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学生会当小先生

2015-10-24杜东平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5年7期
关键词:小欣张老师词语

杜东平

重庆育才中学生活教育模式在过去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就生活教育模式而言,就是“生活大课堂”有效性的模式、有效的策略与方法。就新课程而言,国家开设的学科必修课程和学科选修课程在教室生活有效实施。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在校园生活课程中有效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包括研究性学习在社会生活课堂实施。开展家长学校,促进学生个人发展在家庭生活课堂实施。“四个课堂”中,笔者仅就“让学生会当小先生”谈点看法,仅供同仁们参考。

张东燕老师在教学中发现,每次讲课,自己讲得口干舌燥,学生的学习效果却总是不那么理想。于是,张老师决定让学生走上讲台,让他们当当“小先生”。

一开始,张老师很谨慎,并没有把整节课都交给学生,也没有让每个学生都去讲课,而是只选取一部分教学内容,指定学生来讲解。在讲“语文8:第四”的时候,张老师把“日积月累”部分交给了胆大而会学习的小欣,“日积月累”主要是让学生积累有关描写战争的成语。

于是,下午放学后,张老师把小欣叫到办公室,告诉她第二天要让她当小老师讲课。小欣开始有点不敢相信,甚至有点害怕,张老师就鼓励她,有什么问题尽管来问,老师会尽力帮助她,最后小欣勇敢而自信地接受了任务。接着,张老师告诉她,课堂上要用20分钟时间,让学生会读、会写,理解词语的意思,具体方法由她来定。

把任务交给小欣后,由于是第一次实施“小先生”教学法,张老师有点不放心,怕学生讲不好,因此再三叮嘱小欣如何备课。为了防备万一,张老师还照例备了课,准备等小欣讲完之后,再根据她的漏洞做合适的补充。

第二天,张老师告诉大家今天“日积月累”的部分由小欣来讲授,学生们立刻鼓掌表示欢迎。小欣从容地来到讲台上,她先让每个学生把词语读一遍,再叫几个学生来领读;读完后,她又指出几个容易写错的字,要求学生特别注意,这样就解决了会读会写的问题。学生们听得很认真。

在回答问题时,学生们积极发言,小欣把容易些的问题让差生来回答,难一点的问题让好学生来回答,并给出了评价。当学生说了词语的意思之后,小欣还给学生们讲了“围魏救赵”和“草木皆兵”的故事。在讲解“知已知彼”和“百战百胜”一对成语时,小欣问:“谁能用一对关联词语把知己知彼和百战百胜连起来?”学生们踊跃回答。坐在教室后排的张老师看到这个环节,猛地一惊,因为这一点连张老师在备课的时候都没有想到。可见小欣多么认真地备了课,她肯定查阅了不少资料,对每个词语都进行了认真的思考、揣摩,否则不会有这样精彩的设计,张老师不由得开始佩服自己的学生。

接下来,张老师又让学生分组比赛,看哪一组收集的有关战争的词语多。学生的积极性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了,每个人都积极思考,有的说,有的往黑板上写,忙得不亦乐乎。经过总结,学生课外收集的关于战争的成语有二十多个。最后,小欣说:“现在,我给大家再补充一些成语。”小欣又密密麻麻地写出几十个关于战争的成语。这节课圆满结束。

后来,张老师又把“小先生”教学法运用到生字教学中。张老师要求讲课的学生必须强调哪个字容易写错,哪些字音容易读错,哪些字需要和学过的字对比教学,哪些字的意思容易弄错,哪些字还有另外的读音……这样,学生备课就有了方向,有了方法。为了让每个学生都学会主动思考,课前张老师让每个学生都准备讲课内容,等到上课时再临时通知谁来讲课。

为了防止学生讲课时有漏洞,张老师仍然没有完全放手。学生讲课时,张老师坐在学生的位置上,针对学生讲得不明白的地方,适时提问,让学生再思考,然后把疑难问题讲清楚。

学生当老师,就需要尝试备课,而备课的过程就是学生主动学习、知识归类的过程。为了当好“小先生”,学生精心查资料,了解相关知识,主动思考探索新知识,从而学会自主学习。小先生还促使学生发散思维,小先生让学生呈现高潮。小先生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充分发挥学生潜力,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与互动学习。(教学过程略)

每一位学生在学习特点、理解水平以及思维能力方面都存在着差异,教师“面向全体”的课堂提问方式容易造成吃“大锅饭”的现象,只照顾了课堂教学的面,结果是授课时间不足,教师精力不够,收效不大。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提问”设计中要做到因材施教,分层设计出有针对性的题目,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得到提高,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

这一课堂实录的内容比较丰富,从多方面展示了教师在开始指导学生学习一篇课文时所做的工作。该老师分层设计各种问题,让每一层次的学生都能积极地参与课堂讨论。

在这一教例里,老师还引导学生从认识故事中人物的相互联系入手,引出课文的主要内容,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故事的脉络,并由此推演出文章的段落结构、段内层次和文章的重点内容。让学生在逐段学文前,对全文大概内容做到心中有数,这样有利于对文章内容全面、系统的理解。这不但显示了教学设计的巧妙,也表现出教师清晰的教学思路。

在学生发言中,老师时时注意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要求他们说话简练,学会概括,语言要有逻辑性。这表现了教师不放松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时时注意培养学生的各项能力,使其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得到完善和提高。

每一位学生在学习特点、理解水平以及思维能力方面都存在着差异,教师“面向全体”的课堂提问方式容易造成吃“大锅饭”的现象,只照顾了课堂教学的面,结果是授课时间不足,教师精力不够,收效不大。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提问”设计中要做到因材施教,分层设计出有针对性的题目,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得到提高,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

熊老师这一课堂实录的内容比较丰富,从多方面展示了教师在开始指导学生学习一篇课文时所做的工作。熊老师分层设计各种问题,让每一层次的学生都能积极地参与课堂讨论。

熊老师先向学生渗透了学习课文时所要知道的相关知识。如“箭”与“剑”的形状、区别及各自的用途。讲这一点是为了配合课文中周瑜的一句问话:“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教师在这里预先点破,学课文时学生就会不问自通。同时,教师在谈话中很自然地向学生展现了这一故事的时代背景、三国的构成、课文中人物的职务。而所有这些都是在谈话中教师引导学生讲出的,有效地运用了学生的知识储备。个别内容学生不了解,教师也不避讳地直接讲出来,这也是一种及时的、必要的补充。特别是像“孙刘联合,共同抗曹”这样的形势介绍,对学生理解故事的发生、发展和人物的所言所行,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在这一教例里,熊老师还引导学生从认识故事中人物的相互联系人手,引出课文的主要内容,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故事的脉络,并由此推演出文章的段落结构、段内层次和文章的重点内容。让学生在逐段学文前,对全文大概内容做到心中有数,这样有利于对文章内容全面、系统的理解。这不但显示了教学设计的巧妙,也表现出教师清晰的教学思路。

在学生发言中,老师时时注意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要求他们说话简练,学会概括,语言要有逻辑性。这表现了教师不放松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时时注意培养学生的各项能力,使其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得到完善。endprint

猜你喜欢

小欣张老师词语
容易混淆的词语
同桌(小小说)
张老师喝茶
帮助队员体验人生的意义
一枚词语一门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