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阳长8油层储层特征研究
2015-10-26蒋钧肖博文赵迁庄腾腾高曦罗恒孙典豪
蒋钧,肖博文,赵迁,庄腾腾,高曦,罗恒,孙典豪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第九采油厂,宁夏银川750006)
彭阳长8油层储层特征研究
蒋钧,肖博文,赵迁,庄腾腾,高曦,罗恒,孙典豪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第九采油厂,宁夏银川750006)
彭阳油田位于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横跨西缘断褶带及天环坳陷两个构造单元。自2012年首次在彭阳长8油藏勘探获得发现以来,2013-2014年加大勘探开发力度,通过探评骨架井的实施,控制落实油藏规模,并已滚动建产2.1万t。随着开发规模的逐渐加大,各项基础研究的开展也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阐述在区域地质背景条件下长8油藏的沉积相,并根据各项资料对长8油藏的储层特征进行研究,分析油藏的主控因素,并结合当年产建实施情况加以验证,为后续产建开发提供基础资料。
彭阳油田;三叠系;长8
彭阳油田位于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横跨西缘断褶带及天环坳陷两个构造单元,行政隶属宁夏自治区彭阳县,面积为2 523.2 km2。截至2012年底,共有采油井117口,开井90口,产油能力352 t/d,综合含水53.8%,采油速度2.13%,采出程度8.23%;开注水井15口,日注286 m3,月注采比0.34,累计注采比0.16,但深层系一直未能取得重大突破。
2012年实施探井演78首次在长8试油获得油田发现。2013年加大深层系研究勘探实施力度,围绕演78井重翻该区所有探评井资料19口,结合区域地质背景,初步筛选彭阳南部为长8油藏勘探有利区,实施骨架7口,井均钻遇砂层23.8 m,油水层9.5 m,3口试油获得工业油流,试采效果好(初期单井产量2.4 t/d,含水41.8%),彭阳长8油藏勘探开发取得突破。
2014年围绕探评骨架实施滚动建产,动用含油面积4.5 km2,完钻38口井(含5口骨架),投产17口,初期井均日产油2.5 t,含水61.3%,建产能2.1万t。
1 长8油层沉积相类型
沉积相是油气储层赖以发育的物质基础,为一个沉积单元中所有原生沉积的总和,是某一特定沉积环境的产物,因而具有该环境特有的沉积特征,它不仅决定储层的岩性特征和原生孔隙的发育,并且影响储层的成岩作用与孔隙演化,基于钻井岩芯岩相及测井相等资料所进行的沉积相及其展布的精细分析,可以宏观地把握砂体的发育及空间展布规律,进而为有利目标评价提供重要的基础性依据。
1.1沉积背景
晚三叠世时鄂尔多斯盆地已进入内克拉通盆地发育时期,盆地已经完全转变为陆相沉积环境,中生界上三叠统延长组是一套以大型内陆凹陷盆地为背景,以河流和湖泊相为主的陆源碎屑岩沉积,底部与中三叠纸坊统呈假整合接触,形成了中生界主要的含油层系。直罗组、安定组沉积时,随着西缘逆冲的加强,在盆地西侧产生巨大的构造负荷,天环坳陷开始出现雏形。
三叠纪末的印支运动使盆地整体抬升,盆地内的上三叠统延长组遭受较长时间的风化剥蚀,在鄂尔多斯地区形成河谷纵横,残丘广布的的古地貌景观,在这种沟谷纵横、山高谷深的古地貌背景上开始了侏罗系富县组和延安组延10填平补齐式的古河沉积。随着填平补齐沉积作用的完成,鄂尔多斯盆地逐渐形成准平原化沉积环境,沼泽发育,植被纵生,为后期成煤奠定基础。到延安组的延9期,沉积时几乎不受这种古地貌的控制,其格局与富县组明显不同,主要是平原河流-河沼相沉积,形成煤系地层[1]。
1.2沉积相
