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夜筝》赏读

2015-10-26张英华

作文·初中版 2015年9期
关键词:乐声自感动人

张英华

夜筝

白居易①

紫袖红弦明月中,自弹自感暗低容。

弦凝指咽声停处,别有深情一万重。

◤注释

①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下邽(今陕西渭南)人。

◤简析

大唐时期,不只诗歌璀璨,音乐艺术也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不必说华清宫中“仙乐风飘处处闻”,也不必说杜甫曾于崔九堂前欣赏过宫廷歌手李龟年的动人歌喉,单就白居易在浔阳江头送客之时偶然听到的琵琶曲而言,就已经让人心动神醉甚至“青衫湿”了。而在这首题为《夜筝》的七言诗中,音乐的魅力同样惊心动魄。

听,筝声飞起,在一千多年前的一个明月夜。

那晚的月色定然是极其明朗,要不怎能辨出弹筝者那宽宽大大的衣袖之色为紫呢?要不怎能看清那筝弦的红色呢?当然,也可能有华灯映月,亮如白昼。不过,我的想象中只有明月朗照,清辉怡人。

清明的月辉下,紫袖如水波般漾起,轻轻拂过红色的筝弦,乐声如海浪般从弦上涌出……

是怎样动听的筝乐呢?诗人不说。只让我们看到一个自己弹拨筝弦,独自沉浸在筝乐之中的形象,只见她(弹奏者应该是一个女子吧)弹着弹着,便容色暗淡,头自低垂。

是那弦上飘出的乐声触痛了她感伤的回忆与悠远的思念吗?是那忧伤的旋律让她内心的痛楚一波一波如潮水般翻涌而出了吗?

诗人也不说,只让我们看到红色的筝弦突然凝结般收住了颤动,看到那修长的手指如哽咽般停在了弦上:乐声乍停,“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浔阳江头的琵琶女弹奏的琵琶曲曾经创造过这样的听觉效果,而此时的弹筝者也将曲子弹到了“暂歇”的“声停处”,诗人说:另有万种深情在其中啊!

是怎样动人的深情呢?是浓浓的忧伤,还是悠悠的思念?是深深的向往,还是沉沉的哀叹?

动情处,无以言。

琵琶女演奏的琵琶乐曲终之时,“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而这筝声凝止处,应该也是东座西席悄无言,唯见天心明月朗吧?

诗中二十八字,无一字直接言及筝乐,而无处不让人感觉筝乐之美:

弹筝人衣着庄重的紫色,筝弦热烈的红色,明月皎洁的清辉,让奏乐人、乐器与自然融成了一幅浓淡相宜的图画;弹筝人自弹自感的场景则让我们看到了音乐与人相融为一的动人景象——原是用真切的深情来弹奏筝乐的啊!而诗人还是留下了关于筝乐的空白,只让我们看到弦凝乐停的动作,只告诉我们其中有万重深情,留下袅袅的余音让我们品味……

多么精妙的侧面描写之笔!多少含蓄蕴藉的情致融于其中!实在是平易中见奇崛,质实里融华美!

◤名句欣赏

这首诗“自弹自感暗低容”一句中“暗低容”属于什么描写?对表现“夜筝”有什么作用?

“暗低容”属于神态描写。这处神态描写表现了弹筝者弹奏时极其投入并且动情的样子,从侧面表现了筝乐的动人。

猜你喜欢

乐声自感动人
对自感现象的探究与思考
丰满而高清晰 LA Sound(银乐声)Deviank(迪维安卡)系列发烧线材
你的乐声
再造美好动人经典 清逸伦G&W WE-1036B
爱拍摄?从明艳动人的你开始!
感受真切才动人
《见字如画》:云淡风轻更能动人
例谈《互感和自感》的教学设计
我爱葫芦丝
自感线圈串联时总自感的求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