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的实践与探究
2015-10-24马运惠
马运惠
【摘 要】小学低年级是学生习得语言的关键时期,也是打好语文基础的关键期。识字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难点。《语文课程标准》中第一学段(1~2年级)识字与写字部分指出:“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让学生学习独立识字,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学会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可见,在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成为识字的主人是课堂教学中的重中之重。
【关键词】小学语文;识字教学
一、借拼音识字
在学生初读课文后,带拼音出示本课含有需要认识的字所在的词。以新课标人教版二年级《泉水》一课为例,出示词语:一股、石缝、瓦罐、天然水塔、杜鹃花、清脆。其中生字要注音。首先让学生自己练习读一读,然后指名读,如果学生有错误读音,要让其他学生教一教,最后齐读。这样给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
二、去拼音识字
学生借助拼音读准确以后,把拼音去掉,出示这些词语。在这一环节中,学生有了上一环节的基础,先让同桌检查读一读,这样,如果在第一环节有没认准的字词,通过同桌检查就可以进行纠正,这样学生在互帮互助的学习氛围中,会更加愉快地学习,从而增强了学生识字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更利于识记生字。同桌检查完以后指名一行一行地朗读,然后采取男女生轮换读、分组读、开火车读等多种形式进行朗读,识记生字。
三、去熟字识字
低年级的语文课堂上,这一环节是最重要,也是最难的一个环节。为了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经过教学实践,在进行这一环节时,我通常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第一步:指名认读生字
学生识记生字时会依赖识字的环境,有的时候词能读对,可是把熟悉的字去掉了,只认读生字的时候,就不一定能够读对了。如果出现读错的字,教师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哪个孩子哪个字不会,让同桌来教一教。然后全班齐读。
第二步:同桌检查生字条
由于班级的学生人数多,每一节课要认识的生字都是十几个。教师无法做到一一检查,通过同桌互相检查的形式,可以做到人人过关,及时反馈,大大提高了课堂的效率。
在进行这一环节时,首先应明确要求,通常情况下我的要求是:同桌互查生字条,一次性都读对的打分为5+,有错误的同桌教完以后重读生字条都对的打分为5分,如果还有错的就错一个字扣一分。让学生明确了要求以后,同桌进行检查、交流、学习、再检查。
第三步:交流识字方法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学生正确识字方法的习得,为以后的识字教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自主识字的能力。还是以新课标人教版二年级《泉水》为例,学生自学检查后反馈的结果是“脆”和“缝”这两个字难记,并有两个学生记不住。交流时,大部分学生提到加一加的方法、形声字记忆法、和组词法,除此之外,给生字带拼音帽子,和运用字源字理来记忆,也是很好的方法。比如:“脆”既是要求记的字,又是要求写的字,我就把它工整地写在田字格里,同时又给戴上了拼音帽子,在写拼音的过程中,学生实际是对音节进行了识记,然后让学生读一读,加深记忆,这样学生就记住了。“缝”是个多音字,本课读四声,告诉学生,当用针和线把分开的东西连在一起时读二声,如:妈妈在帮我缝衣服;当指一种小空隙时读四声,如“门缝”(边说边到门边开一条小缝),课文中两个石头之间的小空隙就叫:“石缝”,这样学生也一下子就记住了。此外,根据儿童记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低年级儿童长于具体的形象记忆,就应利用这个特点发展字的记忆。对低年级儿童用看图识字的方法,用连环画、电视、电影、幻灯等都可以加强他们对教材的理解和记忆。如:学习“塔”字,可以配一幅水塔的图片,学生很快就记住了。学生的识字方法还有很多,只要找到适合方法的,再难记的字也能够记住。
第四步:打乱生字的顺序再读生字
有经验的教师都会发现,让学生读字的时候,如果按顺序读,会读得很正确而且很流利,可是一打乱了顺序,有的就读得不熟练甚至是不认识了。这是因为有些字有的学生是通过无意识记住的,一但单独拿出来,就不认识了。教学过程中,通过打乱生字的顺序再读生字这一环节,就让学生通过有意识记进一步强化了对生字的记忆。
四、游戏巩固识字
课堂上设计丰富有趣的识字游戏,对于提高学生识字的兴趣非常关键。学生有兴趣识字,才能自主识字,才能真正成为识字的主人。我的课堂上经常设计这样的识字游戏:1.猜字游戏:利用白板的聚光灯功能,把要猜的字露出一部分,指名让学生猜,学生们兴趣高涨;2.哪个字宝宝不见了:先让学生花几秒钟的时间记住屏幕上的字,让后闭上眼睛,教师利用课件去掉一个字,学生睁开眼睛指名说哪个字宝宝不见了。3.心有灵犀:教师现在心里记一个字,让学生猜,教师记的是哪一个字,学生猜的时候应把这个字组一个词,比如:脆,清脆的脆。如果没猜对,教师就说:“不是脆。”学生继续组词,继续猜,直到猜到了为止。也可以让学生来做小老师。还有教师们常用的摘果子、走迷宫等,这些游戏都能调动学生识字的积极性,提高学生识字的效果的好方法。
五、新语境中识字
新语境中识字是指把生字放到新词、新句或新的段落中,让学生读。给生字换一个语境,如果学生读对了,就说明生字是真的掌握了。比如:“杜”字,在文中的词是“杜鹃花”,放到新语境中出示词语“杜绝”,如果学生读对了,说明学生已经掌握了这个字。还可以把这节课的所有生字放到几个句子里,一段话里让学生读。通常情况下,放到新词里学生比较容易读,而且能到达良好的检查效果,也是我在教学过程中经常采用的方法。
六、课文中识字
这是最后一个识字环节。通过指名分段读课文的形式,检查生字的字音是否读准确。不读的学生可以当小评委,这样能更加认真地挺清楚课文读得是否准确,读完以后要进行交流评价,要对读得不准确的字词给予纠正,最后做到正确流利。
在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我不断地进行探索着,识字教学作为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只有每节课都扎扎实实,科学高效,学生才能轻松愉快地打好坚实的基础,才能真正成为语文课堂的小主人。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