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农村小戏、小品创作与发展问题的思考

2015-10-27李丽

参花(下) 2015年10期
关键词:小戏小品戏剧

◎李丽

关于农村小戏、小品创作与发展问题的思考

◎李丽

本文通过如何振兴农村小戏、小品的问题,论述农村小戏、小品在农民文化生活中的重要性,旨在加强和解决农村小戏、小品的创作与发展出现的问题,让戏剧艺术在农民文化生活中重放异彩。

农村小戏 农村339+小品 创作与发展问题的思考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今天,农民的文化生活早已不像过去那样沉闷与单调。各种形式的群众文化活动不断地丰富和发展。在多种形式的文化活动中,广大农民尤其一些稍年长的群众还是偏爱戏剧。他们懂戏爱戏,有的还会演戏。反映当地民风民情的小戏、小品备受欢迎,戏剧文化在群众中有着深厚的基础。因此,研究农村小戏、小品的繁荣与发展,让以往红遍城乡的农村小戏、小品重放异彩,是戏剧工作者应该重视的一个问题。本文想就如何振兴农村小戏、小品,让群众喜爱的文化艺术形式,重归农民群众文化生活之中谈几点建议。

一、小戏、小品在农村群众文化生活中的地位

欣赏习惯,适合民间审美传统,因此深受群众喜爱。现代的农村小戏、小品,是对传统民间小戏的继承与发展,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经过创作者的精心提炼及演员个性化的表演,使反映农村题材的小戏、小品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浓郁的生活气息,适应当地群众的审美情趣和欣赏习惯,有着广大的观众群和深厚的群众基础。以赵本山、潘长江、黄晓娟等为代表表演的具有东北特色的小戏、小品,吸取了东北“二人转”的精华和表演形式,把二人转中的唱、念、伴、舞有机地结合到小戏、小品的表演之中,受当地观众所喜爱,也被全国的观众所接受。他们表演的小戏和小品,地域特色浓厚,特别是那些方言和俗语令人捧腹,但并不影响文化交流,只要找到鉴赏主体的差异性,异中求同,找准观众共同的心理特点,依照中华民族的审美观念和当代社会心理,就会找到更多的知音。强调地域特色,并不拒绝艺术的横向借鉴。当代的农村小戏、小品就是在这种相互交流与相互借鉴中得以发展和提高的,在农村群众文化生活中享有很高的地位。

二、小戏、小品来源于生活,最“接地气”

戏剧是为观众而生存的,农村小戏符合农民口味。研究农村小戏、小品的繁荣与发展,首先要确定农民的审美情趣和欣赏习惯。农村小戏作为鉴赏客体,农民作为鉴赏主体,二者之间是互为依存、相辅相成的。剧作者和演出者不仅要重视小戏的艺术内质,而且更要注重农民群众的欣赏心理和鉴赏习惯。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民间小戏千姿百态,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植根于民众,扎根于传统。文艺载体是艺术家长期艺术实践并得到人民群众认可的产物。

现代小戏、小品是对传统小戏、小品的传承与发展。传统的民间小戏是艺术家在民间与群众共同创作经过千锤百炼的艺术品,是人民群众智慧和才能的体现,也是喜怒哀乐的反映。它表达了人民爱憎褒贬的情感体验,紧密结合广大群众生活的方方面面,具有很强的观赏性和坚实的群众基础。民间小戏直接来自民间生活,有着各阶层人民的生活体验,展示出各地风土民情,在细节描写上又有许多独到之处,符合农民群众的

现代农村小戏是与千百万劳动群众生活有着密切联系的艺术作品。百姓日常生活是小戏的主要题材,戏中的常理人情、接人待物的处事方法,常常是群众最爱接受也最易吸取的生活经验。群众的审美观念是与生活密切相关、与劳动密切相关的。群众从小戏中了解社会,认知生活,得到生活的启迪和美好的道德教益。农村小戏,情节、结构没有固定的程式,农民的日常生活,平常的田间劳作,只要有人物、有故事皆可入戏。不追求尖锐的戏剧冲突,也不求重大题材和传奇故事,以日常生活的横断面来表现主题,舒展自如,以小见大。在人物矛盾纠葛上都是生活中的常见事、“戏剧冲突”充满生活情趣。反映的是身边人、身边事,这一取材和结构的特点,很适合反映现实生活,使得小戏、小品在农村很有市场。赵本山等人早期的反映农村生活的小戏、小品就是这样。如:拉场戏《麻将 豆腐》简单的人物关系,采用二人转的表现手法,把“小姨子”规劝姐夫改邪归正的表演,表现得淋漓尽致,令人捧腹。小品《过河》《红高粱模特队》是一种典型的反映东北地域特色,热烈火爆、载歌载舞的歌舞小品,反映出社会主义新农村、新农民、新气象的崭新的精神面貌。小品《三鞭子》让人看到为民办事,走群众路线,党的好干部的形象,折射出一种正能量。这些小戏、小品,反映的就是自己所熟悉的事,所喜爱的人,“接地气”,群众有共鸣点。这就是农民喜欢农村小戏、小品的原因所在。

