太有意思,无人选择完全没有意思。学术适应调查结果表明,47.7%的人表示非常适应学校的教育,43%的人表示比较适应,8.1%的学生不太适应,1.2%的人表示完全不适应学校的教育方式。社会文化适应方面,22.4%的人表示完全适应,74.1%的人表示比较适应,3.5%的人表示不太适应,无人选择完全不适应。心理适应方面,33.7%的人从来不觉得孤独,心理上完全适应现在的生活,33.7%的人表示较少感到孤独,26.7%的人表示有时感到孤独,5.8%的人认为经常感到孤独。相比学业和社会文化方便的适应,留学生的心理适应较差。

表3 跨文化适应整体状况描述

1.学术适应

学术适应与学校的教育项目、管理方式、师生关系、同学关系以及校园生活环境等内容有关。学校的教育项目基本能满足学生需求,74.5%的人表示非常满意或比较满意,24.6%的人给出负面的回答。关于校园内的学习和生活环境,73.5%的人表示非常满意或比较满意,26.5%的人表示不太满意或非常不满意。校园内的师生关系和同学之间关系方面,76.6%的人表示老师非常关心或比较关心学生,14.3%的人表示老师对学生的态度冷漠或不太关心。同学之间的关系较好,48.8%的人表示同学们非常友好,51.2%的人表示比较友好,无人给出负面的回答。关于本人对学业的适应方面,47.7%的人表示比较适应上课时间,43%的人非常适应,9.3%的人不太适应或者非常不适应,43%的人能够按时完成学习任务,45.3%的人基本可以按时完成,11.6%的人不能按时完成学习任务。校园生活中,虽然学生的总体评价属于中等偏上,但从满意度的强弱顺序上看,同学关系最好,其次为师生关系,学生对校园环境满意度最低,其次为教育项目满意度。

2.社会文化适应

学生对中国社会文化的适应程度属于中等适应。留学生社会文化适应调查内容首先包括对在华留学相关政策的了解、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认同以及对中国数字文化的理解程度。调查结果表明,留学生对中国留学相关政策的了解程度最高,70.7%的人非常了解留学签证、法律等方面的相关政策,26.8%的人比较了解,2.4%的人不太了解或完全不了解。从对中国历史文化的认同来看,33. 7%的人表示非常认同,48.8%的人表示比较认同,15.1%的人表示不太认同,2.3%的表示完全不认同。与中亚学生对留学政策的了解和中国历史文化的认同相比,中亚学生对中国文化知识的掌握程度较低,例如对中国数字文化的简单测试结果表明,64%的人可以正确理解,36%的人基本不理解或完全不理解。从社会生活方面感受到的困难应答情况(多项应答)来看,饮食方面遇到的困难最多(34.9%),其次为就医(27.9%),再次为住宿(23.3%),之后依次为经济问题(10.5%)、人际交流(3.5%)和购物(2.3%)方面的问题。

3.心理适应

本次调查结果表明,留学生在心理适应程度较低,存在较多的心理问题,留学生的心理不适应主要体现在经常感到孤独和想念家人,较为严重的心理上的不适应还影响到身体健康。从统计数据上看,34%的学生经常想念家人,44.2%的人有时候想念;32.5%的人有较强的孤独感,其中5.8%的人经常感到孤独,26.7%的人有时候感到孤独;其中一些人感到身体不适,5.9%的人经常感到不舒服,24.7%的人有时候感到不舒服。留学生遇到心理问题时,主要向家人、朋友倾诉,其中54.6%的人向本国朋友或家人倾诉,22. 1%的人向从其他国家来的人倾诉,只有3. 5%的人选择向中国朋友倾诉。值得关注的是,高达19.8%的人表示不向任何人倾诉。

(二)跨文化适应影响因素分析

1.个体因素

从个体因素和跨文化适应的总体情况来看,性别差异对留学生活的整体适应产生一定的影响,男性更适应留学生活,除了学术适应以外,在心理适应和社会文化适应方面,中亚男生适应程度明显高于女生。这种性别差异印证其他研究中的发现,来自男性地位较高国家的学生,其性别文化背景在跨文化适应上有所体现(谢苑苑,2010)[15]。学生的语言背景对其跨文化总体适应无显著影响,但不同语言背景的学生在社会文化适应方面呈现出显著差异(相关系数=0.342,P值= 0.001)。具体来说,只会一种语言和五种及以上语言的留学生总体适应能力和社会文化适应能力最强,66.7%的人对留学生活非常满意,掌握2至4种语言的人留学生活满意度明显低于前者,社会文化适应能力较低。本次调查结果表明,在掌握2至4种语言的学生中,掌握的语言种类越多的学生,在京生活越不方便。该现象可能与中亚学生的多元文化背景有关,一般来说,中亚学生母语为非该国官方语言或非本地区强势语言的情况下,需要掌握的语言种类比其他学生更多。

2.人际互动

人际互动包括与中国人、本国人以及来自其他国家的人互动,本文主要考察与中国人互动情况。中亚学生与中国人的互动情况主要有“你是否有中国朋友?”“中国人对你是否友好?”“老师是否关心你?”等问题。从与中国人的互动来看,中国老师对中亚学生的跨文化适应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尤其是对留学生活的整体评价与中国老师之间存在显著性相关(相关系数=0.315,P值:0.001),对学术适应也有较为显著的影响(相关系数=0.251,P值=0.003)。中国朋友与社会上的中国人的态度尚未对中亚学生的跨文化适应产生影响,该结果可能是因为中亚学生融入中国文化的主要媒介依然是中国老师,其他社会资源尚未对学生的文化融入提供有效支持。虽然有90.7%的人表示社会上的中国人比较友好,但16.3%的人表示还没有中国朋友,50%的人表示只有一至两个中国朋友,与中国人交流时最大的障碍是语言障碍(67.4%),其次是文化差异(8.1%)。因此,在中国遇到困难时,主要向中国老师求助(43%),其次是来自本国的朋友(31.4%),再次才是中国朋友(15.1%)。中亚学生过分依赖中国老师,缺乏与其他中国人互动的现象可能会影响跨文化融入的程度。

