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供求关系视角看当前高校德育

2015-10-26沈晓月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5年11期
关键词:党团组织供给辅导员

沈晓月

上海理工大学

虽然经济运行研究的基本问题主要是关于物质产品生产及其运行的规律,但这种研究不能仅停留在供给与需求、生产与实现这些表层环节上,如果这样,社会性的活动就成为纯粹的工程技术问题。[1]因此,经济运行研究更不能忽视数量变化背后行为主体行为的表现。同理,若想实现高校德育的有效和充分供给,为大学生提供高质量的德育,就必须关注高校德育的需求和供给主体,并对其行为进行深入研究。文章将借鉴经济学相关理论,从供求关系的视角探讨我国高校的道德教育。

一、供求关系对于分析高校德育的意义

“经济人”假说是研究人类经济行为的假设,也是研究人类经济行为的一种重要范式。其核心是假定每个独立的个体或者单位集体,都可以被看成是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主体,普遍意义的“经济人”假说如今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德育市场中的供求双方也不例外。在我国高校,德育的供给主体主要有授课教师、辅导员和党团组织等三大部分,需求主体则指的是接受德育的学生群体。大学生德育供求双方,在不断的博弈中努力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

基于“经济人”假设,对于学生而言,德育的积极意义在于提升个人形象,成为受人尊重和社会认可的人。同时,也是满足个人更高层次精神需求的手段。对于供给主体而言,除了职责要求外,还存在个人职业发展等有利因素。

高校德育市场虽然不像经济市场上,通过价格与销量的博弈达到均衡,但是其中也不乏相似性。高校德育的需求方即大学生,在自我需求和国家政策的影响下,将大学期间的道德教育主要委托给高校。德育供给方,即授课教师、辅导员和党团组织,根据国家政策与大学生需求提供道德教育。德育的成果通过大学生的形象表现出来,从而影响高校形象、教师和辅导员的评价与晋升以及大学生的社会意识形态,从而制约与调整德育的供给,进而实现德育市场的相对平衡。只有明了德育市场中供求双方的利益博弈,才能找到德育供给过剩与短缺并存的现象的根本原因。

二、高校德育供给方式与现状

供给在经济学中是指在一定价格条件下生产者愿意并能够卖出的产品。它形成的基本条件有两个:一是生产者有出售的愿望;二是生产者有供给能力。[2]高校在授课教师、辅导员和党团组织的协同作用下,根据国家和社会的德育需求,组织多方人、财、物的力量,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有效供给。虽然各个德育供给主体的主要目标都是一样的,即培养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高素质、高品德的社会主义人才,但具体到实施方式还是大有不同。

(一)授课教师——课堂授课

在高校的德育工作中,授课教师占据最重要的位置,其中尤以思政教师的作用最为明确和直接。思政教师通过课堂,对学生进行广泛的道德教育。但目前大部分教师采取照本宣科的方式,学生对其课程产生明显的应付甚至抵触心理。其原因主要是授课内容的空洞、重复以及授课方式的机械化。

课堂上的德育出现了类似买方市场的现象,即德育供给方的产品和服务不能推销出去,产生了供大于求的矛盾。这一矛盾是由供求总额之间的矛盾和供求构成之间的矛盾派生出来的。在不同时间、地域或者空间上,学生的德育需求是不同的或者变化的,思政教师却没有充分关注到学生的时代需要、年龄结构特点与特殊需求等。

(二)辅导员——课后谈心

高校辅导员职责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即思政政治教育、班级管理、咨询服务。辅导员的德育方式主要是课后的谈心与沟通。在当下的我国高校辅导员中,对于德育有积极贡献的主要是思政教育和咨询服务,其中咨询服务的效果在现实生活中显得最为明显。课后谈心这种教育方式比较个性化,可以更加针对性的解决学生的思想道德等问题,提供合理的解决方案和意见。其缺点是效率较低,且易忽视部分学生。同时,我国高校辅导员大多存在身兼数职现象,因此难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德育需求,这种供不应求的现象也说明了我国高校对于德育的投入不足。

辅导员方面的德育供给情况,与经济学里的卖方市场十分相似,卖方掌握着积极主动性,占据着最主要的优势或者起到主导作用,表现为供不应求。在卖方市场下,辅导员的德育作为就显得格外有分量。

(三)党团组织——党团及学生社区建设

党团组织所进行的德育工作主要是通过学生党团活动、规章制度、文件讲座、党团知识竞赛、社会实践以及各类学生社区建设进行的,无可置疑,这类活动对学生有很多积极的帮助,比如获得荣誉证书、完善个人简历、扩充人脉、扩大视野等。

