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培养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2015-10-24布如英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5年7期
关键词:应用题小学数学能力

布如英

【摘 要】应用题体现了身边各种各样的实际问题和周围环境中常见的数量关系,需要用到不同的数学知识来解答。解答应用题的过程中,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使学生既了解了数学的实际应用,又初步培养了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可以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创造性,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等。

【关键词】小学数学;应用题;能力

很多学生看到应用题就很头疼,找不到解决的方法,解答应用题是一项较复杂的思维活动。小学应用题的教学任务就是要在引导学生正确解答各类应用题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而良好思维品质的培养,则是思维训练获得高效率的有力保证。怎样培养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呢?下面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

应用的难易不仅取决于数据的多少,往往是由应用题的情节部分和数量关系交织在一起的复杂程度所定。同时题目中的叙述是书面语言,对小学生的理解会有一定的困难,所以解题的首要环节和前提就是理解题意,即审题。审题就要读题,读题必须认真、仔细,通过边读边想掌握题中讲的是什么事情,经过怎样,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应用题的条件。结果怎样,则是所讲的问题。要想弄清楚题中给定的条件是什么,要求问题是什么?不仅要边读边想,在必要情况下还要借助简单的实物图或线段图来辅助理解,这样能把题目里难以理解的内容或抽象的概念简单化,具体化,把抽象的东西摆在眼前,便于让学生容易理解和掌握其题意。例如,小学三年级课本中有这样一道题:鸡有24只,鸭的只数是鸡的2倍,鸡和鸭一共有多少只?题中哪些数据与问题有直接联系,哪些没有直接联系,如果在边读边想基础上再加以简单的线段图帮助分析,学生就更容易知道条件是什么,要求的问题是什么了,否则对于抽象概念能力较差的部分学生就难以理解了。实践证明,学生不会解答某一应用题,往往就是对该题的题意不理解或理解不透彻。一旦了解题意,其数量关系也将明了。因此,从这个角度上讲,理解题意就等于解答应用题中完成一半的任务。

二、加强解题思路训练是解答应用题的关键

培养学生解答复合应用题的能力,要注意思路的训练,使学生逐步掌握应用题数量关系的基本结构和变化规律,从而提高解题能力。为了让学生对所解答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理解透彻,教学复合应用题时,可先准备一些连续的简单的应用题。如:

(1)学校买了3个书架,一共75元。每个书架多少元?

(2)每个书架25元,学校买了5个,共要用多少钱?

通过简单应用题(1)和(2)的分析、比较,学生很容易看出题(1)的问题“每个书架多少元?”是题(2)的已知条件“每个书架25元”。如果把题(1)中的已知条件“学校买了3个书架,一共75元”代替题(2)中的“每个书架25元”,便可得出“学校买了3个书架,一共75元。照这样计算,买5个书架要用多少钱?这样,利用一个个简单应用题组成所求的复合应用题,寻找出中间问题,有利于帮助学生建立中间问题与基本数量关系的联系,从而提高分析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三、联系生活,理解抽象数学概念

概念的引入是概念教学的第一步。成功的教学经验启迪着每位教师,数学教学中若能把“纯粹”的数学知识与学生在日常生活的、熟悉的、具体的材料相联系,就能便于学生理解题意,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探索新知的欲望。从学生的学习生活中抽象出数学知识,当学生基本掌握了概念的含义后,为丰富知识的外延和促进理解,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利用一些具体的生活实例,帮助学生构建正确、清晰的知识框架。例如在学习“圆柱体的认识”时,当学生对圆柱体有了初步的认识后,教师可以出示一些实物,让学生找出那些是圆柱体,再想一想,家里面还有哪些物体是圆柱体。这样通过许多的实例,学生获得的感性材料更加充分了,形成的表象也更加鲜明,因而对于概念的理解和概括也更为明朗了。

近几年春季,我国大部分地区出现了飞尘扬沙和风暴天气,有关专家指出,这是由于乱砍乱伐树木,使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所致,因此,保护森林资源已成为目前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某地区原有森林面积50万公顷,因人为毁林,到1999年底森林面积已减少了10%,为此,当地政府决定从2000年开始大力开展植树造林,计划在2001年底使森林面积增加到64.8万公顷。(1)求该地区1999年底森林面积为多少万公顷?(2)求该地区2001年比1999年造林面积增加了百分之几?

学生通过对这样的应用题的解决,不仅获得了知识和方法,更能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状,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具体教学中,选择例题和习题内容时,都要考虑到选择贴近学生生活、使学生感兴趣的事物作为素材。例如:学习完《百分率》后,我让同学们先看看班上当天缺席几个人,再让他们求出缺勤率和出勤率各是多少,最后,我问大家:“假如今天我们班同学全到了,出勤率应是多少?出勤率能大于100%吗?”同学们对这些熟悉的内容可感兴趣了,都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之中去。

众所周知,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基础学科(概念、原理、法则)是比较抽象的,而小学生的思维以直观形象为主。要改革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打破课内外的界限,把数学知识放在社会大环境中去学习,使课内学习与课外实践得以沟通。如:教学“利息”一课,我把课堂搬到银行,先把学生分成四组,选好组长,联系好参观地点及帮助我们释疑的校外辅导员(在银行工作的)。再带领学生参观调查,积累些金融方面的感性知识,了解利息、利率、本金、本息、活期、整存整取等银行所用的专用名词,最后引导到怎样求利息上来,学生掌握方法后,立即帮银行叔叔算一算利息,看看结果是否正确。这样的课堂模式使了解、领会、掌握、应用一条龙,学生学得既高高兴兴又扎扎实实。

总之,在应用题教学过程中,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创造条件让学生积极思维、积极探索,要引导学生理解题目的意思,重点分析数量之间的关系,抓住应用题的条件和问题,举一反三,精讲多练,不断提高学生分析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仲秋月.谈谈应用题教学新思路.《江苏教育》.2001年第21期

[2]杨庆余.《小学数学教学研究》.中央电大出版社,2004年12月第1版

[3]郑君成.小学数学教学,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12期endprint

猜你喜欢

应用题小学数学能力
应用题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有限制条件的排列应用题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解应用题要过“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