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联合中药治疗输卵管炎性不孕的疗效分析
2015-10-25杜献玲
杜献玲
(河南商丘市睢县人民医院妇产科,河南 商丘 476900)
腹腔镜联合中药治疗输卵管炎性不孕的疗效分析
杜献玲
(河南商丘市睢县人民医院妇产科,河南 商丘 476900)
目的 探讨腹腔镜联合中药治疗输卵管炎性不孕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输卵管炎性不孕患者72例,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腹腔镜进行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手术联合中药保留灌肠。结果 对照组输卵管双侧通畅、输卵管单侧通畅、输卵管阻塞的例数分别为9、24、3例;观察组输卵管双侧通畅、输卵管单侧通畅、输卵管阻塞的例数分别为17、18、1例;观察组患者输卵管双侧通畅例数要明显多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联合中药治疗输卵管炎性患者的临床疗效良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输卵管炎性不孕;腹腔镜;中药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精神压力不断增加以及过早的性行为等因素,导致女性不孕的发病率呈现逐年升高的趋势[1]。目前,临床上对女性不孕患者常常采用腹腔镜手术,而研究表明,中药治疗能够辅助改善女性患者不孕的症状[2-3]。本研究采用腹腔镜联合中药治疗输卵管炎性不孕患者,探讨其相应的临床疗效,以期为建立有效的治疗方法提供科学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输卵管炎性不孕患者72例,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36例,年龄23~45岁,平均年龄(29.7±6.3)岁;观察组36例,年龄21~44岁,平均年龄(31.1±6.7)岁;两组患者基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均衡性。
1.2纳入标准:①患者下腹出现坠胀感,月经不规律,白带量增多;②附件区出现压痛,可触及到包块;③影像学检查可见输卵管积液。女性不孕患者出现以上症状及体征者可诊断为输卵管炎性不孕。
1.3方法。对照组:患者在月经干净后的3~7 d内进行手术,麻醉后取膀胱截石位,于腹腔镜下检查患者盆腔组织的情况。对出现盆腔粘连的患者,采用钝锐结合分离的方法,将盆腔各组织恢复到正常位置;对出现输卵管闭锁、积水的患者,采用输卵管成形术。观察组:行腹腔镜手术,在此基础上,配合中药治疗,组方:败酱草10 g,当归5 g,毛冬青20 g,红花10 g,蒲公英20 g,每天1剂,保留灌肠3 h以上。1周为1个疗程。
1.4观察指标:持续追踪随访患者1年,采用输卵管碘油造影观察患者输卵管通畅情况。
1.5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9.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用χ2检验,假定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输卵管通畅情况见表1,对照组输卵管双侧通畅、输卵管单侧通畅、输卵管阻塞的例数分别为9、24、3例;观察组输卵管双侧通畅、输卵管单侧通畅、输卵管阻塞的例数分别为17、18、1例;观察组输卵管双侧通畅例数要明显多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后输卵管通畅情况
3 讨 论
近年来,女性不孕已经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研究表明,输卵管炎是造成女性不孕的主要原因,占所有不孕因素的1/3[4]。输卵管在人类受精与孕卵输送的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够辅助卵细胞与精子结合并将受精卵送达宫腔[5]。当输卵管发生炎性病变后,输卵管无法发挥受精及输送受精卵的作用,从而可能导致受精失败或异位妊娠。目前,临床上多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输卵管炎性不孕,有研究表明,实施腹腔镜手术后,不孕患者的妊娠率达到31.6%~32.6%[6]。本研究采用腹腔镜及腹腔镜联合中药治疗输卵管炎性不孕患者72例,结果表明,观察组输卵管双侧通畅例数要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生输卵管阻塞例数为1例,少于对照组3例。
综上所述,腹腔镜联合中药治疗输卵管炎性患者的临床疗效良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1]王义梅,王慧,马江平.宫-腹腔镜联合诊治输卵管因素不孕临床分析[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2,18(2):231-234.
[2]韩璐,孙玲.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卵管炎性阻塞性不孕132例分析[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2,18(8):258-259.
[3]张素萍.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86例临床分析[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1,18(3):85.
[4]王璐璐,凌王芳.腹腔镜联合中药治疗输卵管炎性阻塞性不孕40例[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1(8):561-562.
[5]张蕾,罗小闯.腹腔镜联合宫腔镜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症62例[J].中国实用医药,2011,6(16):96-97.
[6]刘霞.宫腔镜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症 98 例的体会[J].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31(6):512-513.
R711.6
B
1671-8194(2015)20-015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