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索小学语文的创新教育

2015-10-24胡章敏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5年7期
关键词:创新教育语文教学小学语文

胡章敏

【摘 要】创新已成为时代的要求,关于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情、处理两个基础之上的更高的要求,它是一种更高的思维活动,也是其它一切学科所必须具体的能力,而在语文教学中,关于创新能力的培养就有其明显的基础性和责任性。

【关键词】小学语文;创新教育;语文教学

语文教学的目的在当代总的来说应为三个方面:一即“情”,对传统文化的吸取、消化,从而转化为内在的营养,不断提高自己的修养,陶冶性情。“动情”从而达到真正的人文思想的目的。二即现代的信息文字的处理能力。在即将到来的新世纪,语文教学的另一重要的能力培养是要求学生对瞬息万变的世界里的各种信息、文字的高度的智能化的处理能力,这种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生产力,这是以往教学所不具主要的方面。三是关于“创新”能力的培养,创新已成为时代的要求,是“情”、“处理”两个基础之上的更高的要求,它是一种更高的思维活动,也是其它一切学科所必须具体的能力,而在语文教学中,关于“创新”能力的培养就有其明显的基础性和责任性。那么怎样才能更好地把创新教育渗透语文教学中呢?笔者在长期的语文教学实践中,做了以下几点探索。

一、启迪兴趣,为创新打开大门

如果一个老师有能力把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来那他就成功了一半。兴趣对求知对创新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也就是说,学习知识要有兴趣,如果学生情绪不高,兴味索然,心理上无准备,感知生理器官呈闭滞状态,还谈何创新?相反,如果很好地启发了学生的兴趣,使他们达到了想求明白和想学习那种跃跃欲试的地步,学生的创新能力才能进一步提高。为了刺激学生的兴趣,在拿到本学期教材时候,我就对本学期教材进行充分感知、细致规划。根据每单元的不同要求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制定详细,较为科学的学时计划。在上课的过程中,注重学生的自学能力的培养,尽量将学习的时间还给学生,并且认真落实教学要求,除语文基础知识外,特别重视对每篇课文的思想内容进行深挖,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表达自己的情感,从而达到与作者感情的共鸣,注重情感的培养,人文思想的教育。应用灵活多样的形式来启迪学生的兴趣,为创新打开大门。如,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后,教师可以《我与小女孩比童年》为题,让同学联系自身的童年进行“说话”训练。经过这样联系实际的训练,唤起了同学的浓厚兴趣,改善了同学的思维空间实现认识能力的飞跃和突破,使同学的创新思维更符合实际。教师还可以采用游戏激趣、以导语激趣、活动激趣等方法,激发同学学习兴趣的“导火线”,诱发同学的创新精神。

二、广览博取,尝试处理

21世纪是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作为语文教学,必须提高对信息、文字处理的责任。高度发达、智能化的文字信息处理,要求一批高素质的人材,而文字信息处理能力的培养在语文教学中就要有其基础性。

开学初,我就要求学生大量订阅报刊、杂志,全班共订阅报刊、杂志40份。在语文教学中,首先,树立了“大语文”教育观,不把学生单纯局限在书面上。课堂上、学校内,让他们了解这个复杂多变的社会,上知天文,下晓地理。人情、冷暖、风雨、鸟虫,只有更加走进生活,客观的感知生活,采撷了解多方面的信息,才更有理其对客观世界的认识的提高,丰富信息量,开阔眼界,从而更有力于支持课堂教学。

怎样将课堂教学与文字信息处理有机结合在一起?这学期,我进行两次大胆尝试,一次是学习《长城》一文后,要求全班19个小组,以组为单位办一期关于《长城》知识的图画展,并配以文字。通过一周的努力,一张张图片展,呈现在我面前。学生对文字、信息的处理,进行初次尝试,虽谈不上系统化、个性化,但第一步已走出了。第二次图画展承接上次的经验、教训后,一道与学生进行规化、设计,找出不明之处,要求学生对图片加以处理,要精、要突出一个方面,不要散,要专一,确立一个主题,然后,再进行版面设计,并配发文字说明,提炼表达能力,第二次是学习《鸟的天堂》之后,关于“鸟类知识”的图片展,在原有的基础上,实现一次大的跨步。

三、丰富想象,大胆创新

想象是创新的翅膀,小学生想象力丰富,只要教师创造条件,正确诱导,让他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就能很好地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学生读有情有景的课文时,教师要启发学生进行再造想象,边读边在头脑中浮现图画。这样既能用图画帮助理解内容,又培养了想象力。同时也可以结合课文内容读写练习,培养想象力。如教学《狼和小羊》后,重新播放录相,当狼扑向羊时定格,引导想象,问:“小羊最后被狼吃掉了吗?请同学们展开想象给故事加个结尾。”学生兴趣盎然,思维的闸门打开,很快就编出了好几种故事结尾。我课前通过个别了解把一个学生的想象的故事结尾制成光盘,此时播放说:“这就是王红同学所编的故事结尾,真生动!请同学们继续大胆想象,大家一起评出几个精彩的故事结尾,老师再把它制成光盘,我们一起欣赏。”这就更能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课堂上,同学们跃跃欲试,连平时不大爱发言的几个同学也举起手来。大多数学生都想象小羊急中生智,想出种种逃脱的办法,没被狼吃掉,或把狼打死;也有的学生设想小羊太善良了,跪在地上求饶,结果还是被狼吃掉。总之,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故事结尾,在学生的脑子里诞生了。教师相机评点、总结,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在训练和发展他们的创造力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如何在教学中进行大胆尝试,大胆创新呢?这是一个令人值得深思的问题。本学期来,在“创新”方面,着力进行了尝试,尤其是在“学生作文”方面。首先,我对以往的评改进行了创新,由原有的教师批阅转为学生互批互阅,互下批语。以往的批阅方式,存在很大局限性,往往是教师批改后的结果,学生连看也不看,作文教学主动性不强。这学期来,我开始就将科学的、统一正轨化的批改方法教给学生,从批改符号、批阅程序等全教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捕鱼”。其次是大胆进行将“文字转化为图画”、“音乐转化为文字”的尝试。在上完一篇较好的写景的文章后,让学生将现有的文字,在理解基础之上,将其转化为缤纷多彩的画面,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从而为以后将美丽的风景转化为文字进行“逆训练”。“音乐作文”训练,就更有其结果,通过音乐的初步欣赏知识的介绍,引导性的欣赏,以及初次的“听、想、写”三部的训练,学生的想、听、赏得以大大加强,学生的作文已刊于学校的文学报纸上面,为“创新教育”作了一次较好的引导和探索。最后是在艺术节和学生的元旦联欢的大型活动上,要求学生进行自我设计、自我导演,从节目的编排,串词的处理,要求学生自主能动的完成,将所学尽量在现实生活中加以引用,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创新。endprint

猜你喜欢

创新教育语文教学小学语文
小学数学创新教育开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