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使学生积极思考

2015-10-24朱兴兵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5年7期
关键词:思考小学数学学生

朱兴兵

【摘 要】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求,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数学教学的质量与效益不仅取决于教师教学的积极性,更取决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小学生对学习有兴趣,对学习材料的反映也就清晰,思维活动就会积极、有效,学习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尤其当生性好动的小学生学习逻辑性强、 抽象且相对枯燥的数学时, 学习兴趣就更显得重要了。在实施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的教学策略时,应该运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灵活运用的原则;优势互补,交叉使用原则。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生;思考

托尔斯泰指出:“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求, 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数学教学的质量与效益不仅取决于教师教学的积极性,更取决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何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其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使学生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由“苦学”变成“乐学”。我在教学中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积极有效的探索:

一、小学生不能积极思考的原因分析

造成小学生不能积极思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不仅是学生自身的问题,与教师和家长的引导也有密切的关系。而所有这些原因之间也是相互联系的。

(一)题目过难

小学生由于年纪小,依赖性大,大多都有畏难情绪,在难题面前,不肯思考,认为自己做不出,同时又怕交不出作业会被教师批评,于是就只好选择求助于他人、书本以及网络。另一方面,大多数学生会抱有侥幸心理,认为在教师没有发现他们不独立思考的前提下,有可能会因为做出难题而获得教师的表扬。有关批评和表扬这一点也是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尤为注意的情感教育,教师应当结合小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进行情感教育,从身心和知识两方面正确培养学生。

(二)家长和教师盲目节省时间

小学生天性贪玩,许多家长和教师都会以此来督促学生完成作业,通常许诺只要学生完成作业,便可自由活动。为了争取更多的游戏时间,学生自然会选择最省时的办法,省去自己思考的时间、计算的时间,直接写上以各种途径获得的答案。

(三)学生对数学缺乏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根本动力。有了学习兴趣,学生必然会自觉积极地思考问题。但是学生一旦认为数学枯燥无味且晦涩难懂,自然会对其抱以消极的态度,以不用思考便可获得的答案应付教师,得过且过。

(四)小学生没有良好的自制力

小学生不比中学生,缺乏学习经验,没有形成知识体系,还不能正确认识学习的重要性,自制力相对较差,即便想要认真思考,也会由于各种外界原因而最终放弃自己的努力。

二、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的方法

通过分析,我们对小学生不能积极思考的问题有了基本的认识,针对其原因,应从以下几方面正确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一)教学过程由浅入深,以基础知识为重点

小学生的认知能力正处于发展阶段,他们虽然容易接受新鲜事物,但其理解能力有限。因此,教学中,教师应做到由浅入深,以基础知识为重点,不能一味追求题目的难度,要以绝大多数学生的认知水平为基准进行教学,才能保证学生的学习质量。学生掌握了基础知识,做对题目,就会有成就感,会增强学习的信心,遇到问题时就更愿意自己积极思考,以获得更多的成就感和信心。而且学生在思考过程中,可以整理所学知识,就会做对更多的题目。如此形成良性循环,使学生主动积极思考就不再是难题,还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

(二)灵活教学,注意让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解题

数学与其他学科不同,需要死记硬背的内容不多,注重思维能力的培养,过程重于结果。因此,教学中,教师应当注意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尤其是注意让学生掌握便于理解的简便方法。简便方法的应用不仅可以提高效率,还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这样一道题目,0.125×0.25×32,如果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计算,花费的时间将是使用简便算法所用时间的5倍左右(在不使用计算器的情况下)。如果学生掌握了简便方法,就可以又快又好地完成题目, 自然不会再因为想要节省时间而放弃自己思考的机会。

(三)营造具有创新性、趣味性的学习氛围

要想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学生爱上学习。小学生爱玩好动,好奇心强,因此营造具有创新的、有趣的学习氛围,可以很好地调动学生独立思考的积极性。而游戏是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我们不妨适当地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游戏的设置可以结合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和生活场景。比如,在教学认识人民币的时候,教师可以在课堂模拟售货员售货的情景,让学生自己体会简单的交易过程,更加直观地了解所学知识。另外,根据小学生好胜心强的特点,教师还可以在课堂教学中进行一些竞赛游戏,让学生参与其中,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而教师应当做好引导者的工作。课堂之外,教师布置的练习题也应当注意创新性和趣味性,且应尽量避免重复。这样,一方面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另一方面从主观和客观两方面提高了学生主动积极思考的能力。

(四)家长和教师的合理监督管理

小学生由于年纪的关系,属于比较特殊的学生群体,自制力相对较差,学习中还需要教师和家长的较多干预。就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的问题来说,一方面,教师和家长应该耐心讲解,帮助学生理解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并及时鼓励;另一方面,如若发现学生有抄袭的行为,应当及时制止,不能听之任之,做到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此外,一些小学生有逆反心理,家长和教师在管理时应当注意方式方法,避免适得其反。

数学教学,教师应注重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语言能力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数学学习极性的程度。很难想象失去了学习积极性还能怎样进行数学的学习。所以,作为数学教师,一方面要向学生传授语言知识并使他们掌握技能,另一方面更要重视培养和维持学生对这门学科的学习积极性,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样才能真正把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落到实处。

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要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必须树立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的辩证观点,形成热烈的学习气氛。要凭借数学思维性强、灵活性强、运用性强的特点,精心设计教案,摆正讲与练的关系,注重学生优秀思维品质的培养,使之变被动为主动,变学会为会学。这样就一定能达到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目的,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教师只要利用一切有利因素,让学生处于最佳心理状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就能实现课堂教学的优质高效。

【参考文献】

[1]蔡立华.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与学生学法的思考[J].学周刊a版.2015.(9):37-37

[2]禄朝艳.新课改下关于小学数学教学中多媒体应用的思考[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4.(10):161-161.

[3]吴春阳.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10):238-238

[4]陈玲.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J].广西教育.2015.(8):49-49endprint

猜你喜欢

思考小学数学学生
学生写话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