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化学教学与素质教育

2015-10-24鄢国辉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5年7期
关键词:化学教学新课程素质教育

鄢国辉

【摘 要】新课程标准的核心就是素质教育,在新的形式下必须加强素质教育,将提高青少年的创造性作为学校教育的中心任务。初中化学课程标准是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为宗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教学质量,根据新课程标准大力进行素质教育。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化学教学;素质教育

初中化学课程标准是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为宗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新的形势下必须大力提倡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能力,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课堂成为单纯的知识大杂烩没有进行必要的思考和探究,学生的主体性不够;缺乏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学习能力的培养,影响了学生知识的构建和能力的提高。

一、 要转变观念面向全体学生 实现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转轨

“素质教育”是相对于“应试教育”提出的,它们的主要不同在于教育观、质量观、学生观不同,即是否面向全体学生,是否使学生全面发展,是否使学生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学习。“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在如下几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从培养目标上看,素质教育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应试教育只重视智育。从对待学生上看,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应试教育只面向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从教学内容上看,素质教育着眼于素质的全面提高;应试教育是考什么教什么,不考不教。从教学过程上看,素质教育注重启发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应试教育则是教师一讲到底,学生只是听讲。从教学方法上看,素质教育是师生双向活动,变讲授为训练,优选最佳的教学方法;应试教育则为“满堂灌”,学生被动地学习。从学生负担上看,素质教育目标是当堂理解,重视学科能力的提高;应试教育是大搞题海战术,学生不堪重负。从教学效果上看,素质教育的任务为大面积培养合格学生,应试教育侧重个别尖子学生而且多为高分低能,大面积学生不合格。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应试教育是以追求升学率为根本目的的陈腐模式,扭曲了教育的本质,扼杀了学生的个性。我们要坚决反对应试教育,毫不犹豫地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这是深化教学改革的关键。化学教师应当毫无例外地把素质教育落实在日常教学之中。

1.要认真领会新课程标准。新课程标准是根据义务教育的性质和任务制订的,化学义务教材又是根据我国国情、化学学科的特点和中学生的心理、生理发展规律而编写的。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注重了化学知识与社会生活、生产实际,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传统知识和现代知识,本学科知识与相关学科知识等各个方面的联系。因此教师正确执行课程标准,就能保证化学教学从单纯的以升学为目的的应试教育转变为公民的素质教育, 从只重知识传授转变到重技能和能力的培养,从只重书本转变到理论联系实际,从只重智育转变到德、智、体、美、劳五育全面发展。

2.要把素质教育的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中。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教师在备课时应注意制定出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学生学习情感目标,并在教学过程中加以落实,使学习程度不同的学生都能得以提高, 是观念转变的具体体现。知识和技能是学生形成能力的基础,而能力是学习掌握知识技能的必要条件,是促进学生提高学习水平的重要因素。教师在教学中应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学法上的指导,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使学生的素质得以提高,使素质教育落实在日常教学之中。

二、突出观点、科学态度及学习方法的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

初中化学教材是按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编写的, 它的体系是必学与资料卡片相结合、课堂教学中讲解、阅读与探究、讨论相结合,学校教育与社会实践、调查探究相结合的比较科学的体系, 使教材延深到了社会和家庭, 使化学教学与日常生活、科学技术、生产劳动相联系,是一本进行化学素质教育的好教材。深刻理解课程标准,钻研教材并且体现在日常教学中,是进行素质教育的关键。化学课的讲授主要目的是在教会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和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制法和用途;通过一些探究性、验证性实验,培养学生实验操作和观察能力;通过化学计算的学习,使学生初步学会定量地分析和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 使学生在学习双基知识的同时初步形成用化学观点和化学方法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三、 加强实验教学 提高学生的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获得化学知识和能力,培养学生观察、实验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因此加强化学实验是提高学生能力的重要环节。教学中要坚决反对“黑板上画实验,课堂上讲实验,课下背实验”的应试模式。要把教材中选的演示实验、探究性实验认真做好,做到课前进行周密的准备,使现象明显,效果良好,让全班学生都看清楚;实验时要做到操作规范化,并注意启发引导学生从具体观察上升到抽象思维。对实验活动应要求学生做好预习,仔细观察实验现象,联想所学过的知识进行分析、判断,认真做好记录,填写实验报告,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对于调查与研究、课外实验在课外活动中老师应指导和鼓励学生做,培养他们综合运用知识,善于自学和勇于创新的意识。

为保证实验成功,还应进行心理素质的教育。首先,应克服依赖心理,独立完成实验,必须自己拥有第一手资料,亲手做,亲眼看,用脑想,只有亲自参与,才能从成功中得到喜悦,从失败中通过总结得以提高;其次,应教育学生克服胆怯,怕失败、危险的心理,用科学家不畏艰险探求科学真谛的动人事迹教育学生,启发他们大胆实验;再次,还应注意向学生介绍实验中可能出现的偶然现象,使他们心中有数,实验时踏实。

四、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保证

教师必须以师德素质的提高促进自身教书育人素质的提高,深化教育改革,努力创造出适应当前素质教育的新的教学方法,研究学法,加强与生产生活相联系的化学知识的学习,关心最新化学科学技术的发展和重大科研成果, 以学识水平和教学能力素质的提高,促进素质教育的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的内涵包括许多方面。我们只有从义务教育的性质和任务出发,在教学中重视双基的同时,注意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及关心自然、关心社会的情感,培养学生观察、思维、实验和自学的能力及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紧紧把握住新课程标准和教材,才能在学科教学中,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不断进取不断探索、不断创新的科学态度及严谨学风的教育,而且还能提高自己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实验能力和自学能力,充分利用一切有利因素,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教学质量,根据新课程标准大力进行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朱德全.现代教育理论.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人民教育出版社化学室: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endprint

猜你喜欢

化学教学新课程素质教育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浅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探究式教学的实施策略
化学探究性学习方式的构建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
关注基础教育阶段中的素质教育
高中体育新课程实施“碰壁点拔”式教学模式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