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中“焉”的用法考察
2015-10-26贾娉娉南京大学文学院
贾娉娉南京大学文学院
《论语》中“焉”的用法考察
贾娉娉
南京大学文学院
摘要:“焉”字在古汉语中具有非常重要的语义功能和语法功能。本文以《论语》为语料,穷尽式分析其中62条“焉”字用例,总结出“焉”字作为实词和虚词的不同用法。虚词“焉”大都是语气词,表示停顿,并使句子的意义具有内在指向性,这与其虚化的前身——代词的意义不无关系。
关键词:《论语》焉语义功能语法功能
“焉”在先秦典籍中的用法相当普遍,承担着非常重要的语用功能和语法功能。马建忠《马氏文通》对“焉”字作为实词、代词、虚词、助词分别进行了专节讨论,现代也有许多学者对先秦的“焉”字进行了深入探讨,各家看法各有异同。《论语》作为一部语录体的文本,与当时的口语较为接近,且“焉”字的各种用例较丰富,故笔者选择以之作为本文的语料,欲吸收前人研究成果,以杨伯峻《论语译注》为底本,穷尽式分析《论语》中“焉”字的基本用法,并对其语法功能进行总结和概括。据笔者统计,《论语》中“焉”字用例62例,其中作为代词23例(疑问代词18例,一般代词5例),兼词5例,语气词33例,词尾1例。下文将分别进行分析。
一、代词
“焉”字作为代词可分为两类:一是普通代词,二是疑问代词。
(一)普通代词
普通代词“焉”多做宾语,用于动词之后,“V+焉”,作用相当于“之”或“此”,如:
蘧伯玉使人于孔子,孔子与之坐而问焉。(《宪问篇》)(指代蘧伯玉使者)
子曰:“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卫灵公篇》)(指代众人讨厌或喜爱的那个人)
齐景公有马千驷,死之日,民无德而称焉。(《季氏篇》)(指代齐景公)
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子张篇》)(指代仲尼)
(二)疑问代词
“焉”作为疑问代词用例最早见于《诗经·卫风·伯兮》“焉得谖草?言树之背。”①在《论语》《左传》中使用最为频繁,用来标识反问句。但到《墨子》《庄子》《荀子》中用例便逐渐减少,汉之后,“焉”作为疑问代词的用法逐渐消失,被“何”与“安”取代。
疑问代词“焉”可引导一般疑问句和反问句。同时“焉”其实还兼具疑问副词的功能,不仅能问“做什么”和“为什么”,还能问“怎么做”。“焉”在疑问句中,多少还具有其他词性的功能,如可做兼词,相当于“于+此”或“于+是”,问句中同样可以问“去哪里”或“在哪里”。
引导一般疑问句时“焉”在动词之前,“焉+V”,如:
曰:“焉知贤才而举之?”(《子路》)(怎么做,问方法)
卫公孙朝问于子贡曰:“仲尼焉学?”(《子张篇》)(从哪里学,问地点)
引导反问句时,表达两种含义,一是言过其实,相当于“怎么(会)”“怎么(能)”;二是事实或想法非常好,没必要像所说的那样做或说,相当于“何必”。二者句式均为“(主)+焉+V”,如:
怎么、怎么会、怎么能:
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为证篇》)
管氏有三归,官事不摄,焉得俭?(《八佾篇》)
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子罕篇》)
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先进篇》)
未知生,焉知死?(《先进篇》)
吾岂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阳货篇》)
子张曰:“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子张篇》)
君子之道,焉可诬也?(《子张篇》)
欲仁而得仁,又焉贪?(《尧曰篇》)
何必:
“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颜渊篇》)
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子路篇》)
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阳货篇》)
“焉”引导反问句的用法其实是实词虚化的结果,在反问句中只起标志的作用,但由实词向虚词的转变当中总会有一个中间过程,如:
柳下惠……曰:“直道而事人,焉往而不三黜?”(《微子》)
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子张篇》)
“柳下惠……”一句意为:“按照正道侍奉君主,到哪里不会被多次罢官呢?”这里“焉”既引出反问句,又作为不定代词,指代任何地方,而不仅仅是一个标志。“夫子焉不学……”一句意为:“孔夫子到哪里不学习?又何必要向固定的老师学习呢?”此处“焉”指“任何人”“任何地方”,同样既有语用意义,又具语法功能。
二、兼词
“焉”字还是古汉语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兼词,兼具介词和代词功能,相当于“于此”或“于是”。用于动词或动宾结构之后,“V+焉”或“V+O+焉”,如:
子路曰:“有民人焉,有社稷焉,何必读书,然后为学?”(《先进篇》)(在那里)
子曰:“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宪
问篇》)(忠于他)
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先问篇》)(对于这些)
见其二子焉。(《微子篇》)(于子路)
三、语气词
“焉”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语气词,表停顿,用于句中或句尾。但作为代词虚化而来的语气词,其使用环境多具有内在指向性,指向句子结构本身或句子内容本身。如:
句尾:
子曰:“……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子罕篇》)(竭焉,搞清楚鄙夫的问题)
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先进篇》)(学焉,学习“宗庙之事”,“为小相”)
