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数学同课异构的活动交流反思

2015-10-26陈国强

新课程·中学 2015年9期
关键词:一节课异构选题

陈国强

在数学教学中,同年级同学科开展数学交流活动,同讲同一节课,每个人有不同的理解和认识,我校在5月15日开展了“同上一节课,共享优质资源”大学区建设活动,七年级数学教师同讲“行程中的相遇问题”,活动举办很成功,对我校数学教师的成长起到了助推作用。我认为开展好“同课异构”活动要做到以下几点可以借鉴:

1.选题要好,要小,要易于合作探究,易于学生理解,交流探讨。

2.教师、学生语言流畅,分析透彻。

3.选题要典型,选复杂就典型了,越变从简单到复杂,选题太难,火车过桥太难。行程问题,同时出发,同向相向,变式训练,甲先走,没有本质,在原来基础上,本质上一样,螺旋式上升过程。

4.提什么问题让学生思考,让小组合作前独立的还是共同的,还是交流完再展示有个程序,细节决定成功与失败:(1)先独立;(2)再交流;(3)你们组做好再展示,学生讲解到位了,展示中,展示后发现问题时自己纠正。

5.用什么样的语言,恰当评价,不要放过一次肯定和赞扬的机会,这个写得很规范,书写的正确性、规范性、美观性,功在平时,利在千秋。

6.教师基本功非常好,题的顺序由易到难,不要把最难的放在刘继春展示课(语言应该精炼)评价杨林最好,表达层次不同,加点评价方式多种多样,学数学很亲切,小组学习展示好一些。延长时间,后面时间不够留做作业,过桥演示完(王艳凤老师)时间控制得好,解题规范7分钟,适当选取,艳凤(名师,老教师)课堂环节和学生能拉近。

7.年轻教师要学会少讲,老教师说话不多,让学生独立思考,让他干啥心里要有数,提问题:(1)方程组列对了,是否能表述清楚,为什么这样列式,表述清楚;(2)检测、拓展(做到什么程度适宜);(3)评价方式要适当,由学生决定。

8.教师要少说,以“三不讲”“三不说”为原则,很多教学时间给学生,让学生体验感悟,更主要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个学生都有提高。让学生都能听懂,学会,营造氛围,推进高效课堂,搞好全面提高,教师全员参与,学生参与。数学教师应该在数学系统的高度,加强学生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使学生掌握基本数学思想,形成数学经验。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教师主导,学生主体,让学生有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设计好、用好导学案,学生有学习目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体现了学生学习的层次性。相信我们的学生会更出色,我们教师也会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编辑 孙玲娟endprint

猜你喜欢

一节课异构选题
试论同课异构之“同”与“异”
我最喜欢的一节课
托马斯的一节课
异构醇醚在超浓缩洗衣液中的应用探索
overlay SDN实现异构兼容的关键技术
LTE异构网技术与组网研究
导学案设计的逻辑起点:从学出发:以一节课为例,谈基于脑的导学案再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