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教育再度争锋
2015-10-26
近期,BBC的一则纪录片引起了万里之外的中国人的关注。它选择了一个看上去已经有点老套的“话题”——中西教育的比较。
在这部纪录片里,5位中国老师被安排到一所英国学校里,带领50名英国九年级学生进行4周的学习,然后再去接受第三方机构的评估。借此,BBC试图在这场“试验”中得出结论,中国和英国的教育究竟哪一个更有优势?在头两集中,摄制组是无所不用其极地展示了中式教育的刻板、枯燥。然而在完结篇里,中国班不仅在科学、数学、中文三门测试中完胜英国班,英国校长认输,还迎来英国学生态度逆转、挥泪送别中国教师的暖心画面。
当然,任何学习都不是照搬照抄,应该结合自身特点有选择地借鉴汲取,切莫罔顾国情陷入理想化误区。那么,诸位小编对此有何观点呢?
适合才是最好的
★苏沐
出国留学想必是很多学生的梦想,我们不仅仅想去外面的世界看一看,更重要的是想要体验一下国外自由式的教育方法。可国外,尤其是英美教育界却对中国式的教育方法情有独钟,纷纷想要来华取经,为什么总是看着别人的好呢?
教育的方式虽然千奇百怪,但它们的目的殊途同归——都是为了子女能成龙成凤。无论采用何种方式,最重要的是要看是否适合自己的孩子。
前一段时间播出的热剧《虎妈猫爸》引来颇多争议。“虎妈”的方式就好比中国式教育法,代表了传统文化的教育思想和理念,并没有反映中国现代教育思想。棍棒教育虽然很难培养创新型人才,但是能够让遵从并良好执行这一方法的孩子得到非常大的发展,这种方法适合服从性强的孩子;而“猫爸”则更像是中西方相结合的教育法,针对子女的不同特点采用个性化教育的方法,他们宽容,善于和子女沟通。他们采用中西结合的教育方式引导女儿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在我看来,两种教育方法没有谁对谁错,重要的是怎样运用,怎样让孩子接受。
有缺点的金子终竟是金子,
完美的破铜也终竟不过是破铜
★文南
BBC可谓用心良苦,用纪录片的形式直观地给我们展现了中西教育的不同。只是,他们居心不良,刻意选择了许多表现中国课堂的刻板、枯燥、严厉的画面。因为BBC号称展现的是最先进的中式教育,所以有国人说这早已不是中国最优秀的教学方式,许多优秀的一线城市早已不这样。但是,毫无疑问,绝大多数的中国学校还是这一套。
其实,BBC根本无须再“丑化”中式教育,不必妄自菲薄,西方对其教育还是应该有自信的。而最后中国教育完胜,画面暖心,我们也不必妄自尊大。这一切并不能说明中国教育比西式教育更优秀。
课程成绩的优劣说明不了什么,教育,不止是追求课程成绩的优秀的。西式教育,更开放,更自由,每个人的个性都能得到释放,每个人的天赋都不会被束缚,每个人的创造力都能得到无限的发挥。因此他们能在各个方面百花齐放,他们能将自己的天才发挥到极致,诺贝尔奖得主就是这么来的,比尔·盖茨和扎克伯格也是这么来的。而我们呢?课堂成绩优秀又怎样,博士有无数个,却从不能得到一个诺贝尔奖。人人无法各得其所,也许有大量的舒马赫在做程序员,大量的钢琴家在做销售,大量的作家在工地搬砖……每个人都是天才,只不过绝大多数人都被磨灭掉了天赋,只告诉他要寒窗苦读。人才无法各得其所,我想我们的教育需要和西式教育互补。
保持一份清醒
★肖尧
最近一段时间,我都心有戚戚然,只因当代艺术家陈丹青先生的一段话。原话是这样说的:“我在美国接触过很多留学生,他们告诉我,所有中国学生进入学校,立刻就成为这个学校最好的学生,美国学生根本不是对手;但等他毕业后进入他所从事的领域,最优秀的立刻会变成美国人或其他国家的人了。差距就在人格培养,缺少了个性、自由、想象力、勇气和好奇心。我非常重视奇怪的人——用通常的规范无法解释的人,美国多是这样的人。”
其实不止陈丹青先生,很多名家都表达过类似的观点。可见事实确然。不过,另一个有趣的事实是,英国的成年人连基本的算术都不过关,去便利店买东西连找多少零钱都不知道。这样的人生又岂能称得上优秀?
所以,我们要有一个基本可以厘清的观点:中国的教育并非一无是处。而陈丹青先生所言人的个性、自由、想象力、勇气和好奇心的缺失,也不能完全归因于学校的教育。家庭教育同样重要。个性的培养很多时候是父母的引导之功。当然,更有社会方面的问题。
在当前社会环境、教育背景下,我们需要一份清醒,去分辨是非,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我们的这份清醒,会引向更好的未来。自信于这份未来的实现,我们的世界才会天朗云清。
给教育一点时间
★青柚
中国式教育近年来屡上热搜榜,争议不断,BBC的纪录片更是引起轩然大波,将这一话题推到了风口浪尖。“严苛”二字似乎成为了中国式教育的代名词,一提到中国式教育,人们都不忘带上“死板”“压力”等词汇。众多所谓教育家口诛笔伐,恨不得将中国的教育批判得体无完肤。而另一方面,面对日本更为严格的学习和自律能力的培养,人们又开始批判中国教育的松散和国家政策的不给力。试问,到底该学习西方教育还是回归传统教育?
中国式教育必然有其弊端,且随着世界的进一步发展,这样的弊端在不断显现,但不得不说,正是这种几千年传承下来的教育方式,让中国人能有更高的自律能力和更强的抗压能力,让我们在越来越多的领域中占有一席之地。近几年,国家也在努力提倡“因材施教”“自主性学习”等教育理念,致力于更多更全面的新型人才,所以,请给教育这位“长者”一点时间,它的改变需要十几亿人的共同努力,而不是一味抹黑、否定!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