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液标本采集方式对检验结果的影响

2015-10-25李艳坤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5年12期
关键词:肌酐尿酸输液

李艳坤

血液标本采集方式对检验结果的影响

李艳坤

目的 探讨血液标本采集方式对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2年6月至2013年4月本溪市第六人民医院的400例血液标本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送检时间分为1 h内组和1 h及以上组,根据标本有无溶血分为溶血组和非溶血组,根据采集部位不同分为输液同侧采血组和输液异侧采血组。对所有血液标本进行检测,分析检验时间、溶血、采集部位对血液检验结果的影响。结果 1 h内和1 h及以上患者肌酸磷酸激酶(CK)、葡萄糖(GLU)、丙氨酸转氨酶(ALT)、乳酸脱氢酶(LDH)、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溶血患者和非溶血患者血钾、钠、氯、肌酐、尿酸及胆红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输液异侧采血和输液同侧采血患者血钠、钾、氯、GLU、肌酐、尿酸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血液标本检验时间、溶血、采集部位均会对检验结果产生一定影响,临床工作人员应注意采取正确的方式采集血液。

血液标本;采集方式;采集时间;采集部位;采集体位;送检时间

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临床检验是诊断及判断病情预后的重要依据,检验结果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患者的治疗方案,因此保证其正确无误非常重要,而标本采集、储存、送检、患者准备等环节均可对检验结果产生一定影响[1]。本研究就血液标本采集方式对检验结果的影响进行探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6月至2013年4月我院的400例血液标本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送检时间分为1 h内患者(322例)和1 h及以上患者(78例),1 h内患者男170例,女152例,平均年龄(35.4± 1.5)岁;1 h及以上患者男42例,女36例,平均年龄(34.3±1.9)岁。根据标本有无溶血分为溶血患者(7例)和非溶血患者(393例),溶血患者男3例,女4例,平均年龄(34.4±1.5)岁;非溶血患者男198例,女195例,平均年龄(33.1±2.5)岁。根据采集部位不同分为输液同侧采血患者(200例)和输液异侧采血患者(200例),输液同侧采血患者男94例,女106例,平均年龄(37.2±1.5)岁;输液异侧采血患者男91例,女109例,平均年龄(38.5 ±2.9)岁。所有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检测方法 采用HD-F2600 Plus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泰诺科贸有限公司)对血液标本进行检测,标本采集前患者禁食12 h以上,并避免清晨、空腹、安静状态下饮酒[2]。分析检验时间、溶血、采集部位对血液检验结果的影响。

1.3观察指标 肌酸磷酸激酶(CK)、葡萄糖(GLU)、丙氨酸转氨酶(ALT)、乳酸脱氢酶(LDH)、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离子、肌酐、尿酸、胆红素。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1 h内患者与1 h及以上患者的血CK、GLU、ALT、LDH、AST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溶血患者与非溶血患者的血钾、钠、氯、肌酐、尿酸及胆红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输液异侧采血患者和输液同侧采血组血钠、钾、氯、GLU、肌酐、尿酸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3。

表1 1h内患者和1 h及以上患者血液标本检测指标比较(±s)

表1 1h内患者和1 h及以上患者血液标本检测指标比较(±s)

注:与1 h内比较,*P<0.05

时间 例数 CK(IU/L) GLU(mmol/L)1 h内 322 144±23 5.6±1.1 1 h及以上 78 172±12*6.1±1.0*时间 例数 ALT(IU/L) LDH(IU/L) AST(IU/L)1 h内 322 58±7 243±33 19±5 1 h及以上 78 68±5*203±34*26±5*

表2 溶血患者和非溶血患者血液标本检测指标比较(±s)

表2 溶血患者和非溶血患者血液标本检测指标比较(±s)

注:与溶血比较,*P<0.05

溶血 例数 钾(mmol/L) 钠(mmol/L) 氯(mmol/L)溶血 7 8.6±0.4 122±24 109±9非溶血 393 4.3±0.4*139±23*99±9*溶血 例数 肌酐(IU/L) 尿酸(IU/L) 胆红素(mmol/L)溶血 7 86±14 105±23 18.9±4.7非溶血 393 41±7*186±21*6.2±2.0*

表3 输液异侧采血患者和输液同侧采血患者血液标本检测指标比较(±s)

表3 输液异侧采血患者和输液同侧采血患者血液标本检测指标比较(±s)