一般认为不同水动力条件下形成的沉积体、沉积构造及沉积序列在测井曲线上具有不同的响应形态。如主河道沉积,由于沉积时水动力较强,细粒的粘土矿物不易沉积而具有较低的自然伽玛值;而河漫沉积,由于沉积时水动力较弱,细粒的粘土矿容易沉积而具有较高的自然伽马值。又如钟形反映能量向上减弱,颗粒变细的特征;箱形反映了沉积充填过程能量一致,物源供应充足,是洪水期能量较强的河道充填过程;漏斗形代表砂体向上能量加强,颗粒变粗,反映了上部牵引流流量及携砂量增大或受波浪改造的特征等。彭阳长8油藏主要以中、粗粒砂岩河流沉积为主,局部有湖泊-河湖三角洲为主的砂泥互层沉积。
1.3砂体展布
彭阳长8油藏位于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边缘,且主要为河流相沉积,因此砂体为北东南西向展布,砂体发育稳定,厚度10 m~30 m不等,河道宽度约1 km。构造变化较大,其中构造高部位为勘探开发有利区。
2 长8油层储层特征
2.1储层岩石学特征
岩屑是母岩岩石的碎块,是保持着母岩结构的矿物集合体。因此,岩屑是提供沉积物来源区的岩石类型的直接标志。但是由于各类岩石的成分、结构、风化稳定等存在着显著差别,所以在风化、搬运过程中,各类岩屑含量变化极大,实际上并不是各类母岩都能形成岩屑。碎屑岩的碎屑成分,除陆源矿物碎屑外,还有各种岩石碎屑。后者是以矿物集合体的形式出现的,其成分反映着母岩的岩石类型。陆源碎屑矿物主要为石英、长石和重矿物。
根据岩矿资料分析,彭阳长8油藏储层的砂岩为岩屑长石砂岩,碎屑含量为89.8%,其中碎屑成分以长石为主,占29.5%,岩屑次之,占29.1%,石英含量较少,占22.5%;岩石颗粒分选中等,粒径0.10 mm~0.35 mm,最大0.5 mm,磨圆度差,以棱-次棱、次棱为主,填隙物以粘土矿物、碳酸盐岩以及硅质为主,总量占整个岩石矿物含量的3.54%,其中粘土矿物含量最多,占1.7%,其次是铁方解石占1.44%,然后是硅质占0.4%(见表1、表2),胶结类型为薄膜、孔隙-薄膜型。
表1 彭阳地区长8油层储层碎屑含量统计表
表2 彭阳长8油层储层岩石填隙物组成统计表
2.2孔隙结构类型
彭阳油田长8储层孔隙类型以粒间孔为主,占总孔隙的74.49%,长石溶孔、岩屑溶孔和晶间孔次之,分别占总孔隙的6.82%、6.50%和6.34%;粒间溶孔、沸石溶孔和碳酸盐溶孔微裂隙较少见,仅占总孔隙的5.85%,面孔率5.13%,平均孔径37.0 μm。
根据毛管压力参数统计分析(见图1~图3、表3),彭阳长8储层砂岩排驱压力(Pd)最低为0.40 MPa,最高为0.50 MPa,平均为0.45 MPa;歪度最低为1.32,最高为1.60,平均为1.14;分选系数最小为2.33,最大为2.56,平均为2.47;砂岩最大进汞量最低为81.0%,最高为84.45%,平均为82.48%;砂岩的中值半径最小为0.073 5 μm,最大为0.081 7 μm,平均为0.078 μm;砂岩退汞效率最低为21.95%,最高为40.09%,平均为31.47%。总体来说,本研究区储层孔渗性较好,喉道偏细,分选中等,整体上显示出物性较好的特点。
2.3物性特征
根据已投产井试采动态数据,表现为不同生产特征,结合测井资料,在前期地质认识的基础上,精细小层对比,将彭阳长8油藏细分为长811、长812两个小层,据487块彭阳地区岩石物性分析样品统计资料,孔隙度主要分布在15%~20%,平均为17.01%,渗透率主要分布在1×10-3μm2~10×10-3μm2,平均为2.69× 10-3μm2。总体来说,彭阳长8油藏储层物性较好,孔隙度大于10%的储层达81.3%;渗透率大于1 mD的储层为47.2%,长811油饱平均30.1%,水饱平均33.9%,长812油饱平均15.6%,水饱平均40.8%;长811含油性好于长812(见图4、图5)。
2.4储层电性特征
彭阳长8油藏探井、评价井、重点骨架井全部采用阵列+密度测井组合,开发井全部实施阵列测井,资料品质较好,能较好的反映储层的性质,满足了储层研究的需要。
