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高血压病患者的危险因素及干预效果的研究
2015-10-26北京市西城区椿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00052吴东梅
北京市西城区椿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00052)吴东梅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改变,高血压患者发病率逐年增加[1]。在我国人群中,心脑血管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是高血压,高血压一般发病缓慢,患者早期常无症状或仅有头晕、头痛、心悸、耳鸣等,常常得不到足够的重视,但其危害不能小觑[2]。随着病程延长,血压明显的持续升高,逐渐会出现各种症状,会出现剧烈头痛、呕吐、心悸、眩晕等症状,严重时会发生神志不清、抽搐的情况,目前已经严重影响人们生命健康[3]。高血压病受到多种危险因素的影响,如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高血压一般由于患者治疗不当或者药物治疗不能耐受,以及继发性的高血压,精神心理因素、大量吸烟酗酒和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都可引起高血压病[4],本研究将对社区服务居民进行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分析,并针对危险因素进行干预的效果进行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2012年1月~2014年6月期间于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的居民56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321例,女性患者239例,患者年龄32~78岁,其中低于40岁的患者85例,在40~49岁之间的患者137例,在50~59岁之间的患者189例,超过60岁的患者149例;患者的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低于24的患者287例,24~29的患者225例,超过30的患者48例,患者详细资料见附表1,所选居民均同意参加本研究。
1.2 研究方法 对社区居民的高血压情况进行调查,并建立患者的健康档案,包括患者的年龄、性别、BMI、生活习惯以及家族的高血压史情况。针对存在的危险因素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对患者进行相应的健康干预,记录患者的高血压症状改善情况,分别在干预前后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比较患者在管理前后健康行为情况。居民疾病预防知识认识标准:总分为100分,将高于85分为优良,60~84分为一般,60分以下为较差[5]。
附表2 两组患者实施健康干预后居民疾病预防知识掌握情况
附表3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血压变化情况
附表4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健康行为变化情况
附表1 560例居民高血压危险因素分析结果
1.3 统计学方法 文中数据采用SPSS17.0统计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百分比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平均数±平均差,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危险因素分析 通过对本社区居民高血压情况进行调查,其中560例居民中诊断为高血压患者48例,高血压的发生率为8.6%,对患者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见附表1,由结果可知那些高龄、高BMI,吸烟、喝酒、高盐和高脂饮食以及存在高血压家族史的患者,其高血压发生率高于其他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故高龄,高BMI、吸烟、喝酒、高盐和高脂饮食以及高血压家族史为社区居民高血压发病的高危因素。
2.2 患者健康教育情况 在对患者实施教育干预后,患者对于高血压防治知识的掌握情况与教育干预前进行比较见附表2,由结果可知经健康教育后患者的防治知识明显优于干预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患者的干预效果 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在进行健康干预后与干预前的比较情况见附表3,患者干预后血压控制明显优于干预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的健康行为在被干预前与干预后变化情况见附表4,经过健康干预后患者的健康行为,如低盐饮食、适量运动、控制体重、按时服药情况均显著优于干预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戒烟戒酒情况干预前后无明显差异(P>0.05)。
3 讨论
高血压疾病的发病因素与患者的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密切相关。高血压存在家族遗传特性,同时也受到自身因素影响如不良的生活习惯[6],患者的年龄增加,血管功能退化,弹性降低更易发生高血压;肥胖患者也多伴随着脂代谢紊乱,高血脂沉积对血管壁造成血压异常;另外以往研究也表明高盐饮食以及抽烟喝酒均可以造成高血压症状[7]。本研究通过对本社区居民高血压情况进行调查发现:高血压的发生率为8.6%,患者的高年龄、高BMI,吸烟、喝酒、高盐和高脂饮食以及存在高血压家族史使其高血压的发生率高于其他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龄,高BMI、吸烟、喝酒、高盐和高脂饮食以及高血压家族史为社区居民高血压发病的高危因素,这与以往研究一致[8]。
高血压患者多因为对于血压控制的知识掌握不足或对高血压的重视不足而使病情逐渐发展加重,所以对居民实施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干预,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生活方式宣传教育非常必要。主要是提倡戒烟戒酒、健康饮食和适量运动,进行反复宣讲和长期监督。经健康教育后患者的防治知识明显优于干预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高血压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干预,患者干预后血压控制明显优于干预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针对性的健康干预后患者的健康行为,如低盐饮食、适量运动、控制体重、按时服药情况均显著优于干预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戒烟戒酒情况干预前后无明显差异(P>0.05)。总之,高龄、高BMI,吸烟、喝酒、高盐和高脂饮食以及高血压家族史为社区居民高血压发病的高危因素,并且进行针对性健康干预有助于患者控制高血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