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借“一带一路”之名扬中华文化之魂

2015-10-27梁延芳

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 2015年13期
关键词:中华儿女中华文化经济带

梁延芳

培根说过:“知识的力量不仅取决于其本身价值的大小,更取决于它是否被传播,以及传播的深度和广度。”由此可见,文化传播与交流的重要性。文化交流与传播不仅能促进本民族文化的发展,更能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文化传播是人与人之间进行的一种社会交往活动,从小到亲朋聚会、观看文艺演出、外出旅游;大到商业贸易、人口迁移等方式,传播者与受传者之间传递着信息、知识、观念、情感、信仰。进而共享信息,双向沟通与交流……其中,商业贸易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商人进行贸易活动时不仅通过商品交换,将商品中所蕴含的丰富文化加以交流,而且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过程来交流文化。古丝绸之路的兴起对于传播中华文化插上了翅膀。丝绸之路犹如一条彩带,将古代亚洲、欧洲,甚至非洲的文化连接在一起。我国的四大发明、养蚕丝织技术以及丝绸制品、茶叶、瓷器等,通过丝绸之路传送到亚洲、欧洲和非洲的一些国家。同时,中外商人通过丝绸之路,将中亚的骏马、葡萄,印度的佛教、音乐、熬糖法、医药,西亚的乐器、金银器制作技术、天文学、数学等输入中国。同时将各民族的政治社会情况、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土特产品、奇闻逸事相互交流中来传播中华文化。丝绸之路是一条连接亚非欧的商业贸易路线,也是各民族文化交流与传播的途径。张骞对开辟从中国通往西域的丝绸之路有着卓越贡献,至今举世称道。

这种古老的文化传播方式和途径在今天仍不失它存在的价值,并且被赋予新的意义,在文化传播中发挥着重要的功能。201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构想,简称“一带一路”。这并不是借助商业贸易的通道进行文化渗透,并不是推销自己的价值观念,更不会削弱和取代别国的民族文化,它是加强国与国合作发展的理念和倡议;是中华文化传播的又一创举;是推动沿线各国经济、政治、文化合作发展的新构想;是依靠我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多边机制,利用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旨在借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主动地发展与沿线国家的合作,共同打造经济融合、政治互信、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致力于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和世界和平与稳定。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从海上联通欧亚非三个大陆和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形成一个海上陆地的闭环。涵盖东南亚经济整合,东北亚经济整合,最终融合在一起通向欧洲,形成欧亚大陆经济整合的大趋势。

“一带一路”已写入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上升为国家战略。在“一带一路”政策的伟大蓝图中,中国联合英、法、德、意、印、新加坡等52个国家联合创办了“亚投行”,为“一带一路”战略提供大量资金支持。

随着合作的深入,“一带一路”将有可能成为世界上跨度最长的经济大走廊。我国与沿线各国的联系交往日益紧密,作为中华儿女既要热情地欢迎各国优秀文化在我国的传播,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又要更加积极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她具有求同存异、兼收并蓄的包容性;她既能跟其他民族文化和睦相处,又能在文化交流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积极成分。中华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凝聚力之中,是激励每一个中华儿女共同创造祖国美好明天不竭的力量之源。作为中华儿女中的一分子,应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借“一带一路”之名,做中华文化的传播使者,增强中华文化在国际中的影响力,让中华文化走得更远、更广。

“一带一路”是一条贸易之路,更是传播文化之路;是一条和谐对话之路,更是传承文明之路!

(作者单位:青海省湟源县第二中学)

猜你喜欢

中华儿女中华文化经济带
香港的繁荣昌盛,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
让中华文化在海外华裔青少年心中“留根”
一条江的嬗变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之路
汉字对中华文化的影响
中华儿女
陕西呼应长江经济带
让中华儿女共享幸福和荣光
长江经济带与汉江生态经济带如何协调融合
中华文化传承创新的路径建构
中华文化在台湾的传承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