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前置性学习,激发学生主体潜能
2015-10-24邱敏萍
生本教育的方法论谈到的先做后学,先会后学,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等等,强调要激发孩子的学习潜能,孩子自己自主学习,预习很重要。所以做生本教育实验的老师们都在前置性学习上下了很多功夫。
前置性学习是对学生在教学一篇文章前,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进行尝试性的学习。前置性学习作业设置的好与坏,直接关系到学生前置学习的兴趣与效果。因为我校的生源多来自文化氛围的农村家庭,家长没有时间或没有能力指导学生学习,甚至教育方法粗暴、缺乏耐心、赏识,导致大部分学生没有主动学习的习惯,没有喜人的自信心,没有过人的表现欲,潜能得不到很好的开发。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成员郭思乐教授指出:“不是儿童没有潜能,而是我们没有给出时间、空间,创造氛围去激励它。其实,儿童的潜能是无限的。”的确,每一个学生身上都蕴藏着巨大的潜能,如果老师善于激发,他们的潜能就能得到发挥,就能主动地建构知识。因此,在前置学习实践中,我们要摒弃枯燥的抄写作业、繁琐、重复的基础知识训练题,还给学生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充分发挥潜能,有效地开展前置性的学习。然后给予恰当的、鼓励的、真实的评价。真正做到“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小立课程,大作功夫”。
我们试图通过对小学生前置性学习的研究,对学生前置学习进行全面的发展性评价。构建评价内容多元化,评价过程动态化,评价主体互动化的小学学习评价的运作范式,推动生本教材教法研究的不断深化,同时也以此催促自己走向成熟。下面就我们的实践出发,谈谈怎样落实前置性学习,发挥学生主体潜能的。
一、自读课文,确定目标
前置性学习是一种良好的习惯,坚持前置性学习不仅为课堂学习作了准备,而且可获得课堂学习的主动权。但普遍存在着前置性学习要求“一刀切”的现象。有的老师布置前置性学习时,统一学习的目标、内容,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造成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强。笔者认为,学什么,学到什么程度应由学习者确定,应顾及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和学习经验,因此,应重视发挥主体潜能,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水平和求知的欲望确定前置性学习的目标,再进行尝试学习。如:在进行《白杨》一课的前置性学习时,学生自我确定的目标都不一样,知识基础一般的学生侧重于学会文中的生字,理解、积累文中一些感兴趣的词句,读通课文;语文基础知识稍好的学生侧重于了解白杨的特点及文章的写法;语文基础好,思维活跃的学生侧重于体会文章的喻意,查找有关白杨的资料。正因为这些目标不是老师硬性规定必须人人达到的,而是学生自我确定的,因此,学生会为达到目标而努力,进行前置性学习的劲头就足。
二、尝试学习,自我建构
学生在初读课文后,确定了自我学习的目标,便开始了尝试学习,初步建构知识。如:在进行《丰碑》一文前置性学习时,有的同学自我确定了以下的目标:
①了解“丰碑”的意思;
②知道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军需处长的品质;
③弄明白“文章为什么写得如此感人”。
在确认了目标后,学生再次阅读课文,尝试进行学习,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了“丰碑”的含义,初步感悟到军需处长舍己为人的品质,体会到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表现人物品质的写作方法。虽然这位同学在前置性学习时,目标③体会得未够全面,欠深度,但是这些知识是学生自我建构的,就会获得一种愉悦、成功的体验。长此以往,学生自学的兴趣就浓厚,自学的能力就得到提高。
三、反思过程,理清“疑点”
学生的知识水平毕竟有限,有前置性学习中,或会遇到困难,或会对个别内容理解不够透彻。因此,笔者较注意引导他们学会反思,理清“疑点”,争取在课堂上质疑问难。如:《白杨》一文中,“爸爸在表白自己的心”指的是什么?《丰碑》一文中,文章的写作目的是赞颂军需处长的高尚品质,为什么却用那么多的笔墨描写将军呢?是否有点主次不分了?这些疑点正是课堂教学的资源,因此,要鼓励学生在前置性学习时,要善于发现问题,整理、记录疑难问题,课堂上大胆发问。这样,语文阅读教学才能真正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教师的指导才更有针对性。
四、设计恰当的评价。
积极向上的学习评价是前置性学习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具有导向、激励、调控等多元功能,是前置性学习“助推器”。在前置性学习单中,还要恰当地注入评价机制。在学习单的评价中,教师既要考虑个体、小组的评价,又要考虑家长、教师的评价;既要考虑书写、读课文情况,还要考虑完成情况。在评价方式上,可以星级、图案、印章等多种吸引学生眼球的方式,也可以运用适当细化的评价方式。多元化的评价,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利于学习单使用的持续性。
总之,如果能在课堂上利用好前置性学习的话,不仅可以丰富课堂的教学内容,还可以最大程度地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动性。所以,我们老师在布置完作业后要尊重学生的劳动,在课堂上尽可能提供机会让学生展示学习成果,让他们的劳动得到大家的肯定,这样的话,学生完成前置性作业的兴致才能得以一直保持,学生才会乐于去做,才能在学习中取得更大的学习自信心。
【作者简介】
邱敏萍(1975年1月-),女,本科毕业。广州市天河区珠村小学语文高级教师,参与生本教学研究。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