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隐喻的跨文化性与语篇理解
2015-10-26薛向颖乔晓虹
薛向颖 乔晓虹
上海理工大学
一、隐喻的概念
对隐喻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亚里士多德的《论修辞》,隐喻一直是修辞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但认知语言学中的隐喻不仅仅是语言中的隐喻修辞,而且指人们用一种事物认识理解思考来表达另一事物的认知思维方式,应该把它纳入语言学研究范畴。隐喻概念的形成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涉及各民族语言、文化、生理、心理以及生存环境等方方面面的问题。比如,“高”本来是表达与“低”相对的或凸现于一个平面的空间概念,它具有鲜明的上下对比特征。当人们把这一空间范畴的特征隐喻到速度范畴时,便有了“高速度”的隐喻概念。以此类推便产生了“高科技”“高水平”“高手”“高档次”等新的概念。
二、隐喻认知与文化的关系
隐喻概念的认知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有着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关系。各民族具有不同的概念、意义体系和不同的价值体系,因而隐喻常常表现出跨文化的差异性。有时同一事物形象在说不同语言的人中产生的联想是大相径庭的。英语和汉语使用范围都很广,在一定程度上,它们两者之间的差异代表了东西语言之间的差异。外语学习因此需要充实非语言结构的世界文化知识,让学习者在跨文化背景中去学习和理解语言材料。这对外语教育是有重要意义的一个结论,它说明语言教学要有意识地将学习者导入目的语的隐喻化系统,否则,学生就会用母语的文化概念套到外语中去,后果是学生很难理解外语中的文化含义,在语言输出中产生大量的“中国式英语”。
三、跨文化隐喻与语篇理解
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发展,有学者开始从认知的角度,对篇章的内在结构进行系统的研究,他们认为隐喻不仅是表层的修辞现象和认知现象,而且是语篇组织和建构的重要手段。隐喻的跨文化性对篇章的衔接以及理解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如在新世纪大学英语综合教程第二册 “I forgive you”中的:“the phrase ‘forgive us our sins,though we refuse to forgive those who sin against us’ doesn’t exist in the Bible.”因为西方国家深受古希腊、罗马文化和基督教的影响,西方各民族形成了“灵魂拯救观念”和“原罪”意识。如果不从圣经中的“original sin”这个概念来隐喻宽恕的崇高的话,我们就无法深刻体会作者要表达的主旨。
尽管每一种语言都有其特殊的语言系统,但世间万物的各种形象在不同文化中所体现出的隐喻概念也会有很多相似之处。我们可以从中英诗歌中找到类似的例子,如“落月摇情满江树”“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浩然月归去”这些诗句中,我们可以看到嫦娥奔月的神话隐喻。“月”的隐喻概念是“孤独”“想念”。因为它远离人间,在冰冷的月宫十分孤独冷清。我们再来看英诗中的“moon”:
Moonlight walks,when all the fowls are warmly housed,save bats and owls
To behold the wandering moon
Riding near her brightest-noon
tender is night
And happily the Queen-moon is no her throne
Cluster’s around by her starry Fays
The sun was gone now,the curled moon was like a little feather
Fluttering far down the gulf
这几句中,“moon”与“Artemis”月亮女神形成了概念隐喻的关系,除了有月亮女神头衔,她还执掌着月亮与狩猎神职、纯贞,以及保护母亲分娩成功等多种神职。 因此,诗中“moon”或“moonlight”都与“bright”“happily”“joy”这些表达纯洁母性光明幸福的词联系在一起。
四、教学启示
隐喻是当代认知语言学研究中的重要概念,具有普遍性、认知性和系统性。它揭示了人类思维的隐喻性,而思维又与语言、文化密不可分。英汉两个民族在认识自身的基础上,通过隐喻机制,经过英汉这两种不同语言的过滤,去认识世界时,便对世界做出了不同理解,可以清楚地知道,学习一门外语,实际上是了解一种思维,理解一种文化,从而才能在深层次上构建两种文化沟通的桥梁,学习另一民族的认知经验,吸收其文化精髓。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和分析,深层地领会中西不同概念隐喻下形成的不同语篇特征,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篇章内涵,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
[1]Lakoff.G.&Johnson.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2]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3]谢之君.隐喻认知功能探索[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
[4]束定芳.论隐喻的理解过程及其特点[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0(4):253-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