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节公开课引发的思考
2015-10-26凌秀霞
凌秀霞
摘 要:教学目标是实施课堂教学的依据,有效的教学目标和为达到目标而实施的教学活动是提高教学效率、完成教学目标的前提和关键。以一节公开课为案例,对历史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达成教学目标,提出了一些认识与思考,并从中得出结论: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应紧紧依据课程标准,既要设计合理的教学目标,又要利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来促进教学“三维目标”的有效达成。
关键词:历史课堂;教学目标;有效达成
在初三的历史教学中,本人承担了广州市天河区的一节课题为《第7课 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的公开课任务。在备课、撰写教学设计、具体实施课堂教学以及评课反馈的过程中,对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达成教学目标有了较深刻的认识,下面以本课为案例谈谈自己的一些认识与思考。
一、案例分析
1.本课的教学设计中教学目标
[内容标准:
(1)了解阿拉伯数字的发展和传播。
(2)知道马可·波罗来华及《马可·波罗行纪》对当时欧洲社会的影响。\&学习内容\&学业水平达标要求\&一级\&二级\&知道与了解\&理解与运用\&过程与方法及情感态度价值观\&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古代连接欧、亚、非三大洲的商路\&知道丝绸之路和14世纪前后欧亚的商路\&1.通过思考问题来理解阿拉伯人在商旅往来中成了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这一史实。
2.参与活动环节探讨阿拉伯数字的发展和传播对世界的影响。(重点)
3.分析材料,归纳《马可·波罗行纪》对当时欧洲社会的影响。(重点) \&通过对世界各地区各民族和平交往的意义的讨论,让学生认识到和平往来有利于双方的经济文化交流和相互联系,从中培养论从史出的能力。(难点)\&阿拉伯数字的由来\&1. 认识阿拉伯数字的由来及其发展传播。
2. 了解阿拉伯人在东西方往来中传播了阿拉伯文化。\&元朝宫廷中的意大利人\&1.知道马可·波罗来华经历及来回路线。
2.认识《马可·波罗行纪》对当时欧洲社会的影响。\&]
2.为了更好地落实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了以下学生活动,目的是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活动一:由一串数字引发的官司。通过设计模拟法庭活动,让学生认识阿拉伯数字的由来,以及探讨阿拉伯数字的发展和传播对世界的影响。
活动二:学生通过观看教学视频:《马可·波罗真的来过中国吗?》(从中节选了一段3分钟的视频)针对视频的介绍和提出的疑问来阐明自己的观点,并由此引入到书本知识的学习。
活动三:通过提供的材料,引导学生分析和归纳《马可·波罗行纪》对当时欧洲社会的影响。
思想启发:通过对“世界各地区各民族和平交往有什么意义?”的开放性问题讨论,认识到和平交流是文明传播的主流,世界各地区和民族和平交往具有重大意义。
3.两节课(试讲课和正式课)的具体实施过程比较及评课反馈
(1)试讲课上,学生最感兴趣的地方有两个:
①通过以下两幅图片的比较,从而得出阿拉伯数字的发展和
传播对世界的影响,在这一问题上学生基本都能归纳出结论。
②通过观看视频《马可·波罗真的来过中国吗?》来质疑答疑,这也是整节课中学生讨论最为热烈,专注度最高的一部分。视频中提到的质疑是这样的:如果马可·波罗真的来过中国,为什么在他的游记中没有提到中国的茶叶、筷子和长城?下面是几位学生针对视频的疑问所作出的解释。
学生一:马可·波罗是意大利人,主要的饮食习惯是使用刀叉。来到中国后,对汉族人的生活习惯不是很了解,也不习惯用筷子,所以没提到。
学生二:元朝是蒙古族建立的,马可·波罗来到元朝,接触的最多是蒙古贵族和蒙古人,使用筷子的机会较少,所以没提到。
学生三:我们现在能看到的长城是明朝时修建的,而马可·波罗来中国是元朝,所以不可能提到长城。
学生四:长城修建于秦朝,但经过时间的侵蚀和战火的洗礼,大部分已经被摧毁。而后世各朝代也有重建或者扩建,但主要都是以土墙的形式,马可·波罗来华时根本没注意到这些东西。
在这一环节里,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抢着举手发言,大胆提出自己的观点,极大地体现了他们作为课堂主体的地位。
在试讲课中邀请了两位老师来听课,课后他们的评价如下:
教师A:教师能适当引导,学生学习积极性高,每个学生都能专注于课堂学习,课堂气氛融洽、活跃。
教师B:与教学目标不相符合,目标的阐述是:知道马可·波罗来华。马可·波罗来华是一个史实,如果在课堂上讨论马可·波罗是否真的来过中国就与课标不符合,课堂教学不可以违背课标,否则教学就没有意义了。
(2)试讲课后,由于与教学目标不相符合,所以我对这一部分进行了一个大的修改。正式授课时,设计是这样的:活动一、活动三和思想启发都没改变,而活动二改变为设置“解密马可·波罗”活动,通过一张名片的填写和观看一段题为“《文明之旅》20111003—解密马可·波罗”的视频,引导学生掌握书本知识。
名片如下:
[姓名\&马可·波罗\&国别\&\&?\&外语\&\&涉外工作年限\&\&主要事迹\&1. 年随其父叔来中国,受到 的赏识,并奉命endprint
。
