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教学多媒体技术应用刍谈
2015-10-24王文刚
王文刚
【摘 要】将多媒体技术运用于高中物理课堂教学,实现现代教育技术与高中物理学科课程的科学整合,可以极大地丰富我们的高中物理课堂,提高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科学性,并创新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模式,从而最终提高高中物理教学水平。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效益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教学设施水平的提高,多媒体技术因其直观性、生动性、高效性等特点被越来越多地运用到了教学当中。而高中物理作为高中课程体系中相对较难的一门实验学科,在高中物理教学中适当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极大地提高高中物理的教学效率,提升高中物理实验的教学效果。本文对多媒体技术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进行了论述, 以期能够对高中物理教学水平的提高有一定的帮助。
当前,我国正在积极推进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理念的核心就是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教育的根本,这就要求我们要不断地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创新多样化的教学方式, 来丰富我们的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课堂教学实际中,仅靠“一支粉笔一言堂”的传统教学的弊端已日渐显露出来,而多媒体教学能把文字、声音、动画等传播媒体紧密地结合起来,它能将抽象的内容形象化,将静止的内容动态化,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和积极性,从而让学生的学习过程由被动学变成主动探索。同时,多媒体教学的互动性还可以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从而让学生在快乐的情绪体验中学得更多的知识。而且,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还可以实现实景模拟教学,从而把知识与现实连接起来。高中物理教学的现状,要求我们要将信息技术与物理课程有机结合起来。因此,教师要运用多媒体技术手段进行辅助教学,优化教学过程,从而提高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效益,培养出适应信息化社会的创新人材。而多媒体技术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运用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优势。
一、突破重点,化解难点,加深学生对物理概念、规律的理解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经常会出现以下几方面的问题感性知识不足相关的准备知识不足抽象思维能力不足。这些问题导致学生在高中物理学习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认知障碍,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学习成效。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利用由图形、动画等各种软件制作的多媒体课件对抽象的教学内容进行模拟,能有效化解学生在高中物理学习中的各种认知障碍,加深学生对各种物理概念、规律的理解,提高学生的数理思维能力,最终提高学生的物理水平和物理学习成绩。
现在的学生由于生活经验和阅历不足,对现实生活中丰富多彩的事物缺乏起码的认知和思考,这就使得他们在高中物理学习中存在感性知识不足的问题,而多媒体教学的直观性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因此,教师可以在物理课堂教学中运用图片、影像等多种多媒体技术来为学生再现各种各样的感性材料,从而为学生的高中物理学习奠定基础。例如,针对高中物理教学中所涉及的失重问题,教师可以通过播放宇航员在太空中行走的相关多媒体视频来说明这一问题,从而加深学生对这方面的感性认识,并使学生对失重现象及与其相关的力学原理有一个更为深刻的理解。再如,在教学“原子结构”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相关的电子软件制成相关的动画课件来对a粒子散射现象进行实景模拟,通过电子动画课件学生可以逼真地看到a粒子散射的全过程。a粒子在被反射源射到金属箔的原子上后,绝大多数仍沿原方向前进,而只有少数发生较大的偏转。多媒体技术通过电子动画课件将这一微观的物理过程展现在学生面前,从而极大地丰富了学生对于a粒子散射现象的感性认识。
教师在课前让学生通过多媒体课件快速浏览一下与本节课相关的知识点,可以较好地解决学生准备知识不足的问题。例如,在讲授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时,教师就可以将磁通量、磁通量变化量、磁通量变化率等概念整合到一个教学课件中,让学生在课堂上先浏览一遍,然后再进行具体的教学。这样就会让学生对教学内容有一个整体的把握,从而也就提高了物理课堂的教学效率。
高中阶段的学生虽然已经具备了较好的数理逻辑思维能力,但对于高中物理学习来说,其抽象思维能力依然是非常不足的。对高中物理中所涉及到的众多物理概念和物理现象等,学生理解起来是相当困难的。在这种情况下,多媒体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在物理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直观生动的特点,来辅助学生的物理学习。例如,在“静电感应” 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将导体的静电感应过程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从而激发学生的形象思维。
二、进行实验模拟与演示,提高实验教学效果
物理实验是高中物理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然而由于受时间和空间等客观条件以及仪器本身因素的限制,有些实验效果并不理想。如果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物理实验,可以使物理实验不受过多的外在条件的限制,变得更加的自由灵活。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在传统演示实验的基础上,配合以多媒体课件演示,能克服传统演示实验准确性差、过程模糊、受控因素多等缺点,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比如,在教学“ 平抛物体的运动”时,教科书中采用了频闪照相的方法来说明平抛物体与自由落体运动物体在竖直方向上的运动是相同的的道理,如果我们设计出一组小球同时做各种初速度的平抛运动的动画,则更便于学生对闪光照相结论的理解和掌握。
利用计算机进行学生实验的模拟教学,可以克服由于学生按部就班地做实验,不能积极充分地调动思维的弊端,也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自主动手能力,提高学生对于学生实验的参与积极性。比如,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的学生实验中,实验的准备、组建、实施、测定的整个过程,都是学生在计算机的要求下进行的。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总之,将多媒体技术运用于高中物理课堂教学,实现现代教育技术与高中物理学科课程的科学整合,可以极大地丰富我们的高中物理课堂,提高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科学性,并创新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模式,从而最终提高高中物理教学水平。因此,我们每一位高中物理教师都应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积极地将多媒体教学融入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从而降低学生学习高中物理的难度,提高学生学习高中物理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李子明,右建叶,张利波.多媒体在物理教学中的有效整合[J].物理教学探讨,2008(13)
[2]张昕,任奕奕.新课程教学设计[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
[3]郁建石.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物理教学,2011(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