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父母言行对孩子言行习惯影响浅探

2015-10-24杜云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5年7期
关键词:言行行为习惯课题

杜云

【摘 要】家庭环境直接影响幼儿的发展,特别是父母的言行与孩子的行为习惯之间具有正相关关系。因此,创设良好家庭氛围对幼儿综合能力的培养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幼儿在成长的过程中,孩子的各种行为表现习惯养成都与家庭教育的方式有着密切的联系。

【关键词】父母的日常言行;孩子品行

环境对人个性的形成影响极其巨大,在日常生活中,习惯性动作表情不是遗传的作用,而是和父母朝夕相处,在特定的家庭环境影响下熏陶的结果,“孩子是父母的影子。”在早期教育中,环境影响与成人的引导起着主导作用。

特别是对于六岁以下的幼儿,由于其行为习惯处于空白期,正是学习模仿的关键时期,父母在其身边表现出的一言一行都成为其模仿的对象。一些本来不雅的行为或不合礼仪的言语,由于从父母身上表现出来,孩子模仿形成,也就理所当然地将之变成了自己的言语行为习惯。

就算是孩子已超过幼儿园年龄,进入了小学阶段,父母的言行也仍然会对孩子产生影响。

为进一步弄清楚父母言行对孩子的具体影响,笔者专门进行了调查研究。现将有关研究情况简报于此。

一、研究对象的确定

在孩子成长的整个过程中,父母的言行均会对孩子产生影响。但相关研究表明,六岁以前的幼儿受父母言行影响最深。因为这个时期的孩子正处于行为习惯学习和养成期,身边成人的言行举止都是其模仿的对象。孩子并没有是非判断力,凡所见所听均进行模仿接受,时日稍长也就将所模仿的内容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并且在心理上会将所习得的这些行为习惯理所当然化。这使得长大后相关行为习惯不易改变。如果幼儿时期受到父母的不良言行的影响,孩子也大多会具有不良言行。由于幼儿时期是孩子受影响最深的时段,因此,本研究把幼儿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并访察一些已长大的孩子,了解其幼儿时期受父母影响的情况。

二、研究的理论依据

陶行知“生活即教育”理论。家庭生活中,父母的言行举止、生活方式等等都是孩子成长的教科书。国家幼教法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总则第三条“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幼儿园与家庭要密切合作,形成教育合力。马卡连柯也曾说:“父母对自己的要求,父母对自己家庭的尊敬,父母对自己一举一动的检点,这是首要的最基本的教育方法”。

三、研究的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以下方法进行研究:

1.文献研究法:网上查阅已有相关研究资料,搜集、整理与本课题有关的教育教学理论及相关研究结果。

2.观察归纳法:通过观察幼儿的学习生活活动,问卷调研及座谈等形式,进行归纳研究记录。

3.案例研究法:记录课题研究过程中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反思。

4.经验总结法:在课题研究过程中不断探索和反思,认真做好各类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实施情况记录。及时撰写教学后记,反思经验总结论文等。

5.问卷调查法:归纳家长现阶段对“父母的日常言行对孩子品行的影响”的重视程度,设计一些有针对性的话题进行调查分析。

四、研究的目标和内容

研究目标:

1.通过课题研究,通过优化父母言行,来优化幼儿家庭教育环境,促进幼儿良好品德及行为习惯的形成,促进幼儿健康和谐的发展。

2.通过课题研究,提高家长科学育儿的意识,加强自身的修养,提高家长队伍综合素质的整体提高。

3.通过课题研究,密切家园情感,形成教育合力,更好促进幼儿成长,促进幼儿园的健康快速发展。

4.通过课题研究,提高广大教师开展家长工作的能力,进行教育课题研究的能力。

研究内容:

1.幼儿园家长言行举止现状及原因的调查研究。

2.家长素质提高的方式方法的探索研究。

五、研究的主要过程及步骤

1.准备阶段:通过一些问卷及访谈的形式,全面了解家长在生活中对自身言行对孩子影响的认识程度,调研,分析整理归纳。

2.实施研究:每个年级组观察记录、个案的形式对一些有典型的、有特点的片段进行适时跟踪记录,同时也有教师引导家长正确做法的经验总结。

3.总结阶段:对问卷调查进行统计分析,将教师个案、随笔、论文、家长教育益得集分册成集,对研究的成果进行总结,对一些可行的方法以讲座的形式宣传给家长。

六、研究结论

研究发现,家长言行与孩子言行成正相关关系。我们调查的100名儿童中,有不良言行习惯的孩子20名,跟踪调查发现, 这些孩子的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均不注意自己的言行,比如经常在孩子面前说流话脏话,导致孩子在同学中也经常说流话脏话。笔者特别注意了几个爱打架的孩子,发现他们的父母,特别是父亲,本身就有暴力倾向,对孩子也不注意引导,常鼓励孩子与别人打架。而具有良好言语行为习惯的孩子,其父母往往比较注意在孩子面前的言行,力求使孩子受到良好的影响。

从以上现象可知,父母以及孩子身边的成人在孩子面前注意自己的言行规范,对孩子施以积极影响,则孩子的言行习惯也就朝着积极的一面发展;如果孩子身边的成人,特别是父母总是施以不良的影响,则孩子也会朝着不良的方向发展。

七、研究启示

孩子出生后本无所谓善恶,最终发展为善者还是恶者,全看其周围的成人如何影响和引导。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父母言行对孩子言行习惯有直接的影响,因此,作为父母,必须从孩子健康成长的角度,为孩子树立良好的言行榜样,使孩子受到积极的健康的影响。现给两点建议:

1.在孩子面前,家长要尽可能规范自己的言行。不在孩子面前说脏话或不雅的话,更不要有不雅的行为或暴力行为示范。比如,父母经常在孩子面前阅读,孩子也会爱上阅读。如果父母经常在孩子面前玩游戏,孩子也会爱上玩游戏。

2.引导孩子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培养其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一些家长存在一些错误观念,比如自己存在厌世观念,就将这种观念也传递给孩子,是非常不明智的做法。这样的结果只会让自己的不智的观念代代传递,影响孩子未来的健康生活。

3.引导孩子懂得尊重别人,懂得礼貌交往。有的家长怕自己的孩子被别的孩子欺负,总是教导孩子要强,要善于打架。这样以敌对的人际关系作为预设的培养,只会使孩子变得具有暴力倾向。这样的孩子长大后,不仅可能给自己的家庭带来麻烦,也可能给社会带来麻烦。

【参考文献】

[1]李慧.父母教养方式及家庭成员对儿童的影响[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11)endprint

猜你喜欢

言行行为习惯课题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探讨
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
第一次写课题
请对自己的言行负责
“十三五”医改的新课题
“十三五”医改的新课题
妙语连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