注:与输液异侧采血组比较,*P<0.05

采集部位 例数 钾(mmol/L) 钠(mmol/L) 氯(mmol/L)输液异侧采血200 139±23 3.5±0.5 95±8输液同侧采血200 189±15*2.6±0.7*62±11*采集部位 例数 GLU(mmol/L) 肌酐(IU/L)尿酸(IU/L)输液异侧采血200 12.2±2.2 132±21 117±21输液同侧采血200 33.9±5.3*104±19*224±19*

3 讨论

血液标本的采集是临床工作人员的一项重要工作,因其会影响患者的诊断和治疗,需引起医护人员的广泛重视。临床应严格控制血液标本采集的各种因素:采集的标本应立即送检,放置时间太久会导致血液中的成分发生变化,影响诊断;采血时的体位变化也会导致血液成分的变化,因此采血时应保持体位的一致性;采血时患者要在安静状态下进行,因为运动会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如激烈运动后,体内的LDH、AST、CK等测定值会明显升高;饮食也会对患者的检测结果产生影响,高脂饮食后2~4 h,大多数患者的碱性磷酸酶(ALP)含量会升高,高蛋白饮食后患者的血氨以及尿素也会增高,饮酒后体内的乙醛、尿酸盐以及乳酸等也会增加,长期饮酒患者体内的胆固醇以及高密度脂蛋白也会增加;标本采集还应考虑患者的生物钟规律,女性则与其月经周期密切相关,血浆蛋白在排卵时降低,纤维蛋白原在经前期最高,生长激素则在入睡后最高,另外血清胆红素和铁在中午时最高[3-5],血清蛋白在夜间出现最低值,血钙的最低值在中午出现;患者输液时应在其输液的对侧采血,防止药物稀释血液;避免出现溶血标本,要保证注射器无菌,避免试管剧烈震荡。

本研究结果表明,1 h内患者和1 h及以上患者血CK、GLU、ALT、LDH、AST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溶血患者和非溶血患者血钾、钠、氯、肌酐、尿酸及胆红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输液异侧采血患者和输液同侧采血患者血钠、钾、氯、GLU、肌酐、尿酸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提示血液标本检验时间、溶血、采集部位均会对检验结果产生一定影响,临床工作人员应注意采取正确的方式采集血液。

[1] 刘凤华.试分析血液检测前几种影响检验结果的因素[J].中外健康文摘,2011,8(24):177-178.

[2] 徐国莉.护理工作中检验标本的不规范采集及对策[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11(1):41-41.

[3] 洪乙文.血液标本采集过程对检验结果的影响[J].吉林医学,2012,33(9):1987-1988.

[4] 陈芳建.血液标本保存时间对各省花检测指标的影响[J].检验医学,2006,21(1):87-87.

[5] 宫琦玉.该血液标本的采集对检验结果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2009,2(6):61-62.

The Influence of Blood Specimen Collection Method on the Test Results

Li Yankun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influence of blood specimen collection method on the test results. Methods Selected June 2012 to 2013 April,Benxi City,the Sixth People's Hospital of 400 cases of blood samples as the research object,according to inspection time divided into 1 h group and 1 h and above group,according to the specimens had no hemolysis is divided into group hemolytic and nonhemolytic group,divided into infusion ipsilateral blood collection and transfusion from the opposite side of the blood groups according to different sampling sites.All blood samples were detected,and the influence of time,hemolysis and sampling location on blood test results were analyzed.Results Within 1 h group and 1 h and above group blood lactate dehydrogenase(CK),glucose(GlU), 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lactate dehydrogenase(LDH),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 (AST)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group hemolytic and nonhemolytic group of potassium,sodium,chlorine,creatinine, uric acid and bilirubin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infusion from the opposite side of the blood collection and transfusion ipsilateral blood group,the plasma sodium,potassium,chlorine,Glu,creatinine,uric acid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 Blood specimen inspection time,hemolysis,collection site will have a certain impact on the test results,clinical staff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ake the right way to collect blood.

Blood sPecimens;Acquisition;Acquisition time;Collection site;Acquisition Position;Storage time

R446.11

A

1673-5846(2015)12-0179-02

本溪市第六人民医院,辽宁本溪 117000

猜你喜欢

肌酐尿酸输液
喝茶能降尿酸吗?
芒果苷元对尿酸性肾病大鼠尿酸排泄指标的影响
尿酸真的能杀死泰国足疗小鱼吗
自灸也能预防输液发热反应
降尿酸——我是不是吃了假药?
六合丹防治输液性静脉炎的Meta分析
在为老年患者静脉输液时应用留置针改良固定法进行输液的效果
血肌酐水平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判断的临床意义
颈枕输液袋
肌酐-胱抑素C公式在糖尿病肾病超滤过检出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