3.中国文化认同

本研究表明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认同感越强,越能适应留学生活,该因素与心理适应、学术适应和留学生活整体适应均存在显著相关。中国饮食文化对留学生的社会文化适应产生非常显著的影响,越能接受中国饮食,对中国社会文化的适应能力越强,对留学生活的整体评价越高。留学生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力同样有助于提升社会文化适应能力,对中国文化理解越准确,越能融入社会文化生活,留学满意度越高。

表4 中国文化认同和跨文化适应相关分析

除此之外,中外交流工作意向对跨文化适应起到积极的作用,学生是否愿意从事与中国相关的工作和留学生活总体适应、学术适应之间存在显著相关,被调查者中约有76.7%的学生毕业后愿意从事与中外交流相关的工作,其就业意向中占前三位的依次为商贸业(32.8%)、旅游、交通相关行业(10.9%)和电力、石化等能源业(9.4%),另有18.6%的学生就业意向与中国无关,4.7%的人还没有明确的就业意向。

4.学术适应、社会文化适应、心理适应与总体适应的关系

留学生的跨文化适应受语言能力、人际互动、中国文化认同等诸多因素影响,但这些因素对学术适应、社会文化适应、心理适应的影响力有所不同。我们认为学生在中国的学习、社会生活、心理各方面的感受共同构成对留学生活的整体评价,本研究表明,我们所考察的各个部分的适应相互联系,相互独立,其中留学生的社会文化适应和总体适应之间存在显著相关,表明在留学生的“学生”身份和“外国人”身份之间,能否以“外国人”身份融入校园以外的社会文化生活对跨文化适应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社会文化适应提升对留学生活的整体评价。

表5跨文化适应多维度相关分析

六、结语

中亚国家幅员辽阔,民族众多,文化多元,来自中亚国家的学生在饮食、宗教信仰、语言背景、行为模式等方面呈现出群体特性与个体差异性,在跨文化适应上面临与其他地区学生不同的问题。本次问卷调查和访谈结果表明,中亚学生的跨文化适应总体上属于中等程度的适应,学术适应和社会文化适应情况优于心理适应,学术适应上的问题主要体现在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的不适应上,社会文化的不适应主要体现在饮食、医疗等方面,留学生获得的心理支持主要源于本国的朋友和家人,中国老师和朋友在心理方面给予的支持十分有限,另外,约有1/5的学生未获得任何心理支持。从中亚学生跨文化适应影响因素来看,以语言能力为主的个体因素、以中国老师的关心为主的人际互动因素以及中国文化认同相关因素对跨文化适应产生影响。总体来说,中亚学生跨文化适应各个维度之间存在相互独立、相互联系的关系,社会文化适应与总体适应之间存在显著相关。

本研究为针对中亚留学生跨文化适应问题的探索性研究,本次调查发现中亚学生普遍具有多语言的背景,学生的语言背景与文化适应之间存在“U”型相关,即只懂一种语言或五种语言以上的学生跨文化适应较好,中间阶段的学生跨文化适应较差。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背景表明其所属的文化群体的特征,中亚学生的语言背景和跨文化适应的关系问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1]王丽娟.跨文化适应研究现状综述[J].山东社会科学,2011,(4).

[2]ALTB.PG,唐晓杰.影响与适应:从比较的角度看留学生[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2,(1).

[3]陈慧.留学生中国社会文化适应性的社会心理研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6).

[4]朱国辉.高校来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年.

[5]覃玉荣,周敏波.东盟留学生跨境适应研究——基于文化距离的视角[J].复旦教育论坛,2013,(4).

[6]曹彦,蔡文伯.中亚来疆留学生的跨文化适应分析[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10,(6).

[7]孙宏宇,贾卓超.来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研究——以来华中亚留学生为个案[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4).

[8]赵江民,范祖奎.新疆中亚留学生汉语教学的社会语言学透视[J].民族教育研究,2010,(5)

[9]唐红.新疆中亚留学生课堂教学中的跨文化冲突现象分析[D].新疆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10]范祖奎,胡炯梅.中亚来华留学生的文化冲突与适应[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

[11]范晓玲.跨文化交际视角下对中亚留学生敏感话题的调查分析[J].新疆社会科学,2015,(1).

[12]杨兴子.他者眼中的新疆留学生形象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13]林涛.东干语在多民族语言接触中的变异现象[J].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4).

[14]张宏莉,张玉艳.俄语在中亚的现状及发展前景[J].新疆社会科学,2010,(6).

[15]谢苑苑.来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策略与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基于对在杭州日本留学生调查数据的分析[J].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10,(3).

【责任编辑:董丽娟】

G640

A

1673-7725(2015)07-0220-08

2015-05-08

朴美玉(1971-),女,吉林延吉人,博士,讲师,主要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社会语言学研究。

猜你喜欢

中亚跨文化留学生
习近平主席在中亚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超越文明冲突论:跨文化视野的理论意义
留学生的“捡”生活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中亚速览
民营油企的中亚并购潮
跨文化情景下商务英语翻译的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