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开展优秀自制教具展评活动的几点思考

2015-10-28陈士伟郑宏亮赵旭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5年19期
关键词:自制教具动手能力

陈士伟+郑宏亮+赵旭

摘 要 开展优秀自制教具评选活动为培养广大师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开辟了新的途径,并被赋予新的内涵,应该成为学校教学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

关键词 自制教具;展评活动;动手能力

中图分类号:G48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19-0020-02

开展优秀自制教具评选活动是中小学实验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传统意义上自制教具具有取材容易、制作简便、成本低廉等特点,比较适合农村学校。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自制教具工作已由过去单纯为了弥补教具的不足,进一步发展成为与教研、教改紧密结合,相得益彰的有益活动。为了在教育技术装备配备和不断更新、多媒体应用日益普及的新形势下,克服原有应试机制惯性思维的影响,增强学校和师生对研究制作自制教具工作的重视程度,各地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1 提高认识,把展评活动作为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科学探究是新课程标准的两个组成部分之一,既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法,又是教师重要的教学方法。素质教育要求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敢于创新的探索精神。如何推进?动手操作和制作就是较好的突破口,自制教具具有具体、真实、形象、直观的特点,不仅有助于学生学习和理解知识的重难点,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学生通过主体实践、主动探索、合作交流等方式获取知识,不仅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且也增加了学生接受知识的方法途径。由此,笔者认为在现代环境下,自制教具不但不应被淘汰,而且应该作为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发挥其他教学手段所不能替代的作用。

2 积极推进,不断丰富素质教育的外延和内涵

新课改以来,各地通过自制教具展评、实验技能大赛、实验教学优质课评选、中招理化生实验操作考试等活动,促进了学校的课堂教学模式转变,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和具体实践来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自制教具展评活动的开展丰富了实验教学的外延和内涵。河南省教育厅早在2001年就下发了《关于印发〈河南省中小学校优秀自制教具评选办法(试行)〉的通知》(教基〔2001〕150号),截至2014年河南省已经举办了十四届优秀自制教具展评活动。省辖市、省直管县(市)组织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展评活动,积极性和主动性越来越高,质量也越来越好。教具不仅符合新课程的理念,注重新技术的应用,有助于解决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而且涉及物理、生物、化学、地理、数学、语文、美术、体育、科学、生物工程、通用技术、种植等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的多个学科,文科教具、学生教具比以往大幅增加。自制教具展评活动的深入开展,在弥补了教学仪器不足的同时,丰富了实验教学手段,强化课堂教学效果,较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实践和创新能力,推进了课程改革。

3 精细过程,提升展评活动的生命力

要想让优秀自制教具展评活动得到社会各方面的充分认可,首先要得到广大教师和学生的认可。河南省为了研究和探索高效的组织展评办法,提高自制教具展评活动质量,鼓励中小学教师学生主动制作教具,不断探索新方法、新模式、新思路。

引导提升展评活动的地位 河南省教育厅一般在活动当年3月份发文布置此项工作,分配指标、提出评选条件和要求;5—9月份省辖市、省直管县(市)按要求在所辖县(区)开展展评活动;当年9、10月份,教育厅组织全省优秀作品集中展评,并由省教育厅发文公布展评优胜作品和组织奖。2010年,为适应教师职称评定形势,经教育厅同意,河南省的自制教具在奖项设置也发生较大的变化,由原来的“优秀自制教具奖”变为现在的“优秀科研成果奖”。从近几届的展评情况看,各地教育局都能够安排部署到一线学校,并把展评活动的开展情况作为年终考评相关部门和学校的重要依据。具体实施部门能够督促学校扎实开展活动,为参评教师和学生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宣传有力、组织到位、服务到校等细节工作提高了展评活动的地位。从近几届参评教师和学生的反映情况看,他们大部分能得到物力、财力和时间上的支持。从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到学校,再到师生,各层面上都有人为展评活动付出努力,也提升了该项活动的地位。

