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尾理论在高职院校教学改革中的探索与实践
2015-10-26王朔
王朔
(浙江邮电职业技术学院,浙江绍兴312016)
长尾理论在高职院校教学改革中的探索与实践
王朔
(浙江邮电职业技术学院,浙江绍兴312016)
文章通过分析高职院校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将长尾理论应用到改革实施过程中,结合长尾理论重视个体、讲究个性化、具有协同性等本质特征,树立“头尾共舞”的理念,实现头尾共赢的效果,从而达到高职教育教学的改革目标。
长尾理论;高职教学;人才培养;改革
2014年10月,由美国人克里斯·安德森(Chris Anderson)提出的“长尾理论”彻底颠覆了传统的“二八定律”,所谓的二八定律(或称20/80定律)只关注图1中红色部分,认为20%的品种带来了80%的成效,即少数主流的人(或事物)可以造成主要的、重大的影响,所以应该只保留这部分,其余的都应舍弃。而长尾理论则关注蓝色的长尾巴,认为被忽视的80%的人(或事物)聚集在一起也能产生巨大的能力,可以积累成足够大、甚至超过红色的部分。
图1 长尾理论模型
随着社会的发展,企业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对人才的选择标准也呈现出与经营特征相适应的多样化,于是社会不再仅仅只需要精英就足够了,而是体系在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各种人才的迫切需求,如果让80%的大学生能够发挥所长,在合适的行业和企业中找到适合的岗位,那么这些具有多样化个性的“长尾”所作的贡献完全有可能与精英人才匹敌[1],这也与“长尾理论”的基本内涵(即众多小市场汇聚成可与主流市场相匹敌的市场能量)不谋而合。
1 高职院校教育现状分析
伴随着产业和经济结构的转型,我国高等教育对于人才的培养也从精英向大众化阶段跨越,但是随着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和教育信息化的不断深入,传统的、单一的教学模式已越来越难以满足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的需要,这种问题不仅存在于高等学校的类型与层次上,而且在人才培养质量与学生需求发展上也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
1.1“抓两头,促中间”成为主流
长久以来,基于对“二八法则”的认识,“抓两头、促中间”一直是教育工作者认可的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的主流教育理念[2]。因此,在有限教育资源的制约下,教育工作者把大部分的工作精力都放在“两头”,即对品学兼优的优秀生和各类问题学生百般关注和照顾,而人数众多的“中间生”由于默默无闻,安分守己往往被无暇顾及。这与高等学校提倡的“以人为本,尊重每一个学生”的教育理念相违背,同时,如果不重视聚集“尾部”的力量,也会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影响整体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
1.2教学内容和教学时间一直是困扰课堂教学的一对矛盾
随着社会的迅猛发展,知识变化日新月异,要求学生一专多能,多样化发展,于是各门学科之间开始互相渗透,教科书变得愈来愈厚,教学工作者总是希望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把所有的知识传授给学生,结果往往适得其反,此外,课堂的时间完全被教学内容所占有,在一个狭小的课堂教学空间内也常常会顾此失彼,无法实现知识点的课外延伸。这也是教育界多年来一直研究和探索的一个问题。
同时,在当前高职院校制定的教学计划中,主干课程虽然占据了全部课程的一小部分,但教师和学生却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对占大部分的非主干课程却认为不那么重要,从不会过多的投入。
1.3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动力不足
刚刚进入大学,对于没有经历过社会和工作的高职生而言,无法把握未来的发展趋势,对自身的需求也不能准确界定,不知道自己所学专业与社会发展以及人才市场的需求的关系,从而造成他们学习目的不明确,无法对学习的价值和目标进行准确地定位。
1.4社会竞争力薄弱
以往的教学内容体系因为对社会经济需求了解不够,对培养目标的定位不够明确,不能及时更新教材和教学方法,致使教学内容与社会需求存在脱节的情况。同时,实训教学力度不够、实训设施落后导致学生实际动手能力较差,这些都和企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存在很大的差距。加之高职院校的扩招政策,致使学生数量急剧增加,而教师数量和教学硬件设施都跟不上教学实际需求,导致教学质量下降,培养目标偏离企业实际需求。这些因素导致企业对学校人才培养效果存在一定程度的偏见。
2 长尾理论对人才培养的启示
长尾理论的核心思想之一就是实现个性化的定制。这就要求高职院校为每一个学生提供个性化培养的机会,由精英化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既关注优秀人才的涌现,扩大“头部”领域,又要关心普通学生的成长,延伸“尾部”,这是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更是“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
2.1专业定位的选择调整
长尾理论重视个体,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能力。在人才培养结构上,考虑以培养复合型人才为目标,采取大类招生、一体化多专业等方式,帮助学生根据自身特点和不同的发展取向进行跨专业学习。很多学生在高考后选择专业都是非常迷茫的,在学生入校后通过在了解专业的基础上不断进行自身定位,找到适合自己的专业,比如,录取为本校通信技术专业的学生经过一个学期的基础课和公共专业课的学习,在对通信技术行业有一定的了解的基础上,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在通信线路专业或者通信电源专业学习,再经过一学期的学习,可以选择更细化的专业学习,例如:监理、线路、基站、机房等。在此过程中,不但在前期丰富了各类通信技术的知识,同时也使学生深入地学习了感兴趣的专业知识。长尾理论有效地解决了人才培养的共性和个性间的矛盾。
