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互文性对翻译的影响
2015-10-26康凯周口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
康凯周口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
浅析互文性对翻译的影响
康凯
周口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
摘要:互文性作为语篇的七个特征之一,指一个文本与其他文本之间的相互影响与联系。互文性知识对文本理解与翻译产生很大影响。本文主要就其对翻译过程中理解的影响,尤其是互文指涉的翻译策略作一些探析。
关键词:互文性理解翻译策略
一、互文性理论的提出及其实质
互文性又称文本间性,来源于拉丁语intertexto,为“相互交织”“重叠”之意。互文性这一概念首先由法国符号学家、女权主义批评家朱丽娅于1969年在其《符号学》一书中率先提出。其基本内涵是,每一文本都是对其他文本的转化,相互参照,彼此牵连,以此构成文本过去、现在、将来的巨大开放体系和文学符号学的演变过程。
互文性这一概念,在符号学、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等一些西方主要文化理论中有不同的内涵,大致说来,其基本内涵有广义、狭义及共时性、历时性之分。所谓广义是指任何文本与赋予该文本意义的知识、代码和表意实践之总和的关系。所谓狭义,是用互文性来指称一个具体文本与其他具体文本之间的关系。历时观把互文性看做是不同文本之间的参照关系(Barthes, 1970; Lemke, 1985)。共时性把互文性看做是同一文本内有关因素之间的关系(Hatim and Mason, 1990: 122-3; Lemke, 1985)。
二、互文参照的翻译
互文性知识之于理解。任何读者在阅读时都会受自己时代、社会、文化或家庭背景的影响,并将其带入阅读中形成自己独特的阅读模式。因此互文性理论注重的是阐释者的阅读活动和文本意义产生的过程、文本形式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以及文本内容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所有这一切都依赖于人的活动,人的主体性的发挥。如:
Ever since the legendary murder of his brother A-bel, Cain has had the company of a considerable number of mankind on his side...(Bother’s Keepers,邵志鸿, 2004:74)
其中的Abel,Cain只是两个一般的人名,还是另有隐含?熟悉《圣经》的人知道Cain杀死弟弟Abel的故事,当被上帝问起时,Cain回答道:“I do not know, am I my brother’s keeper?”这与该段引文标题也相呼应,只有具备这方面的知识才能理解得透彻,否则很难挖掘其间的深意。
解读者具有的互文性知识与当前文本的关联度越高时,往往进行推导的努力就会相对越小,理解就会更容易。
三、互文参照的翻译策略
大多数互文参照是只属于某种特定的文化,译者如何处理这些特定文化中的表达形式因人而异,然而,能不能识别这些互文参照后的文化底蕴却是译者双文化能力的反映,这和他的语言能力同样重要。Baker曾就翻译中深层含义的处理提出对应策略:直译、文化替代、文中注释或脚注、省略。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加上保留原文部分形式的音译。
(一)直译
即不做额外的添加,保留原有的形式。互文参照的内涵反映一个民族的文化心理和传统。直译可以保留文学作品的内容和风格,同时尽可能保留原作中的修辞和句式,让读者品位原文的原汁原味,这一策略适用于互文参照的翻译。即使目的语读者在短期内不能加以理解和欣赏,但随着文化的交流,这些会逐渐被目的语读者所接受。如:
母亲又说:“只是我希望你若看中了什么人,能领来让大姐见一面,帮你参谋参谋。大姐毕竟比你多吃了几斤咸盐,什么样的男人,打眼一看,就能看出人品好坏来。”(梁晓生《黑纽扣》)
刘士聪和柯力女士是这样译的:
Mother spoke again:“I only hope that if you’ve got your eye on someone, you’ll bring here and let me have a look at him so I can tell you what I think.After all, I’ve eaten more salt than you over the years.I’ll be able to tell at a glance whether he’s man of character.”
“比你多吃了几年咸盐”是我国北方的一句口头语,意思是“比你大几岁”“比你经历的事情多”。将其译为“I have eaten more salt than you over the years”,准确地传达了“阅历多”的含义。此外,这种译法保留了原文化专有项的口语化特点,符合文中母亲的身份,也符合上下文中“you’ve got your eye on someone”所造成的轻松随意的语境,而且该译文还再现了汉语表达方式的特色,体现了文学语言生动形象的美感。再如以下的这些直译表达,已经为中文所接受: Pandora’s box(潘多拉宝盒),the last supper(最后的晚餐), Judas kiss(犹大之吻)等。文化在交流和互动的过程中会互相影响对方。为了达到最佳的动态对等,翻译者必须掌握基本的文化知识,并努力克服文化差异的障碍。其中文化意识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二)文化替代
将原语中具有文化特色的表达方式替换为译语中意思不尽相同但能对读者产生相似效果的表达方
式,使用这一策略最大的优势在于它能传递给读者较为熟悉、容易接受的概念。例如:
更有趣的是,是当我们在槐树中间穿过时,好像另走进了一个草木青青的仙境,真正的桃花源。(谢冰莹《黄昏》)
张培基先生的译文:
What’s more, in passing through the locust trees, we often felt as if we had entered a fairyland with lush greenery-a real Shangri-la.
