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位分离导致高考后离婚率激增的释疑

2015-10-25张红艳朱允华胡劲松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5年5期
关键词:离婚率物种婚姻

刘 俊 张红艳 朱允华 胡劲松

(1.南华大学 药学与生命科学学院,湖南 衡阳 421001;2.南华大学 文法学院,湖南 衡阳 421001)

生态位分离导致高考后离婚率激增的释疑

刘俊1张红艳2朱允华1胡劲松1

(1.南华大学 药学与生命科学学院,湖南 衡阳 421001;2.南华大学 文法学院,湖南 衡阳 421001)

当代中国的婚姻面临着离婚率逐年攀升的趋势,并涌现出一个新的问题:每年高考后离婚率激增。人是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个体。从人的自然属性出发,运用有关生态位交叉、生态位分化、生态位分离等生态位理论,从一个全新的视角对高考后离婚率激增的这种“自然而然”的现象进行了深入的剖析。

生态位理论;高考;离婚率;激增

0 引 言

婚姻是符合一定的法律、伦理和社会习俗的男女两性的结合形式。婚姻是建立家庭的重要因素,是人类自身再生产的充分条件。通过婚姻可以建立一定的社会关系,使配偶双方的性关系得到社会的承认,使其子女享有合法的地位。从 社会学的视角来看,“婚姻”是男女两性之间一种特定的社会关系。通过婚姻,原本两个陌生且互不相干的男人和女人的结合,从而组建为一个家庭作为人类生态系统的基本单位。家庭作为初级社会群体对于社会和个人都有着重大意义。婚姻的结束意味着家庭的解体,离婚不是孤立的社会现象,它对个人、家庭和社会有直接的影响,容易引发一系列家庭和社会问题。

1 当代中国离婚态势

自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先后颁布1950年和1980年两部《婚姻法》。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们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婚姻家庭出现了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基于此,2001年和2012年对1980年《婚姻法》进行了两次修正。修正后的《婚姻法》仍然以法律为依据,以保障婚姻(结婚、离婚)自由、防止轻率离婚为准则,并通过民政部门和法院系统作为最主要的婚姻解除途径。研究表明自《婚姻法》颁布后,法院受理的离婚案件总数从1950年的18.6万件猛升到1953年的117万件,粗离婚率竟然高达1.99‰[1-3]。1954年我国的离婚率开始急剧地回落,一直到1960年都保持在约0.5‰的较低水平。1960年后,我国又经历了一次离婚高潮,但这一次高峰增长的幅度低于第一次,粗离婚率大约接近1‰,1962年又跌回1960年的低水平。自新《婚姻法》于1981年公布后,我国再次进入离婚高峰期,粗离婚率一直保持稳步上升的态势[4,5]。从1979年到1993年,我国离婚的总数平均每年增长7.8%;与此同时,我国的粗离婚率平均每年分别增长6.4%;90年代的中国,平均每10对结婚的就有1对离婚[6]。自从2001年新修订的《婚姻法》颁布实施以来,离婚率急剧再次上升,近几年高考以后离婚率攀升尤其令人震惊,2012年6月19日,新浪网、搜狐网等知名网站几乎同时转载了《现代快报》的报道:从民政局的统计数据显示,高考后的离婚大军中,40~49岁夫妻占了近1/4,而这个年龄段的夫妻,正好是孩子考大学或能够独立的时期。这说明,当代中国的婚姻突现了一个新的问题:高考后离婚率激增。这一上升现象蕴含着一系列的内容有着人们对婚姻家庭价值观的取向,也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和社会背景[7]。

2 常见的离婚原因

作为一个世界性的普遍现象,我国学术界对离婚问题给予了不同视角的专业研究。大量的文献研究表明,导致我国婚姻离婚率逐年攀升、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婚前相互了解不够,感情基础差,草率结婚;第三者的介入;家庭暴力;不良习气;性格不合,情感质量下降;性生活质量下降;女性经济的独立性增强;社会的容纳度增加;法律的保障等等[8-16]。这些研究从经济、文化、政治、法律等方面剖析了当代中国高离婚率的种种原因;但是,这些研究成果未能很好的解释为什么在我国每年的高考结束后离婚率出现井喷的现象。因而,也没法提供可行性的解决之道。为此,笔者打破研究常规,从生态位理论探讨高考后离婚率激增的原因。

