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如何提高初中语文教学效率

2015-10-26余妹迎

新课程·中学 2015年9期
关键词:教学效率提高初中语文

余妹迎

摘 要: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作为教师,只有灵活采用教学策略,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实现课改教学目标。为此,从活用教材、精彩导入以及发挥问题作用等方面对提高初中语文教学效率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效率;提高

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不高,与语文教师的课堂组织形式有着直接关系,因此,我们要采用多样化教学方法,优化课堂组织过程,让语文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过程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活用教材,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教材是传授知识技能的主要载体,是教师预设教学方案的依据,但同时我们也要明确,教材只是一个例子,立足于教材但不能拘泥于教材,要活用教材,跳出教材,注意知识的前后联系,统筹兼顾,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更深刻地理解文章诗词的深层含义。例如,在学习唐代杜甫诗词《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时候,我们不能只从诗词的表面句意来理解诗文,通过全文的诗眼“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我们只是看到作者漂泊生活是如何的穷困潦倒,心境凄凉,将现实的残酷尽数展现在读者面前,如此教学,完全是死学教材,根本没有活用,为了使学生能够收获得更多,在学习《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首诗歌的时候,教师可以给学生补充一些作者其他的诗歌,并为学生介绍以一下诗歌的写作背景和作者的生平事迹,比如《登高》等等,结合作者的时代背景和政治遭遇再去品读诗歌,这样一来,学生更能体会作者的内心情感,再结合屋漏、连夜雨、秋风破屋这些凄凉的语句,那么此时作者焦虑苦痛的感受也就不难理解了,而作者高尚的情感和伟大的思想品质更让学生心生敬意。

二、精彩导入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课前导入作为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一场精彩的课前导入不但可以为学生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调动学生的情绪,使学生的大脑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激发内在潜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来。其中设疑导入法是课堂教学常用的手段,通过预设问题,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融入课堂氛围中来。例如,在学习《皇帝的新装》这篇文章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回忆自己穿新衣服的感觉,在学生你一言我一语的交流之际导入新的教学内容,从而使学生的学习热情倍增。

三、发挥问题作用,以提高教学效率

教师要掌握提问的技巧和艺术,保证提问的有效性。首先,问题的难度要适中,既不能难度太高,也不能过于简单,这就要求教师对学生的认知能力要有一个较好的把握,将问题的难度控制在学生能力范围只之内,可以适当加大难度,让学生“踮起脚”去收获果实,否则难度过大不但起不到预期的效果,反而还会让学生丧失学习的动力,影响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例如,在《最后一课》这篇文章中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拿文章的结尾部分作为讨论的内容:作者在文中写道,韩麦尔先生使出全身力量写粉笔字,以至于最后韩麦尔先生只能做手势,连说话的力气好像都没有了。写粉笔字是一件很吃力的事吗?作者为什么这样写?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呢?这样就给学生创造了一个思维训练的机会,在思维能力得到快速提升的同时,实现知识内容的消化。

四、引入竞赛机制以鼓励参与互动

每个人都有表现自己、抢夺第一的欲望,尤其是孩子。教师要充分利用初中生的这一特点,通过开展班级比赛等活动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例如,在讲述朱自清的《背影》之后,教师可指导学生以父爱为主题作一首小诗,不管他们的作品如何稚嫩,但却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和创作热情,更能加深对文章《背影》中所表达父爱的深刻体会。优秀的作品可以在全班进行传诵,以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在教学古诗文之前,可以让学生上台讲述自己提前准备的古代故事,体裁不限,可以是寓言、典故或者三国等等,开阔了学生视野,提高了自信心,真正实现了学生为主体的现代语文

课堂。

总之,教学活动是一项永无止境的工作,广大教师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创新,寻求更有效的教学方法,以保语文教学之树青春永在、茁壮成长。

参考文献:

[1]杨素云.对初中语文有效教学的解读与思考[J].学周刊,2013(02).

[2]吴西海.浅谈初中语文课堂学习的理想状态[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1(07).

·编辑 韩 晓endprint

猜你喜欢

教学效率提高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漫谈初中作文教学
如何提高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