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夫利西单抗辅助治疗严重类风湿关节炎28例疗效观察

2015-10-26杨润薇

中国药业 2015年24期
关键词:西单甲氨蝶呤类风湿

杨润薇

(湖北省武汉市普仁医院风湿免疫科,湖北武汉430081)

英夫利西单抗辅助治疗严重类风湿关节炎28例疗效观察

杨润薇

(湖北省武汉市普仁医院风湿免疫科,湖北武汉430081)

目的探讨英夫利西单抗治疗严重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医院风湿科收治的严重RA患者57例,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分为联合组28例和常规组29例。两组患者均给与甲氨蝶呤治疗,联合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英夫利西单抗治疗,均治疗24周。结果治疗后,联合组的晨僵时间、休息痛、关节肿胀数、关节压痛数较常规组显著减少,握力显著增强(P<0.05);两组患者的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类风湿因子(RF)、肿瘤坏死因子-ɑ(TNF-ɑ)、白细胞介素-1(IL-1)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联合组降低幅度更显著(P<0.05);治疗12周后,联合组的ACR50率为21.43%,显著高于常规组的3.45%(P<0.05),两组患者的ACR20及ACR70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周后,联合组的ACR70率为42.86%,显著高于常规组的6.90%(P <0.05);治疗过程中联合组的不良反应率为25.00%,常规组为10.3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英夫利西单抗辅助甲氨蝶呤治疗严重RA患者,有更显著的临床疗效,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值得推广。

英夫利西单抗;类风湿关节炎;药品不良反应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以慢性滑膜炎为主要特征的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具体表现为关节滑膜炎,随着病情的发展最终导致关节软骨、肌腱和韧带等组织及多个脏器的损害,严重者可能导致患者残疾[1-2]。RA的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具体阐明,可能与遗传、感染和激素改变等相关,其主要病理特点为多个周围关节出现对称性、持续性的慢性炎性病变[3]。目前,临床对RA的药物治疗包括非甾类抗炎药、抗风湿药、糖皮质激素和生物制剂等,其中新开发的生物制剂英夫利西单抗常被用来控制RA的病情发展[4]。笔者观察了英夫利西单抗治疗严重RA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风湿科收治的严重RA患者57例。纳入标准:诊断符合美国风湿病协会(ARA)1987年RA的诊断标准;患者晨僵时间每日持续至少1 h,病程6周以上;患者出现不少于6个以上关节肿胀、疼痛;类风湿性因子(RF)阳性;出现不少于1个以上关节出现关节浸蚀的放射学改变;获得患者的知情同意及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批准。排除标准:并心、肝、肾、肺及造血系统疾病;孕妇或哺乳期妇女;有胃十二指肠活动性溃疡;对治疗药物过敏。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将57例患者分为联合组28例和常规组29例。联合组中,男10例,女18例;年龄27~69岁,平均(55.3±10.4)岁;病程6个月至3年,平均(1.8±0.7)年。常规组中,男9例,女20例;年龄31~68岁,平均(57.2±9.7)岁;病程6个月至3年,平均(2.0±0.7)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口服甲氨蝶呤片(上海信谊药厂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1020644,规格为每片2.5mg)7.5mg/d,口服治疗;联合组在此基础上静脉滴注英夫利西单抗(Janssen BiologicsB.V.,进口药注册证号S20120012,规格为每支100mg),首次给予3mg/kg,在第0,2,6周后每隔8周用药1次。两组均持续治疗24周。

1.3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治疗前,治疗12,24周后的晨僵时间、双手握力、关节肿胀数(按双侧简化28个关节计算)、关节压痛数、休息痛(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评价)的变化;检测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RF、血清肿瘤坏死因子-ɑ(TNF-ɑ)、白细胞介素-1(IL-1)的变化情况;比较患者治疗12,24周后的ACR20,ACR50及ACR70水平。ACR20的定义为,经过治疗患者的关节疼痛、压痛数目达到20%改善,同时下列5项中至少有3项达到20%的改善:休息疼痛;日常生活能力测定;患者评价;医生评价;ESR或CRP。ACR50及ACR70分别表示改善率达到50%和70%,其余与ACR20相同。观察治疗过程中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采用魏氏法经XCY-ⅢA ESR检测仪检测ESR;采用胶乳凝集试验测定RF,其基本原理为将变性的IgG包被在聚苯乙烯胶乳颗粒上,当待测血清中的RF与致敏胶乳相遇时可会生肉眼可见的凝集;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测定血清CRP,TNF-ɑ和IL-1,具体操作步骤参照试剂盒说明书。

1.4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结果见表1至表4。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缓解情况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缓解情况比较(±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aP<0.05;与常规组治疗后比较,bP<0.05。表2同。

组别联合组(n=28)常规组(n=29)时间治疗前治疗12周后治疗24周后治疗前治疗12周后治疗24周后晨僵时间(min)98.1±18.5 56.4±17.6ab31.5±6.7ab101.1±16.7 67.9±14.4a38.5±9.6a休息痛(分)4.8±1.5 2.7±1.2ab1.7±0.6ab4.4±1.3 3.5±1.2a2.2±0.7a双手握力(N)55.2±14.2 67.7±13.8a76.3±12.5ab58.3±11.6 63.3±11.0a69.9±12.6a关节肿胀数(个)14.5±5.9 8.3±4.7ab3.8±2.0ab15.0±7.4 11.4±4.9a5.0±2.7a关节压痛数(个)21.5±3.0 12.6±2.9ab4.5±2.7ab20.8±3.2 15.3±3.3a6.8±2.7a

表2 两组患者实验室指标变化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实验室指标变化比较(±s)

