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积极心理暗示提高数学教学效果
2015-10-24佘果
佘果
【摘 要】数学新课程的实施,对学生的要求进一步提高。特别是部分数学基础差的学生,在学习上明显力不从心,甚至谈数学色变,干脆完全放弃数学,这令人甚是担忧。作者经过多年的数学教学实践,成功地将心理暗示教学法渗透到日常教学中,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关键词】高中数学;心理暗示教学法;教学效果
心理暗示的本质是指人在受到外界或他人的希望、理念、情感、判断以及态度影响所产生的心理特征。在高中数学中,积极地使用心理暗示,通过间接的方法激发学生内外的潜能,达到教学目的,这种效果远远强于直接命令学生,既能防止学生自尊心受到伤害,又能达到“教育无痕”的效果。
一、积极心理暗示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应用的依据
1.人具有可暗示性
正因为人具有可暗示性,所以环境对人有深远的影响,但是每个人接受暗示的能力是不同的,这不仅取决于接受的个人,也取决于给予暗示的人,只有两者共同作用,才能达到情感暗示的共鸣,如果给予暗示者有较高的暗示能力,则接受者的接受能力会更强;反之,则会稍弱些。
2.人具有意识性的心理活动,其心理活动主要分为有意识的和无意识的两种
在接受学习者的无意识过程中,给予暗示者的暗示与接受者的思想等产生共鸣,可以使暗示发挥最大的效果。
3.人具有非注意的心理反应
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许多学生对数学产生厌恶感,因此会对数学课从心理产生抗拒的作用,但是教师在正式授课之前与学生探讨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就会充分调动学生的听课兴趣,也就使学生产生了非注意的心理反应,从而将一节数学课轻松地学习完毕,并且知识点掌握得比较牢固。
4.人的潜力需要得到开发
人的潜力是无穷的,在未经过开发之前,这些潜力是潜在的,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积极的心理暗示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潜力,引起学生的注意和思考,从而促进其学习效率的提高。
二、积极心理暗示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应用的手段
1.对学生采取语言暗示
这种方法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应用较为普遍,而且频率较高。没有一个学生天生就对学习有着旺盛的求知渴望,许多学生由于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阻碍,无法满足自身心理需求,所以导致成绩不断下降,尤其是高中数学学科。因此,教师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要积极采用语言暗示对学生给予肯定,增加学生的自信心。
2.对学生采取行为暗示
一切的暗示都需要在给予者和接受者双方都放松的基础上进行。高中学生面临的学习压力大、学习时间长,这会导致学生的睡眠不足,以致于学生一直处于睡意朦胧状态下学习。数学教学需要学生保持清醒的头脑,跟住老师讲课的思路去探讨问题,因此,高中数学教师在授课之前,引导学生调整心态,唤醒头脑十分重要。
3.对学生采取环境暗示
环境氛围能够影响一个人的成长之路,决定一个人成为什么类型的人,所以,高中教室的环境气氛格外重要,因为学生多数时间在教室内部活动。在教室里面可以放置适当的绿色植物,它能给人生机勃勃的感觉,它能够促进学生积极向上,另外,在教室张贴标语等具有鼓励性的语言,这可以起到激励作用,促使学生在学习时更加奋发图强。
4.对学生采取榜样暗示
人都有攀比的心理,在学习过程中也如此,学生对学习成绩会有所比较,并且有一种愿望就是赶上成绩好的同学。在班级里,必然会存在成绩较好和较差的学生,不要一味地培养成绩好的学生,对成绩差的学生也要进行鼓励和培养。当这些学生取得进步时,教师要积极地给予其表扬,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获得更大的提高。
三、积极心理暗示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应用的建议
1.营造轻松的课堂环境氛围
在课堂上,教师要学会与学生交朋友,除了为学生讲解必要的学习知识以外,还要注重身份、情感和态度等方面的交流。师生之间可以多互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使课堂变得更加活跃,这样的课堂氛围容易使学生接受知识,也利于教师更好完成教学环节。
2.深入研究教材知识点和心理的共鸣
教师在授课之前,对学生要有合理的课堂导入,也就是积极的心理暗示,这就要求教师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去追根溯源,钻研如何设置情境导入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师只有从学生心理角度出发,寻找与教材知识点的契合点,才可以使暗示发挥更积极的作用。
3.控制好积极心理暗示的频率
积极的心理暗示固然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教师使用心理暗示时,一定要注重使用的频率。如果使用次数过多,学生习以为常,会对心理暗示产生抗体,从而失去应有的积极作用;而如果使用次数较少,对学生的心理不起作用,用了也是徒劳的。因此,教师控制好积极心理暗示的频率很重要。
环境对学生影响也很大。创建良好的班级环境,创设团结活泼、积极向上的班风,都会对集体中的成员产生良好的影响。例如教师让每个学生在班上寻找一位自己的赶超对象,这一做法营造了班级内“你追我赶”的积极学习氛围,一个学生看到同伴取得成功,就会认为自己经过努力也可以完成同样的事情,从而激发学生奋发向上,用心学习,勇于探索。心理暗示是一个微弱的变化过程,但是这种微妙的影响却存在着不可估量的正能量。高中阶段的许多学生,数学成绩都不理想,并不是学生天资的问题所致,而更大因素在于教师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法不够合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积极的心理暗示方法对学生进行心理暗示,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而且有利于学生数学成绩的提高。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