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协作学习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2015-10-26刘源棍

新课程·中学 2015年9期
关键词:协作学习教学模式

刘源棍

摘 要:在传统英语教学中,学生常处于被动学习状态,不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协作学习作为英语课堂教学的一种新模式,在英语学习中有重要意义和作用,分析协作学习的特点和要素,阐明在英语教学中的合作、竞争、设计和辩论等协作学习形式。英语教师进行科学和合理的评价,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协作学习;语境创设;教学模式

在传统英语教学中,学生常常处于被动地接受知识的状态。课堂上,由教师提出一个个问题,设计一个个步骤,学生被牵着鼻子按步行事。然而,学生对教师所提“问题”的依据是什么,“问题”又是怎么提出来的,基本上不知道。这种“填鸭式”教学只重视问题的解决,学生没有学习的主动性,也无法获得提问的能力和养成提问的习惯。针对此,我们采用了“协作学习”模式来进行教学改革实验,采用合作、竞争、设计和辩论等多种合作型学习活动,探讨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

一、协作学习的概念及其特点

协作学习作为一种学习方式或模式,它以学生为主体,以小组的形式,使学生在共同学习、相互促进中达到学习目标,其中小组成员的协作是实现学生学习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小组的成员可以把他学习过程中发现的信息或材料和小组中的其他学生分享,而他同时也可以共享小组中其他成员发现的学习材料。协作学习非常重视小组学习成员的合作能力的培养。在此协作中,同一小组的学生还可以对发现的问题用对话、商讨、辩论等多种形式展开论证,从而解决问题,达到学习目标。作为一种与传统教学不同的学习模式,它具有如下三个特点:

(一)尊重学生的个性

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立的、具有自主性的主体,是积极参与学习过程的、富有潜力的学习者。在协作学习中,学生可以畅所欲言,表达自己的看法,给他人的学习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同时也对其他同学的看法做出自己的分析,包容不同的观点,从而更全面地理解学习的内容。因此,协作学习可展示、实现学生的个性。

(二)注重学习的交往互动

学习,可以说是信息交流的过程,是师生间以各种形式的合作进行认知、情感、价值观等方面的相互交流过程。在协作学习过程中,人际关系对学习的隐性促进作用受到了重视,每个参与者是学习小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每个学生都在交往中学习,又在学习中交往,提高了社会交际活动能力。

(三)师生是平等的合作者

协作学习中,师生处于相同的学习环境,教师未必有更丰富的学习资源,教师通常不再充当发号施令的权威者,而是作为指导者出现。这样有利于师生展开平等对话,而没必要考虑对方的身份地位,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有效地解决教学中的

问题。

二、协作学习的基本要素

(一)协作小组

协作学习模式中划定的学习组织形式,通常就以小组为单位。协作小组可以按已划定的小组,也可老师重新划定,但要保证小组成员之间的距离相靠近,而且协作小组中的人数不能太多,一般以4~6人为宜。

(二)协作成员

成员是指按划定的各协作小组中的学习者。一般采用互补的形式,按学习者的成绩情况等因素相互搭配,以利于提高学习的效果。当然,充分的联系是协作学习获得成功的必要条件,因此小组成员搭配时要保证有充分的联系。为了提高协作学习小组的效率,有时要对小组的工作进行讨论和修改,以增强小组成员的联系,真正发挥协作成员的作用。

(三)指导老师

指导老师主要是在进行协作学习过程中给予相应指导,协调学生之间的协作。一是要向学生展示或介绍相关资料,并进行必要的介绍,使他们能够正确、充分地使用各种相关工具、资源。二是要引导学生采用多种协作手段,鼓励学生进行交流,监控协作学习的过程。三是要评价协作学习的结果,负责组织问题,并且对未达到学习目标的地方进行有效的指导和补充。

(四)协作环境

协作学习有一定的情境要求,即协作学习环境,“包括协作学习的组织环境、空间环境、硬件环境和资源环境。”指导老师应尽可能地为学习小组提供共同学习的环境,如提供给协作小组学习、交流的空间,以及达到学习目标所需要的可利用或可获得的资源。

三、英语教学中的协作学习形式

协作学习活动是有两人或多人参与的团队活动。在英语教学具体实践中,可以设计和组织大量协作学习的语言活动,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与他人合作、分享知识和成功的感受,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英语教学中的协作学习活动主要有合作、竞争、设计和辩论等形式。