指标联合组(n=28)常规组(n=29)CRP(mg/L)ESR(mm/h)RF(U/ml)TNF-ɑ(μg/L)IL-1(μg/L)治疗前34.7±11.0 73.8±18.9 446.7±183.46 158.2±46.7 0.54±0.18治疗24周后8.4±3.7ab18.9±6.2ab77.3±51.3ab79.0±17.4ab0.18±0.12ab治疗前32.4±12.2 70.5±16.9 465.6±172.5 145.5±40.5 0.55±0.17治疗24周后12.7±4.1a22.6±6.8a148.95±48.8a103.1±21.6a0.27±0.14a

表3 两组患者治疗12及24周后临床疗效比较[例(%)]

表4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例(%)]

3 讨论

RA在全球的患病率均较高,在我国的患病率约为0.30%,且男性明显高于女性[5]。RA主要通过侵袭关节滑膜而导致患者滑膜增生,并且滑膜组织中浸润的淋巴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可分泌大量的炎性细胞因子如IL-1和TNF-ɑ等,其在RA的发生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6]。转染了TNF-ɑ的小鼠更易产生类似于RA的侵蚀性关节炎,并且给予抗TNF-ɑ药物后可减轻小鼠的病变症状[7]。

目前,临床对RA的治疗以药物治疗为主,常用药物有非甾体类抗炎药如双氯芬酸、塞来昔布等,抗风湿药如来氟米特、白芍总苷等,糖皮质激素以及生物制剂如Infliximab、英夫利西单抗等[8]。注射用英夫利西单抗是首个应用于临床的抗TNF-ɑ生物制剂,属于TNF-ɑ的人鼠嵌合型单克隆抗体,通过与TNF-ɑ的可溶及透膜形式以高亲和力嵌合而阻止TNF-ɑ与受体的结合,导致TNF-ɑ丧失生物活性[9]。TNF-ɑ的生物活性主要包括促进炎性因子如IL-1的生成,增加内皮层的通透性以及白细胞迁移,活化嗜酸性粒细胞和嗜中性粒细胞等。英夫利西单抗通过对TNF-ɑ的作用能引发一系列生物学效应,如抑制炎性细胞因子的致炎作用;减少滑膜血管的生成;减少淋巴细胞在关节及关节外部位的聚集;降低滑膜组织中IL-1和IL-6的水平等[10]。该药的生物半衰期为7.9~9.5 d,用药次数少,作用持续时间长。临床注射用英夫利西单抗常被用于治疗RA、克罗恩病和强制性脊柱炎等。目前在临床可单独使用英夫利西单治疗RA,也可联合英夫利西单与其他药物共同治疗RA[11]。张羽等[12]的研究结果显示,英夫利西单抗治疗RA的疗效好,起效快且安全性好[12]。对于RA,临床常用的推荐剂量为给予患者首剂量3mg/kg,然后分别在第2,6周各给药1次,以后根据患者情况调整患者的用药剂量。

本研究结果显示,联合组患者治疗后其关节肿胀和压痛症状得到明显改善。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其CRP,ESR,RF,TNF-ɑ和IL-1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联合组降低程度更明显,表明英夫利西单抗有助于减轻患者的炎症症状;联合组21.43%的患者在治疗12周后达到ACR50,42.86%的患者在治疗24周后达到ACR70,与常规组相比均明显增加,表明在甲氨蝶呤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用英夫利西单抗,改善患者症状和体征方面的疗效显著优于单用甲氨蝶呤。两组患者均有不良反应发生,但影响较小。

综上所述,英夫利西单抗辅助甲氨蝶呤治疗严重RA临床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未增加,值得推广。

[1]Singh R,Desai SR.Rheumatoid Arthritis And Periodontitis[J].Indian Journal of Dental Sciences,2013,6(12):9-12.

[2]Mcqueen FM.Imaging in early rheumatoid arthritis[J].Best Pract Res Clin Rheumatol,2013,27(2):16-19.

[3]杨怡坤,胡荫奇.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病机理探讨[J].中国骨伤,2013,13(5):278-280.

[4]张惠.鹿瓜多肽联合美洛昔康治疗老年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观察[J].中国药业,2013,22(15):27-28.

[5]史晓飞,付建斌.应重视类风湿关节炎流行病学伴发疾病致残率及就医行为的研究[J].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14,18(7):433-436.

[6]张强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病机制[J].国际免疫学杂志,2013,8(1):40-42.

[7]韩春光,黄火高,王琼.鼠源T细胞受体单克隆抗体对Ⅱ型胶原诱导DBA/1小鼠关节炎的治疗作用[J].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2013,27(1):15-18.

[8]田柳.英夫利西单抗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J].中国药业,2014,13(23):15-17.

[9]刘占举.英夫利西单抗治疗克罗恩病的作用机制[J].中华内科杂志,2013,52(12):1 065-1 067.

[10]苏妍,徐高四,涂卫平.英夫利西单抗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Meta分析[J].实用医学杂志,2014,22(13):2 142-2 147.

[11]鲍春德.英夫利西单抗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与克罗恩病[J].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14,27(3):233-236.

[12]张羽,杨静,田岚.英夫利西单抗联合甲氨蝶呤治疗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3,16(15):1 711-1 714.

R969.4;R977.6

A

1006-4931(2015)24-0080-02

2015-05-13)

猜你喜欢

西单甲氨蝶呤类风湿
转录因子Egr2/Egr3在类风湿关节炎寒证中的作用机制
话梅西单
琐忆西单体育场
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发生全血细胞减少不良反应分析
雷公藤多苷片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
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的效果观察
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的效果观察
“治未病”理论与针灸防治类风湿关节炎
王海东主任医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经验
独活寄生汤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47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