2.从海路回国,参与了 的战争。
3.口述了《 》一书,记述了东方的见闻。\&主要贡献\&\&]
全区老师在听了这节课后,集中进行了评课。在评课前,我把本课的设计思路及试讲课中一个重要的受学生欢迎的部分被枪毙了:即讨论“马可·波罗是否来过中国”这个问题也作了一个说明。老师们分别作了以下评课反馈:
A老师:三维目标设计合理,既有知识点的教授,又有学法指导,整节课由浅入深,有层次性,教学渗透了思想教育即和平交流符合史实。
B老师:教材和处理符合课标要求,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能以教学目标为依据。
C老师:多媒体资源丰富,手段多样。有音频、视频、文字、地图等,直观性强,形式多样,调动了学生兴趣,有利于达到目标。
D老师:其实《马可·波罗行纪》记载是否真实,是否真的来过中国完全可以讨论。即使他书的内容不完全真实或有夸大的成分,都不能抹杀此书,此人的历史。
而对D老师的评课,E老师有了不同的看法:我们只是中学历史老师,不是专家,我们需要大力加强对课本内容的研究,但不能违背课标的要求,这应该是我们走进课堂的一条基本准则。更重要的是,我们不能把自己理解的主观的似是而非的历史在课堂上随意告诉学生,教师自有教师的职责。
二、个人的认识和思考
围绕上述老师的评课,还有本人在授课中遇到的问题,我个人有以下认识与思考:
1.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必须把教学目标看作是一个整体,不能分割开来
教学目标又称为“三维目标”,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三维目标必须在教学设计中得到体现,缺一不可。如本课的教学设计,通过课堂教学,学生知道和了解了阿拉伯人与马可·波罗通过丝绸之路往来于东西方之间,起到了沟通东西方经济文化的桥梁作用。再通过分析材料,去解决重难点问题。最后在学生掌握了这些基础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后,通过讨论开放性的题目:“世界各地区各民族和平交往有哪些重要的历史意义呢?”对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进行提升。
2.在实施课堂教学过程中,创设各种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
课程基本理念中明确提出历史课程要充分体现育人为本的理念。历史教学应该改变传统教学方式,通过设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进而使学生学会辩证地观察、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简单来说,就是要在历史课堂教学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等方式去掌握基础知识和学习方法。
那么,怎样才能高效地完成教学目标呢?“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根据教育心理学的相关研究,学生在有兴趣时,身心处于最佳状态。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适当利用文物图片、历史人物、历史地图、视频等资料,再创设激发学生兴趣的多形式的活动情境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在这节课中,我创设了三个课堂活动,注意营造融洽的课堂氛围,给学生以足够的活动时间和空间,让他们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综观本课的教学实施过程和课后评价,这一点是高效完成教学目标的关键。如果一节课的教学目标设定正确,但没有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学生对课程内容不感兴趣,不配合课堂教学,那么三维目标自然也没有得到落实和完成。
3.每节课的教学目标必须依据课程标准,设计三维目标及教学活动时不能违背课标
前面我提到,有效达成教学目标的关键在于“以活促教”。但是,如果设计的教学活动(整堂课中最吸引学生注意力)与设定的教学目标不相符合时,应该怎么办?是改变教学目标来偏重于学生兴趣点的教学还是通过设计另外的教学活动使之符合教学目标呢?答案是肯定的,那就是后者。在《学与教的心理学》一书中提到:“教学目标制约教学过程、方法和师生的课堂活动方式。所以在教学设计时,首先要使自己的教学目标定位适当。”再来看这样一段话:“课程标准的核心是课程内容。课程标准体现了国家的意志,它规定的课程内容具有相对的确立性和法律约束力。一般说,课程内容无论是从科学角度,还是法律角度,都不允许教材编写者和授课教师擅自变更和重新解释,否则,就无法保证课程目标的实现。”
显而易见,符合课程标准是有效达成教学目标的前提。无效的教学目标,无论这节课上得多精彩,学生学习热情多高涨,都是没有意义的。这也是我在本节公开课中感受最深的一点。
综上所述,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应紧紧依据课程标准,既要设计合理的教学目标,又要利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来促进“三维目标”的有效达成。
参考文献:
于友西.中学历史教学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08.
·编辑 孙玲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