党团组织作为高校德育的最高施教者,控制着德育意识形态的最终话语权。但一方面由于一些活动带有形式主义与官僚主义作风,压抑了很多学生的参与度与积极性;另一方面由于其权威性和不可质疑性,导致其容易忽视学生真实的德育需求,组织的活动更是经常出现千篇一律、“流水线”化的操作模式,缺乏创新及与时代的接轨。

三、高校德育供求主体的整合

高校德育供求当中出现的矛盾不仅仅在某个环节出现了问题,更重要的在于组织结构上无法形成一个良性的互动与循环。实现高校德育供求主体的整合与资源的合理配置,找到最有利于各方的“最小二乘法”和“帕累托最优解”,对于改进当前高校德育现状具有积极的意义。

(一)建立高校德育的调节机制

1.党团组织是高校德育的顶层设计者

党团组织是高校德育的顶层设计者,高屋建瓴,统领全局。首先要依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结合当代大学生实际的心理需求,制定合理有效的德育目标,并给予各方面的支持与关注。其次是统筹各方供给主体,做好彼此紧密有效的多方联动工作。最后在学生团体中要抓好基层组织的建设,切实发挥学生干部、党员教师的先锋模范作用。

2.思政教师是高校德育的执行者

思政教师在道德教育上,承担着执行者的角色。政策制定者不仅要强化思政教师的专业水平能力,制定有利于思政教师的各类激励机制和保障机制,同时还要给予思政教师充分的自主空间。为了能够更好地传达党团组织的精神,提高授课质量和效果,思政教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选择自己的教学方式,特别是引入互动性的教学模式,例如带领学生进行实践活动、拜访道德模范、播放先进人物纪录片等。此外还可以充分挖掘网络时代的新特点,利用微博、微信等网络平台与学生进行更亲密的互动,引用鲜明生动的社会新闻来激发学生对德育的探讨。

3.辅导员是高校德育的调节者

辅导员是高等学校学生日常管理、思想政治教育以及人才培养工作中的一支特殊而重要的队伍。从上世纪50年代初我国高校创建辅导员制度以来,其角色定位由最初学生的“政治领路人”转变为当前“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教育部下发的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指出,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加强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特殊重要性和紧迫性。[3]相比于思政教师,辅导员的德育工作方式更加灵活自主。要发挥辅导员的特殊地位优势,切实提高辅导员的专业能力水平,建立健全高素质的辅导员人才队伍。

(二)实现高校德育资源合理配置

1.高校德育供求制度的创新

制度一般指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也指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法令、礼俗等规范或一定的规格。在不同的行业不同的部门不同的岗位都有其具体的做事准则,目的都是使各项工作按计划按要求达到预计目标。在制度方面,经济学家提供了三种参考意见:市场比政府提供更有效;纠正政府对于高校德育供给的低效率;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合作成为高校德育的供给主体。

同时引进多元化的德育供给主体,这是提高效率与实现公平的有效途径。作为准公共产品的高校德育,我们不能抹杀或者否定政府以及高校的作用,而是要在其领导下实现多元供给主体合力的最大化。非营利组织、其他高校、国际组织等团体组织,都可以成为大学生道德教育与建设的供给者。同时,要建立学生对于德育供给主体满意度的评价制度,建立德育信息服务网站,建立德育培养指导体系等。

2.高校德育供求资源的平衡

类似于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党团组织在高校德育工作中要更加注重其方式的多样化。虽然高校德育具有准公共产品的选择,但也需要明白高校德育不仅仅是党团和高校的任务,应该积极引入其他的社会元素的参与,从而提高德育的水平和质量。党团组织、政府应该在规章制度等方面进行调控,促进实现高校德育公平与效率的并举。

(三)提高学生在德育互动中的主观能动性

高校德育工作的受教者是即将进入社会的大学生,后者对未来的向往与憧憬远比洗脑式的灌输意识形态思想更有兴趣。特别是,当前“90后”群体已经成为大学生的主要组成部分,与“80后”、“70后”在各个方面都有很大的区别,社会环境的改变赋予了年轻的一代思想上更加多元化与个性化的特征,这些都必须引起德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德育工作者要紧密把握住新形势下的新特点、新规律,推进德育内容和方式的创新。提高学生在德育互动中的主观能动性,潜移默化,言传身教,以此内化为学生自身的素养。

[1]姜洪.利益主体、宏观调控与制度创新[M].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24).

[2]杨克瑞,谢作师.教育经济学新论[M].人民出版社,2007(122).

[3]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教社政,[2005]2号.

猜你喜欢

党团组织供给辅导员
“革命三谭”:推动广东党团组织发展壮大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浅谈高校和谐校园建设
新形势下高校宿舍党团组织思政教育工作模式初探
好辅导员这样炼成
新形势下党团组织进学生公寓的思考
一图带你读懂供给侧改革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长征途中的供给保障
也谈供给与需求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