精心组织,严格标准,提升展评活动的竞争力

1)各级组织成立评审委员会。展评工作由各级评审委员会主持。并对专家评委的资格做了明确要求,他们必须经过当地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认定和考核,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和素养,必须有教学经验并获得过同类奖项,参加指导过类似活动,专业技术职务在高级以上。

2)展评活动的评审工作采取自下而上逐级申报的办法,按照个人制作、申请,组织专家筛选、现场展评演示、评委点评的程序组织本地的初评活动。各地在初评中要按照省优秀自制教具的评审标准,组织现场演示并填写评语。省级评选时,所有参评教具按照统一编号排序,通过参评教师和学生逐个讲解、演示,专家评委质疑、点评,然后集中评审,确定评奖等级。

3)严格标准。为组织好教具评选活动,河南省在参照全国展评标准基础上结合实际,聘请专家评委制定评审标准,评审组严格按照标准衡量参评作品。从形式和机制上保证了展评活动的严肃公正,提升自制教具展评活动竞争力。

展评结合,成效突出,提升自制教具的影响力 河南省采取展与评相结合的办法,除参评师生外,还组织一线教师和学生到现场参观学习。每届在各级参评的作品都有2000多件,参加省评的有400件左右。我们严格按照一等奖5%、二等奖10%、三等奖20%的评奖比例进行表彰。以参加国家组织的展评活动为契机,组织省内评审专家一起到举办地参观考察。累计在全国荣获各类奖项作品40多件,10名老师荣获“自制教具能手”称号。从展评的情况看,参评作品在质量、科技含量、创新思路以及制作工艺上较以往有很大的提高;评选活动展评结合,组织有序,形式新颖,有声有色;评委点评到位,深受广大师生欢迎,展评活动的影响力不断扩大。

4 采取措施,不断改进和完善

尽管自制教具展评活动正在潜移默化影响着素质教育的课堂,也取得了较好的教学反应,但是师生对自制教具展评活动认识还很局限,再加上学校实验室和科学探究室等场所与学生教师数量还不够匹配,目前的教育评价机制在一定程度上还在制约着展评活动的进一步开展。要想把开展自制教具展评活动作为素质教育的一扇窗口,克服整个教育教学中惯性思维,还需要以实际出发,在制度和机制建设等各方面做不懈努力。

推动教育教学政策研究 改变目前对学生、对教师、对学校的考评机制。有计划地解决好实践教学管理、考核、评估、培训和教师待遇等一系列政策问题。什么样的学生是好学生,什么样的老师是好老师,什么样的学校是好学校,是以升学为目的,还是社会生存发展技能为标准,这些问题还需要逐步深化认识,转变观念,达成共识。目前应适应改革要求,着眼于提升素质教育水平,出台相关政策法规性文件,提升自制教具、实验操作、实验教学在整个教育教学中的地位,推动普及实践教学和教学改革,为推进课程改革服务,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服务。

制定引导、督促中小学校加强发挥自制教具作用的措施 将自制教具制作应用纳入课程教育体系,纳入第二课堂和课外实践活动,纳入学生的家庭作业。学校应安排足够的课时,引导教师和学生运用自制教具设计实验,主动参与自制教具设计,进行科学探究,从而引导师生学会自觉联系社会、自觉培养实践能力。教育主管部门要支持中小学校加强自制教具研究,支持和鼓励教师和学生参加自制教具、科技创新、小制作、小发明等形式与内容的评选活动。同时联系生活实际,调整实验形式,充实实验内容,更新教学观念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

营造运用自制教具氛围 自制教具的特点和作用,我们已经耳熟能详,但如何让学校、老师、学生热爱上自制教具还需要一个过程。就目前机制,尽最大可能通过宣传引导、活动牵引、召开现场会等办法,加强组织领导和宣传,引导广大师生把探究式学习方法当作自身学习的需求,从而进一步促进展评活动向高质量、高层次发展。

猜你喜欢

自制教具动手能力
巧用自制教具激活英语课堂
论自制教具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利用布艺手偶促进幼儿的动手能力
动手能力在高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培养
浅谈自制教具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折纸”中蕴含的数学思维与动手能力
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