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儿童文学审美素养提升策略
2015-10-24张薇
张薇
【摘 要】 儿童文学的审美素养对语文教师而言非常重要,但目前小学语文教师的儿童文学审美素养并不乐观,因此分析小学语文教师儿童文学审美素养提升的途径和策略是必要的,从而使小学语文教师能自觉加强儿童文学修养,提高审美能力,有效地指导学生阅读儿童文学作品。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师;儿童文学;审美素养
一、引言
审美素养是《语文课程标准》所提出的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目前,依据语文《课程标准》编写的各种版本的小学语文教材中,儿童文学占据着相当大的比重,要用好新教材,完成课标规定的培养学生审美素养的任务,小学语文教师自身必须具备较高的儿童文学审美素养。
虽然儿童文学的审美素养对语文教师而言非常重要,但目前小学语文教师的儿童文学审美素养并不乐观,表现为缺乏儿童文学审美素养理论和知识,对儿童文学作品阅读量严重不足,对儿童文学审美教育的观念严重滞后。导致这些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培养小学语文教师的各种层次的师范院校,以及小学语文教师自身对儿童文学课程不重视。此外,应试教育也极大地束缚了小学语文教师儿童文学审美素养的提升。
二、提升儿童文学审美素养基本途径
(一)树立新儿童文学观念
儿童文学是独立的文学形式,有其特有的审美标准。教师需要正确地认识儿童文学具有的特点,把自己对儿童文学体裁及其艺术特征的理解运用到儿童文学教学中去,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要想提高学生的儿童文学审美素养,语文教师必须转变观念,以儿童为本位,加强儿童文学修养,提升自身的审美素养。
首先,正确认识儿童文学特点。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有很高的审美价值,能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儿童文学具有不同于成人文学的独特的审美特点独特的审美特点主要表现为趣味性、纯真性、情感性。
其次,从儿童的视角去欣赏儿童文学。我们往往以早已形成的思维定势来教育和要求孩子,最近热播的一部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是一个很经典的狼吃小羊的故事。我们在跟孩子讲狼的凶狠和羊的智慧的时候,应该多听听孩子的看法,他们同情那个经常挨打的灰太狼,在他们眼里狼是弱者。因此,教师在进行儿童文学作品教学的时候应该抛弃功利性,不要用自己的想法影响孩子们的阅读。
(二)加强儿童文学修养
第一,加强高等师范院校儿童文学课程建设。为了小学语文教师儿童文学审美素养的提升,为了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需要在高等师范院校设置儿童文学课程。特别是以培养小学语文教师为目标的专业,要把儿童文学课程作为专业必修课,通过专业必修课的合理安排和设置,学生能具体全面的了解中、外儿童文学发展史和儿童文学理论。同时,加强儿童文学师资队伍建设是儿童文学课程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果高等师范院校具有一定规模和质量的儿童文学师资队伍,对儿童文学的长足发展有着很重要的促进作用。
第二,加强教师儿童文学素养培训。小学语文教师儿童文学素养的提升不仅取决于教师自身的努力,也取决于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的导向和重视程度。可以利用假期组织教师参加有关儿童文学素养的培训,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以邀请一些儿童文学作家、学者到学校进行讲演,很多儿童文学作家、理论家曾经从事小学教育工作,他们既有深厚的儿童文学素养,又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具有现身说法的效果。
第三,丰富阅读经验。具有儿童文学素养的教师必定不断地阅读儿童文学的经典作品,有了丰富的阅读积淀,教师才能获得可以和学生分享的儿童文学审美的丰富经验。在大量的儿童文学阅读实践中提高自己对儿童文学的审美鉴赏力、判断力,并具有带领孩子阅读、欣赏儿童文学的能力和素养。教师应及时把握儿童文学史研究的动态,对各个时期中外作家的儿童文学经典之作进行广泛的阅读,各种文学体裁的儿童文学作品都要有所涉猎,关注当下热点图书,留意有关儿童文学文艺批评,最终把一本本好书带到孩子们身边。
三、提高儿童文学审美素养策略
(一)多角度审视身边事物,扩大美的外延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审美的角度不一样,就会有不一样的审美效果。儿童文学作品的内涵十分丰富,教师在教学之前应该完整的,多面的把握。譬如日本作家新美南吉的童话《去年的树》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鸟儿与树是好朋友,它天天给树唱歌。后来在它将要飞去南国的时候,答应树会回来给它唱歌。可是第二年春天,当鸟儿飞回来时,树却不见了。它到处寻找,终于找到了由树做成的火柴点燃的灯火。它面对着煤油灯唱起了去年的歌。初读很容易发现这个童话故事歌颂了鸟儿和树之间深厚的友谊以及鸟儿的信守诺言,深入体会后你会发现文章还指出了人类对环境的破坏。
(二)广泛阅读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涉足美的经典
通过阅读大量的儿童文学经典之作,教师可以利用自己在阅读中所获得的美感经验带领孩子们进入一个充满童真和童趣的世界。在那里,有闪烁着永恒的人性美的《草房子》,可以领着孩子们走进“油麻地”,和“桑桑”一同生活,感受成长路上的艰辛与快乐。领着孩子们跟“艾特”和“赛娜”《一起去野餐》,在雨天看到太阳。还可以带着孩子们跟住在遥远的星球上的《小王子》问好,从小王子忧郁的眼神中感受友谊、爱情与责任。慢慢地,《做一片美的叶子》《毛毛》《夏洛的网》《猜猜我有多爱你》等等这些儿童文学的经典作品都会走进孩子们的视野,丰富孩子们的人生,滋润孩子们的心田。孩子们会在故事和语言间得到和世俗不一样的气息,滋生出优雅的感觉,接受爱的洗礼。
(三)积极参与学生阅读活动,获取美的感悟
在平常的儿童文学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创设了一系列阅读活动。其中有不少活动是有教师参与的,教师在其中发挥了引导、控制和调节的作用。其实这些活动使教师与学生能平等的进行交流,使成人和儿童两种不同的审美意识融合从而得到升华。所以教师应该积极地参与,不仅仅作为旁观者。
四、总结
本文针对小学语文教师在儿童文学审美素养方面尚存在的很多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首先要加强对儿童文学的重视,其次要转变观念,加强儿童文学修养。可以通过多角度审视身边事物,广泛阅读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积极参与学生阅读活动等方法来提升儿童文学审美素养。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3
[2]郑轶彦.语文教师儿童文学理念现状调查与思考[J].学科教育,2004,(1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