2.2实现课程多样化,以满足学生的需求
从长尾理论出发,要有足够长的“尾巴”,如果要满足客户需要的各种资源,势必需要备有足够多的产品。同样,在教学模式上,为了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多样化的需求,就要求改变传统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在现有的基础上,创造更多的“尾巴”,提供更多的教学资源和教学平台。而对于教师来说,则要摒弃“重必修课、轻选修课”的思想,对主干课程和非主干课程应做到一视同仁,注重各个课程模块的教学投入[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才能,在多样化的教学课程中能实现自我定位,为将来社会中实现自身价值打下扎实的基础。
所谓课程是指各门学科和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所以除了由教师传道授业的第一课堂外,我们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第二课堂要引起足够的重视,作为第二课堂的校园文化活动因为没有课时、学分等刚性要求而被忽视,但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根据长尾理论中“提供所有产品,并帮助我找到它”的思想,在发挥“头部”主流文化的引领作用下,重视校园文化的多样化,开展为多数学生提供更多个性化、适合不同层次学生发展的校园活动,鼓励学生自创新兴社团或特色兴趣小组,主动帮助学生发现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从而挖掘学生更多的个性与特长。
2.3专业课授课内容的整合
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和企业技术支撑为背景,以专业定位和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为出发点,在有限的课堂上,将教学内容合理整合和优化,将实践教学环节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深化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在课堂上,利用有限的教学时间多而广的引进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专业最新的相关知识。
为了避免课程之间的重复交叉内容,造成课时的浪费,将前后关联性较强的专业课程组成一个课程组,由相关几位授课老师反复讨论研究,修改教学大纲,力求减少内容的重复和交叉[4]。比如,在课程安排上,我们将内燃机发电机组、内燃机电力实训、汽油机的拆装、基站的维护、校内实训内燃机部分等课程的授课内容进行整合,压缩了约25个课时,在这些省下来的课时里,安排了加入了内燃机衍生的知识:当前比较热门的汽修、电动机等方面的内容。从而丰富了学生的相关专业知识,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就业竞争力。
2.4以理论为基础,强化实践能力
作为高职院校,我们更加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以项目化教学方式为手段,采取2+1人才培养模式,遵循循序渐进的方式深化实践教学内容,满足专业理论课程的需要,通过社会实践、企业参观实习、专业调研、校内外实训、专家讲座等多种方式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培养创新能力搭建实践平台。
2.5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是开展教学的核心和关键,根据长尾理论,既要注重名师的品牌效应,更要重视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形成合理的学科梯队,与时俱进更新教师的教学观念;定期深入企业一线参观、上岗实习;以科研带动教学质量的提高;从师德师风、教学水平、科研水平、管理能力、教学业绩等方面制定出评价教师的考核标准对教师进行动态排序,在福利、待遇、荣誉等方面形成马太效应,彻底打破原有的评价体系,形成以激励为主的动态评估曲线,打造一支专兼并举的复合型教学队伍,保证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作为一所高职院校,本校引入企业培训的方式,通过教师在课余为企业做培训、组织比赛等方面,既可以与各企业保持紧密的沟通和联系,收集企业案例,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同时促进教师自主学习、更新专业知识,提高自身教学水平,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扩大学生就业渠道。
2.6用长尾理论推进就业工作
长尾理论提倡个性化,要抓住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帮助学生找准市场定位,找到符合自身实际的岗位。随着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严峻,一方面,要求学生树立正确的自我认知,我们要引导学生认识到大多数人都是处在长长的尾部,要认清就业形势,不要盲目跟风,贯彻“先就业,再择业”,鼓励学生自主创业。另一方面,纠正社会过于重视20%的精英人才,而忽视了80%的普通毕业生,造成人才的极大浪费,如果能使普通学生在不同行业和企业发挥自己的专长,在合适的职位做出贡献,这些分散的庞大人群所作出的成绩完全可以等同于精英人才甚至远超他们。
3 基于长尾理论教学模式的改革