3 生态位理论

1917年,Grinnell首先应用“生态位”(niche)概念来表示对生物栖息地再划分的空间单位,定义为:“恰好被一种或一个亚种所占据的最后单位。”[17-19]1927年,动物生态学家Elton强调生物有机体在群落中的功能作用。他认为一种动物的生态位表明了它在生物环境中的地位及其与食物和天敌的关系。他将生态位定义为物种在生物群落中的地位和角色[18]。Odum(1952)认为,生态位不仅包括有机体的群落类型、生境和物理条件,而且还包括某些它与群落所有其它成分有关的要素,它本身在群落动态中所起的作用。Odum曾对栖息地和生态位作过一个十生动的比喻,他说栖息地是生物的“住址”,而生态位是生物的“职业”[18,19]。生态位(Ecological niche)是一个物种所处的环境以及其本身生活习性的总称。每个物种都有自己独特的生态位,借以跟其他物种区别开来。生态位包括该物种觅食的地点,食物的种类和大小,还有其每日的和季节性的生物节律。简单的说生态位(ecological niche)是指一个种群在生态系统中,在时间空间上所占据的位置及其与相关种群之间的功能关系与作用。1988年尚玉昌总结了生态位,并于1992年认为生态位是一个生物单位生存条件总集合体[20,21]。

根据竞争排斥原理,生态上类似的种很少能共存于一个生态位中,因而生活在一起的各个物种都必须有它们自己独特的生态位。有着相似食物或空间要求的数群近缘种,因处不同生态位,彼此并不竞争。如果两个种群生态位重叠,那么种群之间的竞争将会非常激烈,在没有外界条件约束的情况下,极易形成恶性竞争,劣势种群必定会被优势种群所消灭[22]。生态系统中也会出现不同种群生态位交叉的现象。两个种群生态位部分交叉情况有两种:一种是等宽生态位交叉,另一种是不等宽生态位交叉。在这两种情况下,每一个种群都有一部分无竞争的生态位空间,从而可以实现共存[22]。

生态位分化是指在同一地区内,生物的种类越丰富,物种间为了共同事物(营养)、生活空间或其他资源而出现的竞争是越激烈的,这样,对某一特定物种占有的实际生态位就可能越来越小。其结果是在进化过程中,两个生态上很接近的物种向着占有不同的空间(栖息地分化)、吃不同事物(食性上的特化)、不同的活动时间(时间分化)或其他生态习性上分化、以降低竞争的紧张度,从而使两种之间可能形成平衡而共存[23,24]。生态位分离是物种进化的基本动力,亦是生物多样性变化、群落结构变化与演替的主要原因,是物种共存的充要条件。生态位分离的结果是生态位交叉的消除和生态位差异的产生。

生态位现象对所有生态系统而言是具有普遍性的一般原理,同样适用于人类,因为生物所具有的各种属性人类都具有。每个人都必须找到适合自己的生态位,即根据自己的爱好、特长、经验、行业趋势、社会资源等,确定自己的位置。

4 基于生态位理论的离婚解析

当代婚姻及其变化可以简单绘制成图1。每个男人和女人作为人类社会的一员,在结婚前都是一个相对比较独立的个体,在人类生态系统中各自有着自己独立而独特的生态位。在生命的历程中,因为生活、学习、工作等原因两个原本陌生的男人和女人迁移到了一个相对有限的小生态系统中。这个男人和女人在兴趣、爱好、理想等方面有着某些相似性或相同性,也就是说在他们各自多维的生态位上出现了生态位某些维的交叉。这样的两个男人和女人从而能结婚组建一个家庭,成为了人类大生态系统的一个小系统。

图1.当代婚姻及其变化

当恩爱的夫妻诞下了爱情的结晶的时候,可爱的生命体就立马成为了众多中国家庭的中心。在以爱的结晶为中心的家庭生活中,夫妻双方对待儿女的教育、培养、生活习惯等方面不可能完全一致;因而出现了求同存异,甚至是相互忍让和退让的各种格局。也就是说,夫妻双方在不知不觉的出现了生态位的分化和分离。在儿女的十余年的成长中,夫妻双方生态位的分化和分离越来越显著,以致出现生态位的完全分离,但是儿女的这种家庭中心作用依然能将这个家庭的各个成员连接成一个系统。

