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自己”研究综述
2015-10-26张萌颖
张萌颖
武汉大学文学院
关于汉语中“自己”一词的研究,近二十年来,一直是国内外语言学家们争论的热点话题,关于“自己”一词的研究著作颇丰,各种观点不一。有人认为汉语中的“自己”一词是纯粹的反身代词,和英语中的反身代词没有区别,有人认为“自己”是由反身代词和泛指代词构成的复合词。
一、汉语“自己”一词的研究现状
(一)约束理论与汉语“自己”一词
20世纪80年代管约理论(GB Theory),是指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管辖与约束理论 (The Theory of Government and Binding),是乔姆斯基语言学理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乔姆斯基将每种语言中名词按照名词的指涉功能分为指代词、照应语、指称语。基于这一分类,得到约束原则理论(binding principle),即三个必须,在管辖语域内照应语必须不自由;在管辖语域内代名词必须不受约束;指称语必须自由。简单地讲,约束原则主要用于处理名词短语在句子中的分布,通过考察名词和先行语之间的地位高低和所处的区域内外等结构关系,来最终确定二者是否可以共指。
王熹龄等学者提出了一种方案来解决 “自己”的所指问题。他们认为“自己”既不是照应词,也不是指代词或指称语,情况特殊,是新一类的名词,他们将其定义为 “照应指代词”,即其同时具有照应性和指代性。由于其特殊性,需要重新订立一条约束原则来阐明“自己”的释义。根据这一原则,“自己”要在根句主语所支配的整个语域中受到约束。
学术界认为这种分析方法也具有合理性。原因在于“自己”从历史来源上看,就是由一个照应词“自”和一个指代词“己”组合而来。其既有“自”语法功能,又有“己”的语法功能,为特殊的一类。
(二)优选理论与汉语“自己”一词
学者胡建华、潘海华在《显著性的计算与汉语反身代词“自己”的指称》一文中,认为反身代词自己在一个语言区域内如果不被一个介入性的阻隔语阻断的话,将指称该区域内最具有显著性的名词短语。有学者试图在前人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成果上,分析“自己”的约束和分布特性,提出了综合考虑句法与非句法因素确定“自己”所指的优选论分析法,进一步解决汉语反身代词“自己”所指问题。
在优选论中,通过对普遍性制约因素的不同等级排列体现语言之间的类型的变化。根据有关输入,生成候选项,然后从候选项中按相关限制等级评选。值得注意的是,在优选论的框架中,满足等级较高的(排列位置较前的)制约因素的要求是排在首位的,也就是说,等级较低的(排列位置较后的)制约因素是可以违反的,在评估所有候选项的过程中,最后的优选项是最低限度违反(或最大限度满足)制约因素等级体系的候选项便是最优或最和谐的候选项 。
二、关于汉语“自己”一词的性质研究
有学者认为,与英语单一形式的反身代词如ourselves,herself,himself等不同,汉语反身代词包括:简单反身代词,即光杆“自己”(简称“自己”);另一种是复合反身代词,如 “他自己”“我自己”“张三自己”等。汉语中的复合形式反身代词是属于照应词,其先行语的确定遵循约束理论第一原则,即照应词在管辖语域内(中心语、主语和补述语)必须受约束,可以体现一切语法功能的最小的完整功能体。
程工在《汉语“自己”一词的性质》一文中对“自己”的性质研究客观、全面。在论文中,程工指出:汉语中的“自己”一词是一个复合词。他认为纯粹的反身代词具有三个明显的区别性特征:最简性(maximal underspecification)、互补性(complementary distribution)、照应和强调用法的重叠,经过反复的对比验证,汉语中的“自己”部完全适用于这三个区别性的特征。
第一,最简性标准测试。论文中指出,“自己”不是一个指标最简的词语。其不具备性、数、人称的特性。“自己”并不是一个语素构成的词语,而是由两个语素,即古汉语中“自”和“己”复合组成。由此可见,“自己”在形态上并不是一个最简的词语,所以其不符合反身代词最简性标准。
第二,互补性标准测试。经过测试,“自己”具有一定的反身代词性质,其与普通代词在局部区域内具有互补性,同时也有一定的重合性。它可以出现在状语位置,也可以出现在主语、宾语和定语的位置。
第三,用法标准测试、汉语中“自己”有三种用法:照应、强调、泛指;其他语言反身代词都具有的用法是回指的照应用法和强调或对比的强调用法;而用于表达某个带普遍性的事实或信念的泛指用法则是包括英语在内的其他语言反身代词所没有的。
三、古代汉语中“自”和“己”的语法功能研究
