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校,爱心培养的摇篮

2015-10-24甘性群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5年7期
关键词:爱心培养学校

甘性群

【摘 要】我校就“农村儿童学校教育之爱心培养”进行了研究,总结出培养爱心的途径:以爱育爱是爱心教育的先决条件;课堂教学,是品行训练之爱心培养的主阵地,语文教学课堂更是熏陶和渗透爱的摇篮;活动是激发和表现孩子爱心的最有效的手段。

【关键词】学校;爱心;培养

《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提出:尊老爱幼,友爱同学,平等待人。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爱的教育应是整个教育的主旋律。”一个根本不知道关心人、同情人的人必定会生出阴暗的心理,冷酷无情的躯壳内必定包裹着一颗残缺的心灵。由此,从小培养孩子的爱心势在必行。这也是我们教育者的责任!那么,怎样培养爱心呢?

一、以爱育爱是爱心教育的先决条件

“育人者是否有爱心是成功实现爱心教育的先决条件,即必须遵循以爱育爱这一原则。”这是自课题研究以来实验教师采取的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小学阶段是学生人格形成的重要时期,学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老师是学生心中的权威形象之一。老师的教育、言行对学生品德的形成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老师被喻为孩子的“第二任母亲”,可见老师对学生的爱心培养,将直接而深刻地影响学生的一生。并且善于模仿是低段孩子的一大特点,他们从小长期受到老师的教育熏陶,老师的思想和行为会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他们的认同和模仿。日积月累的影响必定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教师的言行对学生的导向影响在班主任身上表现得尤为明显。故此,老师们带着浓浓爱心投入工作,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五年级周秀英老师,她把这个班从一年级带到了五年级,由于她的用心付出,整个班不仅成绩优良,优良的思想行为在全校也闻名遐迩,班风正、学风浓已是该班特色,也正因为如此,该班从三年级起年年被评为先进班集体(其中一次被评为出席北碚区的先进班集体),周老师也被评为出席北碚区的先进班主任。

二、课堂教学,是品行训练之爱心培养的主阵地,语文教学课堂更是熏陶和渗透爱的摇篮

语文课堂,不仅能让学生学到一定的语文知识,掌握一定的语文能力,还是熏陶和渗透爱的摇篮,她能让爱在语文课堂中流动。

1.在阅读教学中熏陶“爱”

在咱们的小学课本上,有很多优秀的文章,每一篇都能挖掘出积极、向上的思想内容对学生进行真善美的熏陶。如:《苏珊的帽子》一文,它围绕“尊重与平等”这个主题讲述了一个叫苏珊的女孩因为做化疗,失去了一头美丽的金发,班上的老师得知后巧妙地以认识帽子为名,安排全班同学戴帽子上学,以避免苏珊的尴尬,使苏珊在相互尊重的环境中愉快生活的故事,赞扬了老师关心、尊重学生的好品质。读了这个故事,我们无不被这位老师的爱心所感动。他费尽心思地保护着苏珊这个幼小生命体的内心体验,为一个有病的孩子保持了自尊、自信,从而扬起生命的风帆。爱,是人的生命体内自然流动的一种情感,它的力量是无穷的,能改变一个人的一生,能重新塑造一个生命奇迹。老师的使命正是用灵魂去感染灵魂,用真情推动真情,用爱激发爱。当然教师不但要心中有爱,更应掌握爱的技巧和策略。教学这篇课文时,老师努力引导学生用心去感知文本内容,与文本对话,与文中人物一同欢笑,一同悲伤,让学生体验着那浓浓的爱意。爱,在课堂中悄然流淌。

2.在作文教学渗透“爱”