彭阳长8油藏储层具有低电阻率、高时差特点,油层的含油饱和度较高,电阻率曲线与试油结果之间有比较好的一致性,高阻出油低阻出水的特征比较明显,使有效厚度下限图版有较高的符合率。根据2014年产建实施效果,矿场统计:长811油藏受构造控制程度低,为岩性油藏,判定该层出油下限,电阻≥9.0 Ω·m,声波时差≥240 μs/m;长812油藏主要受构造控制,该油藏为构造-岩性油藏,判定层出油下限,油水界面-793 m,电阻≥9.0 Ω·m,声波时差≥250 μs/m。
图1 演77,长8,2 392.55 m压汞曲线
图2 演78,长8,2 359.0 m压汞曲线
图3 彭293-73,长8,2 256.0 m压汞曲线
表3 彭阳地区长8储层压汞数据表
3 勘探效果及评价
根据地质认识及储层特征研究结论,2014年在该区落实有利区面积4.5 km2,完钻38口井(含5口骨架),建产能2.1万t。其中长811层:钻遇井:31口,井均钻遇油水层:10.3 m,完试14口,井均试排油8.1 m3,水16.6 m3,投产13口,井均日产油2.8 t,含水65.4%,初期4口,井均日产油2.5 t,含水60.9%;长812层:钻遇井:38口,井均钻遇油水层:9.6 m,完试9口,井均试排油3.0 m3,水21.2 m3,投产4口,井均日产油2.3 t,含水72.4%,初期1口,井均日产油2.6 t,含水65.9%。落
图4 彭阳长8油藏储层孔隙度柱状图
图5 彭阳长8油藏储层渗透率柱状图
图6 孟39-85区长811层Rt-Ac交汇图
图7 孟39-85区长812层Rt-Ac交汇图
实有利区面积4.5 km2,完钻38口井(含5口骨架),建产能2.1万t,并为2015年落实有利区面积4.0 km2,预计可建产能2.1万t。
4 结论及认识
本文结合前人对宁夏彭阳地区区域地质背景及特征的研究结果,通过统层分层,并对区域内老井资料进行重新认识,优选滚动建产有利目标区块,并结合产建实施效果进行评价,取得了以下认识:
(1)该区长811、长812叠合发育,主要为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沉积,砂体厚度大(长811层10.3 m,长812层9.6 m),物性好(孔隙度18.3%,渗透率3.46 mD),含油性好(长811油饱平均30.1%,水饱平均33.9%,长812油饱平均15.6%,水饱平均40.8%。长811含油性好于长812)。
(2)长811油藏构造控制程度低,为岩性油藏,判定该层出油下限,电阻≥9.0 Ω·m,声波时差≥240 μs/m;长812油藏主要受构造控制,该油藏为构造-岩性油藏,判定层出油下限,油水界面-793 m,电阻≥9.0 Ω·m,声波时差≥250 μs/m。
(3)储层沉积规律和构造展布分析认为,演78-演215一带砂体厚度大,发育一系列低缓的隆起构造,相互匹配成藏,预测有利区面积8.5 km2,地质储量415× 104t,演237以北、彭300-77东北为下步勘探开发的有利方向。
(4)建议在演78外围加快实施骨架井10口,进一步落实油藏规模,油藏成因尚不明确,需要进一步开展区域性评价。
[1]彭阳地区石油成藏条件研究及勘探突破[G].内部资料.
[2]长庆油田石油地质志编写组.中国石油地质志(卷12)[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2.
10.3969/j.issn.1673-5285.2015.04.022
TE122.23
A
1673-5285(2015)04-0079-05
2015-03-02
蒋钧,男(1985-),2009年毕业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工程专业,现为采油九厂产能建设项目组地质技术员,从事石油地质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