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学生为主体教学模式探析
2015-10-24唐娜
唐娜
课程改革提倡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的新的教学模式,改革教学传统的结构、转变老套的教学方式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推行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可以很好的使教师根据生物这一门学科的科学特点、知识结构,制定出适合学生自身的教学计划,提高学生的求知欲与创新能力。从而更好的发挥出学生在教学上的主动精神,改变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僵硬、封闭的教学模式。本文通过探讨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推行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的必要性,从当前高中生物教学实际现状出发,试图通过对现状的分析找出实现以学生为主的高中生物教学的策略。
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即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培养学生获得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使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一、高中生物教学以学生为主体的必要性
为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应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提高全民素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改革势在必行。
1.符合教育改革的方向
以学生为主体的高中生物教育体制,把视角转到学生身上,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出发,结合当前社会经济形势及学生、生物学自身的特点制定出符合知识经济潮流的教学计划,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促进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开发
以学生为主体的高中生物教育是以学生为核心、教师为导向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这一教学模式注重在老师的引导启发下,让学生独立思考展开对问题的讨论或通过亲自动手实验、观察来获取新的信息并通过思考、讨论来对这些信息进行整合进而结合已学知识得出新的结论的过程。这个过程给学生提供了充分的表达、质疑、探究、讨论的空间,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并且使学生掌握了科学的学习方法,为终身学习奠定了基础,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当前高中生物教学现状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高中生物教学虽然在教学内容、教学模式上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值得改进。
1.教学观念落后
由于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大多数教师在教学上都是以自身为中心。认为“我怎么教,学生就怎么学”只是一味的按照课本灌输知识,让学生机械的背诵,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久而久之学生就会感到枯燥无味失去了对学习的兴趣。并且好多教师认为知识只有靠教才能被学生掌握,缺乏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主性。这些落后的教学观念严重阻碍了学生的学习能力、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逻辑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在这种教育环境下培养出来的学生综合素质并不完善。
2.教学手段单一
由于生物学具有与其他学科与众不同的特点,它的研究对象包含了动物学、植物学、微生物学等众多学科,研究内容更为细致。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方式上要有独到之处、教学手段要多样化,不能只是以课本知识为中心一味的讲授,忽略了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能力。教师在平时讲授知识时可以结合多媒体技术利用多媒体的声、光、色、形、像、动画等功能,建立生动的情境,将课本上的概念转化为形象生动的画面。还可以定期组织学生对书上的理论进行试验,让学生把实际与理论有机结合起来从而达到对知识更好的消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
3.课堂气氛沉闷
课堂气氛沉闷是由很多因素造成的,其中教师不合理的教学方式是一个重要的原因。教师只是以自我为中心的给学生灌输知识,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没能给学生足够的表现机会;教师教学情绪不高,不能使学生与自己达成共鸣;教师知识掌握不准,讲课没有吸引力;教学形式单一等,久而久之学生便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和动力造成了课堂气氛沉闷的现象。
三、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改革
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改革符合我国教育教育改革的要求,顺应了知识经济发展的潮流。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了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1.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
教师应该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根据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力、学科特点制定出学习计划。在讲授知识时由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有目的的去学习,教师为学生提供指导和帮助,构建教师、学生共同学习的过程。在这种良好的学习环境的影响下学生各方面能力都会得到更好的发展,综合素质也会得到提高。
2.遵循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
教师的素质直接决定着教育的质量,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在具备以学生为主体理念的同时还要能够把握以学生为主的原则。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要做到平等、尊重与友爱,与学生建立亦师亦友的关系,使学生敢于在课堂或实验中提出假设与疑问,敢于成为课堂的主体。
3.注重课堂设计
在课堂设计上可以通过各种方式与学生达成互动,让学生也参与到教学中来,调动学生自主学习、思考、讨论的积极性。比如教师可以根据生物课的特点结合我们日常生活巧妙的设置一些问题,吸引学生兴趣。还可以通过讲述相类似的知识,让学生自己比较总结,这种方法可以使学生在学习上变被动为主动,加深对知识的印象且便于理解。
4.鼓励创新与协作
学生的创新与协作能力可以通过进行小组实验进行培养。一个小组就是一个团队,这种形式对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有重要意义。学生通过实验可以有效的巩固理论知识,并且学生在进行实验的过程中通过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思考、讨论再结合所学理论形成自己的观点,这样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有很大的帮助。
总之,在高中生物教学工作的开展中要认识到以学生为主体得重要性与必要性,并在正确认识教学模式现状的基础上积极对创建以学生为主体教学模式进行科研与探讨,只有不断的将以学生为主体的理论付诸于实践,才能够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取得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刘光尧,李琛琛.《让生物教学彰显育人功能》.《生命世界》.2010年01期
[2]张宝华.《对生物教学的思考与实践》.《各界》.(科技与教育),2010年01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