实验班级每周都会给学生进行一次作文训练,先精选一些好题,在批改时,一改以前惯用的“中心明确,结构完整,语言通顺”之类的模式评语,去发掘学生作文中思想、情感等方面的闪光点,进行赏识、鼓励性的评价,在点评中中肯地渗透真情,让师生间的爱在字里行间流淌。如,写“有____真好”这篇作文,一个家庭很贫困的学生写到“有钱真好”。他说,有了钱,可以替爷爷治病,给妈妈买一件羽绒服,可以替姐姐还读大学借的贷款,有多余的钱还可以为社会做好事、善事等等,结尾表达了要积累钱,做个有钱人的愿望。老师从中发现了这个孩子的孝心、爱心这一闪光点,就给他做了这样的评价:“能用手中的钱去尽孝心,做善事,可见,你是一个很懂事很有爱心的孩子。但要知道,我们不能做金钱的奴隶,人不单是为了积累钱而生活,还要知道钱一定要取之有道……”以“一次科学尝试”为主题的作文时,一位学生写了自己对“吹不走的乒乓球”进行实验,结果以失败而告终,有些泄气。老师这样鼓励到:“虽未探究出结果,但毕竟体验了探究的过程,坚持下去吧,相信你定会有可喜的收获的!”还有一次,让学生以“学会承受”为话题作文,一位调皮的男生写了自己和一个女生发生口角时被女生抓破了脸,当他抡起棒子正要往女生砸去,自己又是如何克制了下来,忍受了下来的心理过程。老师大加赞赏到:“好样的!这才是男子汉所为,你的承受正是宽容的体现,相信她会知错并感激的……”果然,当天女孩就主动向他承认了错误,男孩也大度地原谅了女孩。就这样,针对学生不同的作文内容,老师们或对他们的“亮点”进行赏识性、鼓励性的评价,或对他们思想上的误区进行和风细雨似的指点,然后,再利用课堂进行点评。学生在作文的过程中不仅提高了写作水平,也培养了他们良好的品格。两种途径的尝试,让课堂时时都闪耀着友爱、宽容、爱心、善良等人性的光辉。

在学校德育实施过程中,我们也很重视在其余学科等课程中挖掘训练点,充分把握每一个教育时机。每一位教师都树立德育为先的思想,在课堂教学中播撒下良好品行的种子,让爱在每一位学生心中生根发芽。

三、活动是激发和表现孩子爱心的最有效的手段

小学阶段是儿童品德、智力、生活能力、行为习惯等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品德的培养在小学阶段显得更为重要,健康的人格关系到孩子一生的幸福。教书育人,以人为本,德智体美,德育为先,这是每一个教师必须树立的最基本的观念。据初步调查,我们学校存在家庭问题的孩子占8.8%,加上一些特别贫困家庭的孩子有近20多位。可以说这些孩子,由于存在家庭问题,与其他的孩子相比多少有心理方面的问题,在学习上,在学校生活中也存在一定的困难和问题,我们老师“更应该像园丁呵护问题蓓蕾一样,精心培育出最美丽的花朵,而尽量避免这些花朵受到病虫的侵害。”为更好地做好我们的工作,对他们不仅在课堂学习上予以特别的关注,而在他的成长过程中(身心、遵守纪律、校外学习、生活等)也予以特别的关注,帮助这些孩子健康成长,学校党支部和工会在全体教师中开展了“关注特殊孩子,共铸爱心校园”活动,由每位党员教师与一位学生结成对子,进行心灵和学习上的帮扶活动。针对学生漠视生命的倾向,开展了以“关爱生命、关注安全、爱护孩子”为主题的学生安全教育主题教育活动。在得知四川汶川地区发生了8.0级的大地震后,组织全校师生,为灾区捐款,全校近300名师生共捐款近7000元,部分学生还寄出了一封封慰问信,表达了对灾区小朋友的关心。结合德育工作,举行了以“爱“主题的中队主题队会课的观摩评比活动。

在这些活动中,孩子们感受着爱、奉献着爱!爱,在师生的心与身交汇流淌,爱,在校园的每个角落健康成长!endprint

猜你喜欢

爱心培养学校
为爱奔跑 爱心满满
学校推介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