随着时间的推进,儿女会因为求学,尤其是高考后外出到遥远的高校上大学,从而离开夫妻双方的日常生活圈子。一旦儿女离开家,儿女原来占据的生态位立马被空出来了。这时,原来家庭中的男人和女人已经(早已)成为了占据两个完全不同生态位的独立的单元,两者在生态位上不存在任何交叉和交汇;因而离婚成了不可避免的、自然而然的结局。

综上所述,正如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的“人作为自然存在物,而且作为有生命的自然存在物,一方面具有自然力、生命力,是能动的自然存在物;这些力量作为天赋和才能、作为欲望存在于人身上;另一方面,人作为自然的、肉体的、感性的、对象性的存在物,和动植物一样是受动的,受制约的和受限制的存在物。”[25]生态位理论包含了马克思和恩格斯所论述的人的自然性,这种自然性理论在婚姻稳定及其变化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董纯.关于《婚姻法》离婚条件的思考[J].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05,(4):29-34.

[2]衣仁翠.新中国第一次离婚潮的法社会学分析[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2):26-29.

[3]苏全有,李丽霞.20世纪我国两次离婚潮之比较[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4,(23):93-96.

[4]周航.浅谈近年来离婚率节节攀升的原因及对策[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0,(5):358.

[5]夏吟兰.对离婚率上升的社会成本分析[J].甘肃社会科学, 2008,(1):23-27.

[6]张翼.中国当前的婚姻态势及变化趋势[J].河北学刊,2008, (3):6-12.

[7]张翠田.高离婚率的家庭和社会因素[J].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3):25-26.

[8]叶文振,林擎国.当代中国离婚态势和原因分析[J].人口与经济,1998,(3):22-28.

[9]艾尼瓦尔·聂吉木.新疆维吾尔族离婚原因调查研究:对765宗协议离婚案的实证分析[J].新疆社会科学,2007, (3):72-78.

[10]易松国.离婚原因、后果及社会支持:深圳离婚女性的实证研究[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34):12-16.

[11]李雨潼,杨竹.东北地区离婚率特征分析及原因思考[J].人口学刊,2011,(3):47-52.

[12]付红梅.当代中国离婚问题伦理道德成因分析反对策[J].人口与计划生育,2007,(8):28-29.

[13]李萍.当前我国农村离婚率趋高的社会学分析[J].中国青年研究,2011,(5):17-20.

[14]张伟,牛晓萍.简析近代不同城市的离婚原因[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6):134-139.

[15]向月波,赖晓凡,郭军.中国家庭离婚原因的经济学分析[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179-22.

[16]李斯怡.80后离婚的特点及原因分析[J].知识经济,2011, (5):89-90.

[17]孙儒泳,李庆芬,牛翠娟,娄安如.基础生态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18]赵惠勋.群体生态学[M].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 1990.

[19]赵志模,郭依泉.群落生态学原理与方法[M].重庆: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重庆分社,1989.

[20]尚玉昌.现代生态学中的生态位理论[J].生态学进展, 1988,(2):77-84.

[21]尚玉昌.普通生态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22]牛克昌,刘怿宁,沈泽昊,何芳良,方精云.群落构建的中性理论和生态位理论[J].生物多样性,2009,(6):579–593.

[23]杨小农,朱磊,郝光,温安祥,孙悦华.瓦屋山2种山雀的生态位分化和共存[J].动物学杂志,2012,(4):11–18.

[24]胡开良,杨剑,谭梁静,张礼标.同地共栖三种鼠耳蝠食性差异及其生态位分化[J].动物学研究,2012,(2):177–181.

[25]孙伯鍨,张一兵.走进马克思[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2012.

(责任编校:京华,俊华)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219(2015)05-0163-03

2015-01-20

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基于生态位理论的我国高离婚率解析及其婚姻经营研究”(项目编号14YBB 069);湖南省科技厅项目“女大学生就业权利保障问题研究:以湖南省高校为例”(项目编号2013SK3115)。

刘俊(1976-),男,湖南湘乡人,南华大学药学与生命科学学院讲师,博士,从事环境生态学、种群生态学教学与研究。

猜你喜欢

离婚率物种婚姻
婚姻是一门沟通课
回首2018,这些新物种值得关注
电咖再造新物种
单亲家庭,风雨前行
婚姻中要“看见”彼此
世界上的15个最不可思议的新物种
离婚率与房价
——基于面板数据模型的实证分析
离婚率逐年攀升 是什么让婚姻变得脆弱
疯狂的外来入侵物种
那场猝不及防的婚姻 外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