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实验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
2015-10-24杨文学
杨文学
【摘 要】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自新课程改革以来,这一点体现得更是明显。科学规范的实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科学探究的愿望,把物理课堂变成学习、求知和实践和学生勇于探索的乐园。
【关键词】物理实验教学;地位与方法;提高学生能力
物理实验及其教学是物理课程和物理教学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既是物理教学的重要基础,又是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方法和手段。我深知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现将我的几点看法、做法提出来与各位同行们共同探讨。
一、实验是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
把物理实验作为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认识。
1.物理实验本身就是物理学的不可分割的重要内容。物理学的任何一部分内容的结构及其发展都可以分解为三种因素:实验,物理思想和数学.可见,实验内容本身就是教师要教,学生应该学的重要内容。
2.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验是物理概念,规律教学中必不可少的基础.离开了实验的物理教学只能是“空中楼阁”,即使照本宣读,在黑板上做实验,也不过是“纸上谈兵”,而且会把本来生动的,丰富的物理知识变成一堆枯燥难懂的材料,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3.实验是培养学生实验能力(特别是操作能力)的保证。从教师的演示,示范和学生自己的动手操作中,学生可以从中学到实验的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方法,可以发展能力,培养良好的实验素质。这是实验的任务也是教学的任务。由此可见,不做实验的物理教学是没有完成教学任务的教学,不做实验的教师是不负责任的教师, 不具备实验条件的学校是不合格的学校。
二、实验是物理教学的重要方法
1.实验是物理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实验方法是人们根据研究的具体目的,利用一定的仪器设备,人为地制造,控制或模拟自然现象,使某些现象反复再现以便让人们反复进行观察研究的一种方法。实验方法的优点是能将复杂的条件进行简化和纯化,借助仪器设备,突出研究对象的主要因素,排除次要的非本质因素,创造一个恰当的实验环境, 使需要认识的某种性质或关系以比较纯粹的形态表现出来,以便人们能比较容易比较精确地发现规律。
2.实验是教师教物理,学生学物理的重要方法。通过观察与实验,使学生知道科学家探索发现物理规律的过程,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要做到这一切,离开了实验,不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是不可能的。要让学生像物理学家那样去探索物理世界的秘密,就应该让学生像物理学家那样,主要靠观察,实验和思考去探索,去学习,把实验当作物理教学的一种重要方法。
三、物理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地位和实验本身的特点,决定了它在物理教学中能起重要的作用。
(一)培养学生的兴趣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实验具有真实,直观,形象和生动的特点,易于激起学生兴趣对于中学生,物理实验有很强的吸引力,极易唤起他们的直接兴趣。
学生观察实验,自然也会产生自己动动手的欲望。设法让学生多动手做实验,不仅可以满足学生操作的愿望,更重要的是可以让学生不断体会和尝到“发现”和“克服困难解决问题获得成功”后的喜悦。正因上述原因,所以教师不仅需要自己多做实验,而且要设法让学生多做实验;不仅要注意选择能说明教学中需要说明问题的实验, 而且要尽可能使所选的实验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创设学生有效掌握知识的学习环境
培养学生能力,提高教学成绩,关键是学习兴趣的培养,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兴趣的培养离不开实践和实验,一个人只要有了兴趣,他就会进行创造性的学习,能力也会随之提高。在课堂上让学生较多地动手做实验,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使学生通过实验进一步理解物理概念,掌握规律,从而拓展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
1.典型性
实验能创造一个确实的,排除了干扰的环境,它对产生各种现象的条件进行了严格,精密的控制,排除了次要因素的影响,突出了现象的本质和规律。
2.具有趣味性
实验能充分运用学生的各种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心情舒畅的状态下自觉主动地学习。
(三)训练学生的科学方法
实验能够创造最确实,最少受干扰,并保证过程以其纯粹形态进行的物理环境。它创造了理论密切联系实际的学习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蕴藏着极其活泼的因素。验证法,是一种推理,判断在前,实验验证在后的研究方法。也就是在已知的物理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经过推理,做出假设和预言,并通过实验来检验其真理性,从而得出可靠的结论。
(四)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质
有人认为,素质主要由三个方面的因素构成:知识因素和智能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实验除了对知识的掌握,智能的提高有明显的作用之外,对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也有显著的作用。实验不仅能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而且能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观点观念,优秀的道德品质,培养高尚的思想情操和浓厚的学习兴趣。
四、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有待加强与改革
1.教师必须提高对实验教学的认识
当前,一些初中物理教师的不注重对学生实验能力培养,对实验教学认识不足,认为实验教学一是麻烦,演示实验从准备器到课前试做,一遍一遍地去精心设计,细心查找实验可能出现的问题,生怕课堂实验失败。可有时总会出现问题,不能很好地完成教学过程,出力不讨好。学生分组实验,更是忙得不亦乐乎。十几套实验装置,条件好的学校还可以有实验员、有固定的实验室,可以组织学生到实验室,在实验员的管理下进行实验,条件差的学校没有固定的实验室,必须要把这十几套器材搬运到教室里,由这个班到那个班,确是不易。因此,就把演示变图示,把分组变演示。认为只要讲细讲通,即省时又省力,学生成绩不差,何乐而不为呢?二是不少学校仪器设施陈旧简陋,地方陕小拥挤,实验用品不能及时补给,这都严重地制约了实验教学的正常开展。对于课标规定的实验,不仅开出率低,而且演示实验的作用和地位还在低下水平徘徊,使学生动手能力普遍低。因此,为了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科学的探究能力,提高他们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爱好,引导他们从小爱科学、学科学,激发他们树立科学信念和立志于科学的信心,我们一定要改变不正确的实验教学观念,改善实验条件,改革实验教学。
2.实验过程让学生自己去完成、去体验
在探究实验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师过于主动,启发诱导过多,这样也不好,容易约束学生的思维,实验过程尽量让学生去完成。从猜想,到设计,到实验过程,到最终得出结论,尽量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多猜想、多设计实验方案,优化实验方案,提出实验过程的分工与协作,结论由学生自己得出。教师不可包办,让学生自己去感知、去领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