(一)合作

在合作的形式中,要求协作学习小组成员共同完成某一学习任务,成员之间要相互配合和帮助,或者按学习内容的性质进行分工协作,小组成员间的观点互相补充,从而顺利完成学习任务。例如,英语课堂上的角色扮演。同一小组中的学生甲、乙、丙各自扮演顾客、服务员、大厨的角色。甲向乙点了一桌比较复杂的菜,乙一一记下并转告丙。当中最好出现顾客临时改主意,或者服务员漏记一道菜,又或者大厨指出某道菜的原料不全等情节。在学习过程中,小组中的学生可扮演不同的角色,他们还可以互换所扮演的角色,成功的角色扮演会增强学生的成就感和责任感,同时激发学生掌握英语知识的

兴趣。

(二)竞争

竞争是指两个或更多的协作小组参与学习过程,教师按照学习内容和学习目的分解英语教学中的学习任务,要求各个协作学习小组独立完成,教师对每个协作小组的成果进行评论,看谁完成得最快、最好,最终使学习者在竞争与协作中完成学习任务。例如,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将一连串与猜谜相关的语句分别写在若干纸条上,分发给不同的学生。让每个人记住自己纸条上的语句,然后教师收回纸条。每个学生轮流凭记忆将自己的句子讲述给同组的其他人听,然后大家讨论如何回答谜语所提的问题。教师也可以选择一篇故事短文,将其分成若干句子,语句数目尽量与学习小组的人数相同,让学生回答短文相关的问题。

通过小组的竞争,让学生觉得是在进行英语实际应用,增强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对英语基础知识的应用能力和英语口头表达能力,真正把课堂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协作学习竞争中,还以少数学生的竞争行为带动小组中所有学生积极参与思维,达到“以点带面”的效果,这是竞争机制在课堂教学中应用的最高境界。

(三)设计

设计侧重考查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在英语教学的协作学习活动中,由教师给定设计主题。如问题解决过程设计:假设你班级某同学的生日即将来临,你和其他同学都想送他一点礼物,想一想该买什么礼物送他比较合适,为什么?在整个设计过程中,小组成员的学生要充分运用自己学习的知识,在分工、协作中发挥专长,然后共同完成设计主题。对于“设计”这种形式,指导教师要善于发现并总结学生的新思路、新见解,以利于真正提高学生的知识综合运用能力。

(四)辩论

“辩论”这种形式,要求学习小组的成员就某个主题确立各自的观点并充分展开辩论。先各自论述己方观点,再由双方对反方的观点进行辩驳,最后由指导老师或中立者对双方观点进行裁决。例如,对某海岛或区域地图,教师给学生不同的地图,地图上的标注物都不相同,有的只画有地貌,有的只标有某地名,有的只标明某设施,每张地图都不完整。学生可以对地图所指的实际地名,展开辩论,要求学生各自描述自己的地图,并且听取他人的描述,或者提出反对的理由。最后,指导老师给出一张内容丰富的、最真实的地图,以定胜负方并传达科学知识。

四、协作学习对英语教师的要求

英语教学关系到学生对英语知识的理解与应用,教师如何确认学生从协作学习中学到语言知识或练到基本技能,可以借鉴

P.Nation曾提出的三个标志:一是学生之间是否有磋商性的话语行为,磋商的内容是否与语言有关,磋商的结果是否有助于活动的进行;二是学生是否运用到教材或教师所提供的语言信息,即是否练习到预定的语言知识或技能;三是学生对该活动的内容及活动方式是否有兴趣。因此,教师在开展协作学习活动时,虽然不再进行直接干预或直接参与学习过程,但教师的指导作用仍贯穿在整个环节中,要按照教学内容的要求,创设一个基于任务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协作学习环境,并做好引导、鼓励和监控工作。在协作学习的最后阶段,指导老师还要做好总结与评价。“学习评价是检验学习是否达到目标从而促进和完善协作学习活动的重要环节。”教师要注重评价以激发和引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培养学生的英语实际运用能力。

总之,协作学习模式不同于传统教学中学生的被动学习方式,学生在互动中的学习活动变得更加生动、活泼和丰富多彩。作为教育者,要本着素质教育的精神和“教育为本”的思想,研究学生的学习规律,探索教育教学管理的新策略,寻求有利于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模式方法。

参考文献:

[1]黄远振.新课程英语教与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3:23.

[2]刘凤娟.网络环境下协作学习环境的研究[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9(11):169-171.

[3]何安平.新课程理念与初中英语课程改革[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33.

[4]屈洁.基于网络环境的协作学习模式构建[J].安康学院学报,2010,22(06):123-125.

·编辑 杨兆东

猜你喜欢

协作学习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竞赛式教学法在高职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应用
独立学院“大学计算机”实验课程教学改革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