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国的困惑

2015-10-28湘溪

领导文萃 2015年20期
关键词:军事战略极端主义小布什

湘溪

7月1日美国五角大楼公布的2015年版《国家军事战略》报告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根据美国法律,《国家军事战略》报告原则上每两年发布一次,但如果没有重大变化可不做实质性内容更新。因此,上一版报告发布时间还是在2011年,再上一版更是在11年前的2004年。对比着读下来,确实有“时移世易”之感。

今年报告的表述确实耐人寻味——它把“主要矛头”对准了俄罗斯——“尽管俄罗斯在某些安全领域做出了贡献,但它仍然一再通过行动展示了它不尊重其邻国的主权,并愿意动用武力达到其目标”。这被西方媒体解读为“美国将俄罗斯列为‘头号对手”。排在俄罗斯之后的是伊朗和朝鲜——这本是题中应有之义,但出人意料的是中国——不但被排在了第四,而且还前所未见地说了一句“我们支持中国崛起”的“软话”——要知道,在2011年版的报告中,只有一个国家被“点名”,那就是中国。

尽管两版《国家军事战略》报告中都并未直接宣称这些被“点名”的国家就是“敌国”,但实际上就是表示了美国对其他国家“威胁性”的基本判断。俄罗斯Riafan网站称,美国新军事战略明确将俄视为“敌人”,表明美已在为与俄开战做准备。多数分析认为,2015年报告将美国“未来军事威胁”的焦点转移到俄罗斯,把俄称为“国际秩序的修正主义者”,的确与2014年以来俄在乌克兰、特别是克里米亚问题上的强硬立场直接相关。然而,在美国对中俄“威胁性”判断发生微妙变化的表相背后,却掩盖了另外一个重大的变化,而这还要从2004年版《国家军事战略》说起。

2004年报告出台时,正值小布什政府执政, “反恐战争”还处于高潮阶段,因此突出体现了小布什政府的“先发制人”和单边主义战略,以恐怖组织为主要代表的“非国家行为体”有史以来首次取代了某个大国或国家集团,成为美国的“头号对手”。因此其军事战略提出“在提高本土安全的同时,在海外积极进行战略巡视”,积极创建全球反恐联盟,削弱导致恐怖主义泛滥的条件,并吓阻“那些发起、支持或向恐怖组织提供保护的国家”。

然而,十年过去了,拉登虽然被除掉,但恐怖主义并没有根除,而且出现了像“伊斯兰国”这样的“新变种”,美国的军事战略将中东弄得一团糟;就在同一时期以中俄为代表的“金砖国家”快速崛起,而美国却因金融危机国力下降。对2015年版报告,《华盛顿时报》的评论切中要害:尽管极端组织在中东对美国安全构成直接威胁,但美国必须将警惕重点转移到“国家行为体”上,因为这些国家“在区域内拥有越来越强自行其是的能力,并将危及美国”。

其实,奥巴马对小布什的“纠偏”在2011年版报告中就开始显露出来。那份报告体现了美国军事战略的“三大转变”:一是由以“反恐”为重点转到主要应对传统安全威胁,二是由以伊拉克、阿富汗两个战场为重心转到以亚太为新战略重点,呼应了“亚太再平衡战略”,三是由“先发制人”转为“寻求与其他国家武装力量的联合与联盟”。

不过,当时奥巴马上台时间还不长,伊战也没有完全结束,连国防部长都还是留任“前朝老臣”盖茨,“拨乱返正”就显得有点不那么彻底。2011年版报告的“总论”指出:“让我们不要忘记,我们的国家仍在战争中,这场战争是为了保卫国家和击败对我们本土的威胁”,美国“要击败全世界范围内的暴力极端主义”;报告所确定的美军主要任务中,第一项就是“反击暴力极端主义”,第二项才是“威慑和击败侵略”。

这种调整背后有意无意遗留的“前朝痕迹”,在这次的2015年版报告中已被悄然“擦去”。报告明确表示:“过去十年我们的军事战役理论主要考虑针对暴力极端网络的作战,但今天及可预见的将来,我们必须对其他国家的挑战给予更重大的注意。”在美军主要任务中,第一项已经是“威慑、拒止和击败敌对国家”,而“扰乱、消解、最终击败暴力极端主义组织”退居第二。

美国参联会主席邓普西为2015年版报告撰写的“前言”表示, “我们现在面临着多种同时发生的安全挑战,这既有来自传统国家的,也有来自跨区域亚国家组织的”,“今日的全球安全环境是我服役40年来所面对的最难以预测的环境。”

(摘自《世界知识》)

猜你喜欢

军事战略极端主义小布什
俄罗斯学界反极端主义研究概况及其特点
新西兰杀戮事件凸显白人极端主义在全球影响之广
要我还是威士忌
近期吉尔吉斯斯坦国内伊斯兰极端主义发展及影响分析
抗战初期党的军事战略转变的深远意义和伟大作用
小布什的个人画展
政治问答
极端主义的特征①
美国新军事战略瞄准中国
让总统愧疚的短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