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浙江制造:功夫在诗外?

2015-10-26刘亭

浙江经济 2015年17期
关键词:新路功夫价值链

浙江制造:功夫在诗外?

浙江制造的转型升级,应当跳出“就制造论制造”的窠臼,下决心去走一条反弹琵琶、功夫在诗外的发展制造业新路

浙江制造似乎风光不再。当年创造GDP“第一功臣”的风头,居然叫服务业给盖过去了!去年全省一二三次产业占比为4.4%:47.7%:47.9%,虽说实现了产业结构“三二一”的历史性变迁,但三产也不过仅仅超过二产0.2个百分点。而今年上半年,三产占比飙升为50%,一举高过了二产4个百分点。

按照我的揣测,我国的服务业是被低估的。多年来认为只有制造才创造价值,也只习惯于将制造纳入统计。现在的情况已然发生根本变化,但滞后效应总还是会有的。

工业增加值增幅下滑、比重下降,实在没有什么,关键是看服务业有没有顶上去,特别是服务业有没有和工业制造融合起来。服务业顶上去了,整个经济照样在发展,而结构更优化了。两者融合起来,不但服务业扩张了,连工业制造也转型升级了。

就整体而言,浙江制造的转型升级,应当跳出“就制造论制造”的窠臼,下决心去走一条反弹琵琶、功夫在诗外的发展制造业新路。

新路一:服务业提升制造业之路。通常所说微笑曲线的两个嘴角:一是价值链前端的研发设计,一是价值链后端的品牌销售。这两端,严格意义上属于生产性服务业,本应从工业统计中剥离出来,记入服务业的增加值。但囿于习惯性思维和做法,不加区分地“一网打尽”也是常有的事情。但一定要清楚,这两端和单纯的制造显然不同,是制造的大脑和灵魂,也是价值链中“最值钱的买卖”。由于它的介入,制造才和人类社会不断更新的需求紧密相接,冷冰冰的制造才赋予了创意的功能、人性的温暖和恒久的意义。

新路二:信息化带动制造业之路。制造的盈利无非是三个环节:一是发现需求,二是精工细作,三是实现供给。原先这三个环节都存在着很多的信息不对称,致使供需脱节。不是货不对路,就是产能过剩,还有的就是粗制滥造、跑冒滴漏,耗费了大量资源,却生产出无数“垃圾”。现在有了工业4.0,可以将制造厂房内外的全流程信息化,尽可能地消除信息不对称,因而无穷接近于当年导师们所设想的“按计划有比例高速度”发展。于是,那些因盲目性和粗放型所造成的损失,又都“摇身一变”成了利润。

新路三:兼并重组更新制造业之路。就一般情况而言,市场经济是无法消除“重复建设”的。某种意义上,市场经济正需要通过“重复建设”形成的“适度竞争”,来实现行业的优胜劣汰、革故鼎新。现在的问题是,大量的企业半死不活,但因缺失相关的法治和机制,却无法卸甲归田、寿终正寝。“僵尸企业”靠着信贷输血苟延残喘,又致使银行呆坏账丛生、风险度加剧。如何能完善相关的制度和服务,使病入膏肓的企业“安乐死”,并令其剩余价值从容“嫁接”至扩展企业身上,当前是一个政府在经济领域大有作为的空间。

新路四:“走出去”扩展制造业之路。当下的中国放眼望去,几乎没有哪个产业是供不应求的。个别的时兴产品或许会有一个短时间的旺销,但随后就是更大可能的滞销。中国制造的不景气和效益差,说到底,是中国已进入了一个产能过剩的大环境。消极的应对,是人为压缩产能。积极的办法,除了上述兼并重组的更新改造之外,就是大踏步地“走出去”,推进和后发国家的产能合作。

新路五:高科技好管理完善制造业之路。工业制造是科技和管理在生产环节的实现,高科技和好管理是现代制造的必由之路。在短缺经济、平面扩张的“旧常态”,萝卜快了不洗泥,企业对科技和管理的需求并不强烈。但进入到产能过剩、以质取胜的“新常态”,货比三家方选定,没有科技和管理含量的传统制造,就是“弃之如敝履”的多余了。这种制造企业的度日如年、哀鸿遍野,必定是大概率事件。

总之,无论是服务业提升,还是信息化带动;无论是兼并重组更新,还是“走出去”扩展;包括高科技好管理完善,都是“条条大道通罗马”。说一千,道一万,搞市场经济还是要符合“需求为王”的根本法则。今后的制造领域,谁能更敏锐地把握需求,更快捷地适应需求,更充分地满足需求,更精准地实现需求,谁就会是名副其实的“制造之王”!

浙江省政府咨询委学术委副主任、研究员

猜你喜欢

新路功夫价值链
水土保持探新路 三十九年写春秋
浅谈低碳价值链构建——以A公司为例
基于价值链会计的财务风险识别与控制
蔬果种植走新路
试析基于价值链理论的成本管理模式
功夫猪
功夫猪
功夫猪
功夫猪
城乡一体化走出的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