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中职体育教学对促进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研究

2015-10-24廖健雄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5年7期
关键词:中职学校体育教学能力

廖健雄

【摘 要】当今社会,无论是个人生存还是企业发展抑或是国家繁荣都无法抛开团队精神,团队精神可以说是个人成功的必备条件,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国家强盛的法宝。正在走向复兴的中华民族更需要团队精神来实现我们的强国梦想,所以作为国家未来的基层建设者中职生理所当然也要具备团队精神。

【关键词】体育教学;适应社会;中职学校;能力

目前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现状不理想的情况,本文探讨了中等职业学校体育教学与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培养相关一系列问题。文章首先简要阐述了在中等职业学校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的可行性,然后在此基础之上分析了利用体育教学来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时应注意遵循的动机原则、以人为本原则以及系统性原则,提出了有效利用体育教学培养中职学生团队应注意的几点问题:

1.中职体育对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必要性

所谓社会适应能力是指“为在社会上更好生存而进行的心理和生理上的各种适应性的改变的一种能力,是个体融人社会,接纳社会能力。”对卫生类中职院校的学生来说,他们不仅要掌握基础的理论知识,如需要掌握基础医学理论和卫生保健与疾病预防知识,掌握护理学的基本理论,具有以护理对象为中心,实施整体护理的能力,具有规范、熟练的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基本操作技能等。还需要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必要的竞争力以及处理好人际关系等。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加强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是非常必要的。

2.中职学校学生社会适应能力较差的原因分析

对卫生类中职院校学生来说,其适应社会能力不强的原因是多方面造成的,既有自身方面的原因,也与社会因素密切相关,下面从两个方面进行具体分析。

第一,自身存在的因素。社会适应能力差,首先取决于学生的知识水平较低,很多学生在校没有认真学习理论知识,操作技术水平和技能也较低,导致步入社会之后,难以找到理想的工作,处处碰壁。其次,缺乏社会经验和生活阅历,很多事物都是第一次接触,没有明辨是非的能力,没有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再次,与个人心理承受能力和家庭教育有关,有的学生能够很快的学会适应社会的能力,调整自己的心理和态度,而有的学生意志薄弱,不能承受一点挫折,遇到困难就退缩。最后,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刚步入社会的毕业生,好胜心理强,不注重向他人学习,还有的学生比较自负、心胸不够宽广,人际关系较差。

第二,社会方面的因素。当前,整个社会的发展步伐较快,社会竞争压力巨大,对刚刚步入社会的毕业生来说,他们面对着巨大的工作压力和经济压力。同时社会伦理道德也出现了变化,整个社会环境都给他们带来较大心理压力,因而,也影响到他们尽快的适应社会,在适应社会过程中出现问题。社会因素造成的学生心理挫折具有普遍性和长久性的特点。

3.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适应社会能力的措施

3.1培养获取健康知识的能力

一个人只有具备丰富的体育知识,才能进行科学的运动,保持健康的身体,同时,体育与健康科学知识也是体育文化范畴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采取多种教学措施,培养学生获取健康知识的能力。具体来说,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进行:一方面以体育教材为主,将体育心理学、体育基础知识和生理学都融入到体育教学中,使课程内容更加丰富多彩,同时结合多媒体等教学工具,让学生接受更多的体育理论和健康知识,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另一方面就是在课外教学时加强对学生的锻炼,例如组织学生进行篮球比赛、游泳比赛以及乒乓球比赛等,同时结合体育教材知识,使学生在运动中学会健身的方法,具备获取健康知识的能力。

3.2培养相互合作的能力

当前,社会各个行业都竞争较为激烈,个人要想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取得成功,必须学会与他人相互合作。在中职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相互合作的能力呢?教师应当将培养学生合作能力作为一个重要的教学目标,科学合理的组织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可以采取探究式教学方式,让学生组成小团队对提出的问题进行解决,寻找答案的过程就是一次锻炼学生合作能力的过程。也可以采取体育比赛的方式,如篮球比赛,各个团队只有具备良好的合作精神,才能为取得胜利打下良好的基础。

3.3培养公平竞争的能力

公平竞争是体育竞赛的基本要求,也是一种重要的体育精神,更是适应社会必须具备的能力。作为体育教师,应特别重视培养学生公平竞争的精神和能力,使其形成胜不骄、败不馁的良好品质。体育课程强调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更是包含较多的体育竞赛,因此,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组织一些竞赛活动,对学生进行教育。

3.4培养人际交往的能力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之间的联系日益频繁,在社会工作和生活中,每个人都需要与他人进行交往,或者是同事关系、朋友关系和亲情关系等。通过人际交往,个人地位和身份才能得以体现,如作为医务人员,不仅要与同事、领导进行沟通交流,还要面对众多的病人,为他们提供解答和治疗。因此,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是每个人都必须具备的,这就要求教师和学生都应当重视培养人际交往能力的重要性。

中职体育课程,能够为学生提供丰富的人际交往机会,也将每个学生的优点和不足暴露出来。例如,有的学生骄傲自满、轻视其他同学,针对这种情况,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学会尊重他人,提倡团结友爱。对那些身体有残疾,不能参加体育锻炼的学生,在教学中应提倡乐于助人的精神,让其他学生主动去帮助这些困难的学生,学会理解他人、为别人着想。体育锻炼和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锻炼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过程,逐步形成较好的人际交往能力,以便更好的适应社会和工作需要。

总之,中职体育教学在培养学生适应社会能力的培养过程中意义非凡,在体育教学实践中我们必须要重视学生的身心健康,采取各种措施提升他们的身体健康和心理素质,提高他们的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以及公平竞争能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培养学生的适应社会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郑厚成主编.体育与健康[M].高等教育出版社:南方版,2009

[2]高达玲.护理学基础[M].东南大学出版社,2009

[3]班华,高谦民.今天,我们怎样做班主任[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4]吴键,郭杰,向静文.学校体育克服学生自卑心理的理论依据和课堂设计思路[J].体育教学,2007(4):43-44

[5]张杰,李娜.浅论中职护理学专业教学对象的特点与教学方法[J].卫生职业教育,2011:88-90endprint

猜你喜欢

中职学校体育教学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