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上好高中语文课本中的小说篇目
2015-10-24李劲秋
李劲秋
【摘 要】高中语文课本里,有许多小说,学生非常感兴趣。但要上好它,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并让学生在语文知识和写作能力上有大的提高,却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我认为,可以在讲授时可以从时代背景、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小说改编影片和课堂练笔等几个方面去设置课堂。
【关键词】如何上好;小说篇目;教授方法
高中语文课本里,有许多小说,学生非常感兴趣。但要上好它,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并让学生在语文知识和写作能力上有大的提高,却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我认为,可以在讲授时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一、讲清时代背景和前后章节
高中语文课本里的小说大都是经典的篇章,它们选自不同的国家,出自不同的作者,反映不同的时代面貌,学生对这些知识知之甚少,那么,作为老师,就应该给他们讲清楚作品所产生的时代背景,让他们知道作者为什么要写这样的小说,整个小说的主旨是什么样的。比如巴尔扎克的《守财奴》,就要让学生了解他的《人间喜剧》,知道它的大概内容、主要宗旨和突出成就。不这样讲,学生很可能认为节选的部分不过是出自平庸的作品,作者也不过是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主题一般,从而将作品打入冷宫。除了讲清时代背景外,如果节选和前后章节联系十分紧密,则有必要将前后联系交待清楚。拿《守财奴》来说,如果不讲清前面章节中欧也妮与查理之间本来十分深厚的感情的话,学生就很难理解为什么她要拼命保护那个梳妆匣。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不讲清陆谦与林冲旧时亲密的关系和陆谦对林冲的背叛,就难以理解为什么林冲对陆谦那样无耻的不讲情义的小人会杀得那么干脆。
二、抓住情节和人物重点分析
小说,最精彩的包括二个方面,一是曲折的故事情节,二是鲜明的人物形象。而经典的作品在这二个方面都是做得非常出色的,我们讲解其节选篇章,自然要抓住这二点来浓墨重彩地分析。比如《药》这篇小说,从情节上来讲是十分丰富的,而且写作手法多样,作者从侧面来描写了夏瑜就义的整个过程;从正面叙述了华小栓吃“人血馒头”的经过;从众人的口中暗示了夏瑜在狱中坚强不屈的斗争;从对比中写出了华夏两家虽然经历不同但都承受了剥削压迫之苦的事实;读来让人震撼,引人深思。再比如《项链》这篇小说,通过项链,作者串连起了一个人最悲惨的十年生活,有想项链,借项链,炫项链,丢项链,找项链,问项链,还项链,赔项链,识项链,让人目不暇接,觉得人生如梦,追求虚荣如同轻烟那样渺不可及。为什么要分析故事情节呢,是因为小说往往通过它来表现主旨,抓住了故事情节,等于抓住了骨架,抓住了支撑起小说的精髓。同样,分析人物也是重头戏。比如《林黛玉进贾府》,就应该抓住三个人物来分析,贾宝玉、林黛玉、王熙凤,尤其是林黛玉,经引导学生着重讲她步步小心,处处留心,不肯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来的性格特征,看她怎样对待迎接的丫环仆人,怎样与贾母抱头痛哭,怎样称呼王熙凤。抓住了情节和人物,就是抓住了小说的“骨头”和“血肉”,可以从整体来理解小说,不至于读得七零八落半懂不懂,或是一鳞半爪浮光掠影。
三、组织学生看改编的影片
许多的名著都被搬上了荧幕,对我们来说,这些影片是不可多得的教学资料,如果拿来进行教学,将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我们有必要组织学生进行观看。在观看时,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看与课文相关联的部分,其它部分可以略去不看,如与课本无太大关系即使再精彩再动人也不予考虑,因为我们是在用影片来辅助教学,不是为了让学生学习表演,比如说《水浒传》里林冲的故事,电视剧里关于他的章节就有四碟,那么,结合课文,我们就只能选《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碟;其次,组织学生看影片,老师自己一定要审核一遍,确定哪些该放,哪些可以省略,哪些可以快进,放映时需要多少时间,做到心中有底,遇事不慌,既不掐头去尾,看得大家兴味索然,也不让影片在一些次要情节上耽搁时间,做到重点突出,详略得当;第三,注意讲课与放映的顺序。许多老师采取的是先放后讲的方式,认为这有利于学生熟悉课文内容。笔者认为还是先讲后放比较好,毕竟,学生学习带有一种好奇心,先看影片,早早地满足了他们的这种心理,再讲课文,他们就不会再抱多大的兴趣了,而先讲,学生通过文字来理解内容,再看影片,和自己曾有的想像互相对比,印象就会更加深刻,体会更加丰富而深入。第四,看前一定要提一些问题。许多学生看影片,都认为没什么大不了的,轻松上阵,看得如过眼云烟,不懂得去思考,甚至看的时候三心二意。针对这一情况,应该结合原文给学生提出一些比较有趣的问题,比如影片在哪些方面进行了改编,增加了什么,删除了什么;比如让学生看完后谈一谈自己印象最深的一幕或是最深的感受等等,让学生围绕教学目标,看得有的放矢,兴味盎然。
四、适当地练笔,写写小作文
读完小说后,让学生写写小作文,可以让学生提高阅读小说的能力和写作能力。比如读了《药》这篇小说,笔者就让学生写写夏瑜在狱中斗争的情形,学生都发挥了自己充分的想像力,写得合情合理,有的突出了夏瑜不屈的性格,说他三拳打不倒,严酷的刑罚也不能撬开他的嘴,出卖自己的同事;有的写夏瑜的愚昧之处,用幽默的笔调像大话西游一样说夏瑜像唐僧一样对红眼睛阿义讲真善美,结果挨了一顿狠揍;有的则把红眼睛阿义当成主角,写他假扮一个革命者到监狱里去骗取夏瑜的信任,在探知夏瑜家分文无有后则原形毕露。再比如,学了《林黛玉进贾府》后,笔者让学生写一篇读书笔记,学生积极性很高,完成得比较好,原来字数不足的学生都能有话可说,有的同学还能结合现实来表达自己独特的观点。有个同学将王熙凤写成了她的偶像,说她在将来一定要像王熙凤那样有很强的管理能力,成为女实干家,真正做到女的也能抵半边天;有个同学则结合自己来分析林黛玉这个角色,写林黛玉清丽可人,而自己则被父母让做家务活变得粗壮丑陋,写林黛玉是作诗的一流高手,而自己对诗却一窍不通,写林黛玉等姐妹不是吟诗就是喝酒,而自己这一代人却不是读书就是做功课,对比非常完整,用语十分犀利,讽刺有力,引人深思。当然,练笔要适当,不必要篇篇都写,一定要选准篇目和章节,让学生有感而发,或者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想像力,否则赶鸭子上架,学生只会绞尽脑汁,虚与应付。同时,我们写的是小作文,字数不要太多,太多的话,学生为了交差,就会将一句话当成两句话写,或是画蛇添足,平白无故地加些情节,形成叙述拖沓,内容散乱,中心不明的毛病,那样的话,只会适得其反。
以上,就是我在教授小说中的一点体会,在实践中,也获得了许多学生的喜欢。当然,要教好小说还需要更多的功夫,还需要结合教学目标,联系素质教育,联系新课程改革,作更多地探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