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先进篇》)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颜渊篇》)
“既庶矣,又何加焉?”“既富矣,又何加焉?”(《子路篇》)(继续做什么呢)
“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子路篇》)
及其使人也,求备焉。”(《子路篇》)
子贡曰:“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阳货篇》)
孔子曰:“殷有三仁焉。”(《微子篇》)
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微子篇》)
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子张篇》)
君子之道,孰先传焉?孰后倦焉?(《子张篇》)
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子张篇》)
谨权量,审法度,修废官,四方之政行焉。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天下之民归心焉……宽则得众,信则民任焉。(《尧曰篇》)
分句末或句中:
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阳货篇》)
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阳货篇》)
子夏曰;“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不为也。”(《子张篇》)
“焉”用于两个分句之间,前一个分句末,表对比:
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公冶长篇》)(一定有像我一样忠信的人,却不一定有像我一样好学的)
子曰:“回也其庶乎,屡空。赐不受命,而货殖焉,亿则屡中。”(《先进篇》)(赐不受命,跑去做买卖,却往往能猜对行情)
语气词“焉”用于分句末还有一种特殊用法:连接两个单句。第一个单句是第二个单句的条件或前提,组成假设关系或条件关系复句,结构为“单句+焉,单句”,如: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学而篇》)(如果君子“食无求饱……就有道而正”的话,就可说是好学)
宰我问曰:“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焉,其从之也?”(《雍叶篇》)(如果告诉仁者井里掉进去一个仁者的话,他会跟着跳进去么?)
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子罕篇》)(一个人如果四五十岁还“无闻”的话,那他也“不足畏”了)
“浸润之谮,肤受之愬,不行焉,可谓明也已矣。(《颜渊篇》)(“浸润之谮,肤受之愬”在你那里都行不通的话,那你可以算是聪明的了)
浸润之谮,肤受之愬,不行焉,可谓远也已矣。(《颜渊篇》)(“浸润之谮,肤受之愬”在你那里都行不通的话,那你可以算是有远见的了)
克、伐、怨、欲不行焉,可以为仁矣?(《宪问篇》)(如果“克、伐、怨、欲”没有大行其道的话,就算是“仁”了)
“幼而不孙弟,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宪问篇》)(小时候不孝不悌,长大又无所作为(前提),这样的人老了还没死,真是个贼呀)
“年四十而见恶焉,其终也已。”(《阳货篇》)(年过四十的人还被人讨厌的话,此人也就没前途了)
四、词尾
“焉”在古汉语中可作为构词语素,作为词尾后缀放在形容词或副词之后,起到加强修饰效果的作用。如:
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子罕篇》)
综上所述,《论语》中“焉”字可分为两部分:实词和虚词。实词的主要用法是一般代词。疑问代词虽然还有实际意义,但在引导反问句时大多数情况下仅仅是标志性的存在,依然虚化。虚词“焉”大都是语气词,表停顿,并使句子的意义具有内在指向性,这与其虚化的前身——代词之意义不无关系。“焉”作为语气词的另一个重要意义是表达条件与假设关系。作为词尾的“焉”同样是虚化用法,旨在加强实词(形容词或副词)的语气。而“焉”字作为兼词的两种意义可以说是实词义和虚词义的叠加。
另外,“焉”字还有几种用法《论语》中未出现用例,但对考察单字用法很重要,故罗列出来,分别是:(1)助词,用于前置宾语之后,如《左传·隐公六年》:“我周之东迁,晉鄭焉依。”②18(2)介词,如《左传·哀公十七年》:“裔焉大国,灭之将亡。”②756(3)连词,表承接,如《礼记·祭法》:“坛墠有祷,焉祭之,无祷乃止。”③
注释
①程俊英.诗经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66.
②李梦生,注释.左传今注[M].南京:凤凰出版社,2008:18.
③王文锦,译解.礼记译解[M].北京:中华书局,2001:671.
参考文献
[1]高小方.古代汉语[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
[2]罗竹风.汉语大词典[Z].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1991.
[3]李美妍.疑问代词“恶”“安”“焉”的语法化[J].湖北社会科学,2012(4):116.
[4]马建忠.马氏文通[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
[5]孙书杰.《论语》中连词“而”的用法考察[J].殷都学刊, 2011(4):102.
[6]王力.汉语史稿[M].北京:中华书局,1980,2011.
[7]王力.古汉语字典[Z].北京:中华书局,2000.
[8]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9.
[9]郑奠,麦梅桥.古汉语语法学资料汇编[M].北京:中华书局,1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