以长尾理论为启示,本校通信技术专业在人才培养改革上也进行了一些尝试,以不断拓宽专业人才培养的口径为目标,以通信技术应用、综合实训、工学结合、顶岗实习和毕业设计为核心建立实践教学体系为基础,通过向学生提供不同模块的课程体系,使课程设置更趋向于多元化,以增强大学毕业生的错位就业竞争力。
3.1基础阶段
此阶段课程主要学习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基础素质,使得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有坚实思想政治、体育、外语等基本素质,同时学习通信技术基础、电子技术、电工基础等基础专业课程,系统掌握通信系统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为学生熟悉通信行业和下阶段专业课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3.2能力提高阶段
在此阶段为学生搭建了更多的可供“尾巴”选择和发展的平台,学生通过个人兴趣、特长、职业规划进行通信技术专业多方向的选择(如2.1专业定位的选择调整所述),在课程设置上采用模块化,各模块的设计以培养学生的一个或多个能力为原则;在课程安排上采用分层递进,注重能力分阶段提高,采用工作与学习相结合的培养模式,从初级到高级。在教学实施上,专业学习课程多采用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方式,重点专业课程集中实训。在此期间,任课教师可以根据形势变化和实际需要进行适当的课程调整和整合,所以直至就业前学生的选择都处于动态发展过程中,此外,本专业还建设完善了通信电源、空调等精品课程网站供学生在业余时间丰富专业知识,开设影视鉴赏、职业规划、人际沟通等几十门选修课以满足学生各方面的需求,从而通过借鉴“长尾理论”有效解决了人才培养的共性和个性的矛盾。
3.3就业阶段
根据高校专业定位和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和长尾理论的启示,绝大多数在能力结构方面存在“趋同现象”的毕业生面临着很大的就业压力[3]。因此,引导学生正确做好自身定位,发挥其“个性”。就近几届毕业就业的学生而言,每一届的毕业生的社会认可度越来越高。毕业生一般到岗后能直接很快能上手,各企业评价较高。其中去非传统优势行业就业的学生的比重已略高于传统通信企业的比重,这个现象和长尾理论基本吻合。
4 结束语
长尾理论在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应用,揭示了高等教育改革的一个方向是通过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更新课程体系和内容,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拓展学生的能力结构,使得长尾曲线的“头部”变得更大,与此同时,通过创造更多的“长尾”,改变单一的人才培养结构,以适应学生个性发展和企业对人才的多样化需求,从而来满足企业的实际需求,得到社会的肯定。长尾理论在一定程度上,解决高等教育中存在的“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企业找不到需要的人才”的矛盾,也为改革教学方法和理念指明了方向,值得深入的研究和探索。
[1]吴向明.高校人才培养的长尾理论:从规模到质量[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9(1):84-88.
[2]查星星,林敏喜.“长尾理论”对于高校人才培养的启示[J].北方经济,2010(4):12-13.
[3]江凤霞,王雪玲.基于“长尾理论”的高校应用型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现代企业教育,2012(6):175-176.
[4]董志明,向李娟.基于长尾理论的电气工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J].教育教学论坛,2012(30):100-102.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n teaching reform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based on Long Tail Theory
WANGShuo
(ZhejiangPost and Telecommunication College,Shaoxing,Zhejiang,China 312016)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teaching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application of Long Tail Theory to the teaching reform.Combined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Long Tail Theory-individuation and cooperativity,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idea ofwin-win soas torealize the reformtargets.
LongTail Theory;higher vocational teaching;talent training;reform
10.3969/j.issn.2095-7661.2015.02.036】
G712
A
2095-7661(2015)02-0120-04
2015-03-23
2013浙江省高等教育课堂教学改革项目“以‘长尾理论'为启示的高职院校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编号:Kg2013957。
王朔(1982-),女,浙江绍兴人,浙江邮电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通信技术、通信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