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真求善 善达美哉
2015-10-25任仲然
◎任仲然
以真求善 善达美哉
◎任仲然
当拿到同事安升的散文诗歌集时,给我的第一个感觉是那种非常宝贵的真。在他这里不仅仅是生活的真,而且还有朴素情感的真和心扉灵动的真。对于这一点,我是很看重的。
经过磨砺的生活通常是这样:真往往是一种自然而然的事情,但善则常常不大可能垂手而得,更不会自发而生。同时,生活也不厌其烦地告诉我们,真与善的背面就是假与恶以及五花八门的邪与丑。写散文作诗歌,把握并驾驭这两个敏感点尤其必要。
正反以致多面的人性要素杂糅在一起,我们不但要发现分辨识别,而且还应当或赞赏弘扬它,或贬抑鞭挞它。你是站在真与善的立场,还是站在恶与丑的立场,显然是检验人性良知和良心的试金石。退一步说,你的作品即便是描写丑陋,揭露邪恶,但出发点一定要真实,追求的价值一定是趋善扬善。否则,真而不善非本真,善而不真即伪善。
我们知道,真的并不都是善的,有些真甚至是丑的、坏的、恶的。但以真求善,则是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人性的定义在于此,文学艺术的生命在于此,人生过程的美好亦在于此。安升用他的散文和诗歌,相当诚实地做出了以真求善的辛劳耕耘。
遗憾的是,有些人缺少这种觉醒和感悟。他们写的东西不可谓不真,但却很难说是善,甚至会是相反。热衷于渲染述说历史和现实中的恶及丑,结果放大了社会阴暗角落,异化成让人适应“坏”甚或学习“坏”的负能。这样的作品出发点也许为真,但如果落脚点背离了善,就会有意无意走上歪路。背离了善的真,肯定不是好真。落脚点不善,真又有何用呢?
在复杂的现实世界,真是需要执着坚守才不会丢失,善只有经过不懈追求才能达到彼岸。以真求善者,真者愈真,善者愈善。真与善情同手足,结义于世间桃园,真的是离不开善的,那么善又岂能离开真?真善乃大善之源,善真为大真之帆。
话再说回来,安升散文诗歌集的可贵之处,不在于言辞有多么华丽,不在于话语有多么深刻,而在于蕴涵其中的真实本性和善良本色。这本薄薄的文集,以真求善表达得自然流畅,字里行间的一叹、一息、一赞都渗透出朴实纯净。真是底色,善是内核,美是魂魄。正因为如此,才使之开启了以真求善、善达美哉的追寻之旅。
我一直以为,真善美乃人间三大瑰宝,可遇、可求、可为、可通达、可融合。一个人小的时候,真是与生俱来的,不需伪饰包裹,不需矫揉造作。随着年龄的增长,真实的品质趋于内向化,虚假的言行趋于外向化,坚守真实变得不那么容易了。在这种情况下,靠什么来执真守实呢?
我的经验是,靠一颗淳朴善良的心来坚守真实,靠真情实感求得真实的善良,避功淡利地向善的巅峰攀援,能否达到大善大美的境界姑且不去强求,当成一个顺遂人性、享受生活的过程就可心安理得了。
诚然,无论从文学的视角观察,还是从审美学的层面剖析,美都源于真而高于真,且都归于善而精于善。某种意义上,真为美的基础,善为美的前提,美为真的升华。真善美互为血肉,互通脉络,互强筋骨。具体到短短的一篇好作品,真善美都不会孤影行单,她们肯定彼此相近相通相融。显而易见,安升的散文诗歌集,保持了真善美的原汁原味原生态,语言文字提炼加工得如何可另当别论。
简言之,非专业写作的人,工作闲暇写些散文诗歌,本身就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方式。此种状态下的写作,不宜刻意地去模仿雕琢的技巧,不宜肆意地去宣泄过于自我的感受,更不可云山雾罩、无病呻吟、哗众取宠。正确的态度应该像安升这样,用真诚的心、真实的情来润笔,凭善的灵感、善的旋律去歌咏,真也,善矣,美哉!
(作者单位:中共云南省委组织部)
责任编辑:程 健
满江红 疏林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