任何一种语言,其反身代词有两种用法,即照应用法和强调用法。现代汉语所使用的“自己”,英语使用的反身代词都具有这两种用法。照应用法是指,句子里使用反身代词作宾语,与一个已经出现的名词性成分反身代词的先行语同指,表示某动作行为作用于动作发出者自身。强调用法的反身代词做状语,可以去掉而不改变句义,强调表示某一动作行为是亲自发出的。
“自己”最早出现的时间,可以追溯到三国时期,“自”和“己”同时出现,可以写作“自己”,也可以写作“己自”。这两种不同的表现形式,正是其并没有完全被词化的一种表现。古汉语“自”,大多放在动词前,一是做状语,表示一种强调,可以理解为“亲自”;二是做宾语,是一种照应的用法。古汉语“己”,从《史记》之后,一般放在动词之后,用做宾语,也可以用做定语和主语。
(一)古汉语反身代词“自”的语法功能
“自”为强调用法时,作状语;为照应用法时,作宾语。但“自”始终不能作主语或定语。古汉语中的“自”一般为近距离约束,大部分都遵守第一约束原则。古汉语的“自”更接近于英语等其他西方语言中的照应词,属于照应词中的反身词这一类。
学者汤廷池提出一个观点,所有复合词里含有的“自”的先行语的确定,统一为句子的主语或名词组的主语,这样规定就使得远距离约束不存在了。举例说明:“张三以为李四一向很自负”中的“自”出现在 “自负”这个复合词里,它的先行语必须用“李四”,“张三”不可以成为先行语。因此得出句法里和词法里“自己”所表现的不同,详细来说,前者被远程约束,后者则不限。词法中的照应词和句法中的照应词存在的不同,汤廷池认为可以作两种可能的分析,首先是“自己”称代性的加强,其次是在句法上复合词形成的状态是独立的。在实际的运用中,古汉语 “自”的句法性质仍然在现代汉语中有所体现,不同的是,“自己”拥有古汉语“自”和“己”的特点。
(二)古汉语反身代词“己”的语法功能
在古代汉语的语料中,鲜有“己”的强调用法。从句法功能上看,“己”除了可以出现在宾语位置外,还可以出现在主语位置或者出现在定语位置,但不可能出现在状语位置。
而大量的语料显示“己”主要出现在宾语的位置上,其次就是出现在主语的位置上或定语的位置上。出现在宾语位置上时,先行语的确定需要说明,“V己”的施事不是先行语,句子表示的是由另外的施事所发出的动作行为作用于“己”的所指对象。“己”与先行语之间不允许出现局部约束,它们之间是长距离约束关系。
现代汉语中的“自己”之所以在指称性质上具有特殊性,现代汉语中的 “自己”是由古代汉语中的“自”和“己”合并而来。在古代汉语中,“自”是一个照应词,“己”是一个指代词,二者的功能之间就存在着区别。古代汉语中的“自”和“己”不同的语法功能都被现代汉语“自己”融合了,因而现代汉语中的“自己”不仅具备了指代性,还具备了照应性,既可以有局部约束的现象,又可有长距离约束的现象。
四、结语
早期学术界对现代汉语中“自己”的研究有两种看法。一种认为在句法范围内可以解释“自己”的分布和指称问题。另一种观点则否定可以在句法范围内是解释“自己”的分布与指称问题的,需要结合各个方面全面分析才能解决。
两个研究角度都提出了不同的研究方法来分析和解释“自己”的所指问题。具有代表性的有:学者汤廷池,他研究了大量的语料,即研究分析古汉语的“自”和“己”,同时也研究“自己”在现代汉语使用过程中的指称问题,但他的研究重点在于句法和词法的联系,没有全面分析其演变过程,找到其在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中的联系。另一位学者程工,从统计《左传》中“自己”的使用开始,对这一词的分布、句法功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程工的研究认为,在汉语简化的过程中,“自”和“己”慢慢演变为复合词“自己”,其汇合了“自”和“己”功能、分布上的特征。
综上所述,“自己”并不是一个单纯的反身代词,学者在研究过程中,不仅要将它作为一个反身代词研究,也要将其当做一个泛指代词研究,并且还需要从演变历程等多个方面分析。
[1]程工.生成语法对汉语“自己”一词的研究[J].国外语言学,1994(l):42-50.
[2]青松,唐昌平.汉语“自己”所指的优选论分析[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8(8):144-148.
[3]金积令.英语“Self”和汉语“自己”的用法异同[J].现代外语,1992(2).
[4]管锡华.从《史记》看上古几组同义词的发展演变[A]//汉语史研究集刊(第一辑上)[C].成都:巴蜀书社,1998:1-25.
[5]Huang,Y.A.Neo-Gricean Prag-matie Theory of AnaP-hora[J].Journal of Linguis ties 27,1991(2):30-335.
[6]程工.语言共性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