“桃花源”源于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意即“世外桃源”,指“与世隔绝的美好地方”。张培基教授把“真正的桃花源”译为“a real Shangri-la”。英语Shangri-la一词源于英国作家James Hilton(1993)中喜马拉雅山谷谷名。常用来表示hidden paradise的意思,正与中国文化专有项“桃花源”的含义吻合。因此用文化替代来处理既贴切又容易在英语读者中引起共鸣。此外,“Shangri-la”这种译法在英语读者中能引起由文学作品中的意象所带来的美感,就像“桃花源”给中文读者带来的美感一样。
(三)文中加注释或注脚
这一策略对于在译入语中缺乏对应的表达方式的翻译来说非常适用,有些互文参照因其有固有的内涵而具有象征意义,从而使得目的语读者很难理解。译者要完全体现原文的含义,只能借助于解释或文后注释。请看下面的例子:
You told me the other day that you weren’t going to write anything about himself.It would be rather like a dog in the manger to keep yourself a whole lot of material that you have no intention of using.
前些日子,你告诉我你自己不打算写有关他的任何东西,可你又占着大批材料自己不用,这岂不是狗占马槽太自私了吗?(华先发, 2011:20)
“a dog in the manger”最早出自《伊索寓言》,大概说的是马和牛正在吃草,突然狗闯了进来将它们都赶走。牛和马很不解。狗说,我不吃草,但我不吃的东西也不能让你们白吃。它就占了马槽。译者若只把意思给翻译出来,翻译成“占着茅坑不拉屎”之类的虽然能表达出这个短语的意思,但读者不能领略这个英语短语的语言特色与魅力。采用直译加注的方法,将其翻译成“狗占马槽”并在后面加上解释性的部分“太自私”,译文就恰到好处地再现源语的语言特色。
(四)音译加注释
音译加注释很好地保留了原作的互文参照文化信息。译入语读者对译出语有某种程度上的了解时,音译是可行的。比如中国的饺子、日本的柔道在英文中都有固有的对应词,英语读者也对它们有具体的了解,在这种情况下直接音译就不会出现任何问题了。
但有时音译之后是需要加注的,如:
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
Three cobblers with their wits combined equal Zhuge Liang the ancient master mind.
“Zhuge Liang”(诸葛亮)何许人?中国人家喻户晓,但多数外国人并不了解他,所以加了一个同位语“the ancient master mind”进行解释。
...this hopeful young person soared into so pleasing a Cupid as to constitute the chief delight of the maternal part of spectators.
这个很有希望的年轻人就扮成极其讨人喜欢的插着翅膀的爱神丘彼德……(狄更斯《艰难时世》,全增嘏译)
Cupid现多译为“丘比特”,在神话中是一个手挽金弓金箭、长着双翅的美貌男青年,为爱神。如果译文中只音译他的名字而不加注释,那么译文就会显得枯燥。这里叙述当时表演的情景,因此更需要使丘彼德形象化、具体化。译者加了“插着双翅的爱神”这几个解释性文字。
(五)省略
省略的使用需要慎重,如果使用不当,则会造成文化内涵的流失。但有时出于便于理解的需要,省略文本中某些表达的翻译也无伤大雅,如:
他们再次见面时,一个已是“使君有妇”,一个已是“罗敷有夫”了。
When they met again, each had already been married to another.
“使君有妇,罗敷有夫”涉及历史故事,汉语中使用这个典故显得较“雅”,但英文中实在没有这样类似的表达方法,所以为了表达其大意,并且避免冗长的注释,译者不得不采用省略,使其失掉某些“色彩”,这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不难看出,种种翻译方法目的都是服务于读者,在不影响其理解时,译者采取直译既保留源语表达,助于推广本民族文化,同时也有助于丰富目的语表达。如果保留源语的特有形象和表达对于读者理解有困难时,就采取变通的策略,把原作者的意思用目的语相近的表述来传达,这样可能会在某种程度上损失原作的意味,但进行意译能让读者尽可能地体味到原作的涵义,也是翻译的一种很重要的方法。
四、结语
互文性理论从崭新的角度加深了译者对原文的理解和认识,同时为译者的“再创作”提供了新的纬度。互文性理论不仅拓宽了翻译研究的宏观视野,且对具体的翻译过程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但应用互文性探讨这种关系不能走入另一个极端,我们要提防译者以互文性语境为由过分强调译者的主体性进而随心所欲地过度“创造”,要避免互文性的消极性,即过分强调阐释的相对主义,毕竟翻译是一门受约束的艺术,译者的发挥是有限度的。而应在理解和翻译过程中,积极调动自身的互文性知识去理解和传达作者的意思。
参考文献
[1]秦文华.互文性视角下的译学研究[J].中国外语,2007(2).
[2]殷企平.谈互文性[J].外国文学评论,1994(2).
[3]邵志洪.翻译理论实践与评析[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
[4]杨衍松.互文性与翻译[J].中国翻译,1994(4).
[5]宋天锡.翻译新概念:英汉互译实用教程[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3.
[6]舒奇志.文化意象的互文性与文化意象翻译[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