三、对农村小戏、小品创作与发展的几点建议

小戏、小品创作和演出,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群众基础。笔者生活在辽宁省营口市,对本市农村小戏、小品的“过去”略有研究。早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我市农村小戏、小品的创作和演出在群众中影响极大。古城盖州是辽南影调戏(辽剧)的发源地,曾被辽宁省文化厅誉为“小戏之乡”。开发区鲅鱼圈是我市的小戏基地,有一批优秀的业余作者和业余演员队伍。那些乡土作家创作的小戏《老马家招工》《半庙沟》《躲灾》等都在省、市文艺调演和比赛中获得大奖。这些小戏,作者是农民,演员是农民,观众还是农民,深受老百姓的欢迎。

如今文化的多元化,让群众的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但喜欢戏剧的观众仍然渴求看戏,更加贴近现代生活的农村小戏、小品有相当大的群众基础。但是近些年,农村小戏、小品的创作与演出,已没了以往的风采,究其原因:一是创作力量薄弱,没有好本子;二是缺少新生代力量,队伍建设亟待解决。作为一名戏剧文化工作者,有责任、有义务为重振农村小戏、小品的雄风尽微薄之力,让群众喜爱的小戏、小品重归农民的文化生活之中,为此特提出如下建议。

(一)加强创作队伍建设

创作队伍急需充实新的力量。当前在创作上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当年那些熟悉农村生活经常创作农村戏的一些作者,年事已高。年轻的作者缺乏生活阅历和积累,在农村小戏创作的问题上可以说是青黄不接。所以,加强队伍建设、培养新人势在必行。老同志以老带新,做好传、帮、带,新同志要自加压力,深入生活、充电锻炼,提高自身能力。“艺研”单位要不断充实新人、留住人才,做好文化的传承,不断发展壮大创作力量,尤其对乡土作者要给他们提供不断提高的平台,以解决小戏、小品 “一剧之本” 的问题。

(二)加强对农村文艺骨干的培训与提高

农村有一大批热爱戏剧的文艺骨干,但是他们大多是本色表演,缺乏表演水平与技巧。艺术馆、文化馆应加强这方面的办班培训,把触角延伸到乡、镇文化站。定点、定期举办学习班,培训骨干,提高水平。解决有本子,还应有好演员演的问题。

(三)建立一支“文化志愿者”队伍

文化体制改革后,一大批专业演员下到社区基层,充分发挥这部分人的专长,组织专业力量示范性演出,为农民服务,是十分必要的。除此,还应调动一些业余社团的积极性,如由专业退休人员或戏剧院校毕业学生组织的业余团队或活动沙龙等,都是可借鉴的力量,引导他们走出自演自看、自我陶醉的圈子,走向基层,走进农村,送文化下乡。在奉献的同时,老同志可以进一步发挥能量,年轻同志自身也可得到锻炼,还为业余文艺骨干创造了向专业人员学习的机会,丰富活跃了基层的文化生活,提升了农村文化活动的档次。还有艺术馆、文化馆要多组织文化志愿者深入基层打造文化升级版,把送文化变为种文化。这样的活动经常搞下去,农村文化活动就会不断丰富,活动水平就会不断提高。

(四)提供展示舞台,推动农村小戏、小品繁荣发展

举办各类演出和比赛活动,是检验和锻炼队伍的最好手段。有关部门应积极寻求市场,牵头多搞活动,如:形成规模、形成系列的小戏、小品演出和比赛活动,使小戏、小品健康发展,形成一种队伍、活动、观众、市场互为促进的良性循环。

(五)创建电子专刊,为戏剧爱好者提供学习和发表作品的机会。

艺术馆的群文刊物当年在城乡影响极大。目前,互联网普及,但刊物也有它不可替代的作用。创建一个电子版的阅览读物,与乡镇文化站形成网络对接,定期或不定期出专刊,有好的剧本,不管是本市作者的作品,还是成品的本子,只要适合演出,就直接发表在电子刊物上,全地区的文化馆、站都能看得到。一是作者有一个“短平快”的园地,二是热爱戏剧者也可阅读,觉得合适就排演,只要下载便可用得上,不必为没有本子而苦恼。

农民的文化生活,是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相信,在上级机关和文化职能部门以及广大戏剧爱好者的共同努力下,戏剧创作一定能有精品力作的出现,深受农民喜爱的农村小戏、小品一定能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扬光大,再创新的辉煌。

(责任编辑 象话)

李丽,女,毕业于辽宁文化艺术大学,主修戏剧影视表演专业,辽宁省营口市群众艺术馆培训部主任,辽宁省戏剧家协会会员,辽宁营口市戏剧家协会理事)

猜你喜欢

小戏小品戏剧
命题小品——覆雨翻云
有趣的戏剧课
《临宋人小品》
以史为纲:民间小戏实证研究的新范式——读陈美青《质野流芳:山西民间小戏研究》
戏剧“乌托邦”的狂欢
戏剧观赏的认知研究
(小品)《加班饭》
古锁里藏了个小戏精
(小品)《一年又一年》
小戏唱腔之“体” 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