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考思品的复习和备考
2015-10-24张天祥
张天祥
通过对近几年来黔南州中考开卷考试试题研究和学生考试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的分析,就如何更好地复习和备考,就自己的做法谈谈,以求抛砖引玉:
一、认真分析近几年的中考命题特点,构建对策
近几年来,黔南州中考具有以下五大特点:(1)基础性,表现为紧扣考点,考察教材中的最基础知识、重要原理等;(2) 时政性,表现为关注社会现实、关注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体现时代精神,近几年思品中考试卷时代感强、材料鲜活、立意深刻,主要以人们关注的重大社会现实问题为素材,精心编制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关注历史、关注社会、关注自然、关注人类自身命运与国家命运;(3)生活性,贴近学生生活,关注命题的针对性;(4)乡土性,这是思品中考中最突出的特点之一,重视乡情教育,凸显黔南州地方特色,在思品中考命题渗透乡情教育,引导学生知乡爱乡,有利于增进学生对家乡的了解,增进学生关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思想感情,试题大多会创设情景,设计问题方面主意题目的本土人,鼓励学生关心身边的事例、关心家乡的发展和进步,把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与热爱家乡的教育有机结合起来,融乡土性、时代性、教育性于一体,融知识、能力、觉悟于一体,这种题在思品中考中,考率较大;(5)综合性和灵活性,这种题型表现为学科知识和问题创设的有机融合的时间探究题,要求学生要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即理论联系实际。
二、熟悉教材,夯实基础知识,进行三轮复习
面对近几年来的思品开卷考试,我觉得基础知识的复习,必须牢牢抓住学科核心的基础知识,特别是哪些反映时代的、贴近生活的基础知识和重要原理,要反复理解,把握其思想内涵,比如初三教材中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及内在联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含义、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和重要意义、环境保护相关知识、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相关内容、民族团结与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等,这些考点是我们必须要高度重视的内容,牢记这些知识,才能在考试中应对自如,一般的做法是:大约在4月初结束全部知识的教学,然后用图表复习法进入第一轮复习,大约用两周的时间完成第一轮复习,进行第一次文综月考并评析;然后用单选题练习的训练和解析答案进入第二轮复习,大约会用两周时间完成第二轮复习。进行第二次文综月考并评析;大约会用三周的时间进入第三轮重点题型的复习,即强化训练重点题型,发放速查图。
如辨析题和时间探究题两大题型的训练(一个字:背,因为有些知识如果不强记的话,中考时去翻书、翻资料,你翻到了整合完毕却没时间抄),具体做法就是逐个进行过关记忆,然后进入第三次文综月考及评析。
三、特别注重解题技巧
1.单项选择题解体技巧
相对于主观类试题,选择题容易得分,但稍不注意,也容易丢分,在做选择题时,一定要细心、谨慎的审题,抓住题目材料中的关键词。现在的中考单项选择题,一般有三种形式:一为单纯选择题,四个选项中有若干正确答案,但要求选择的是最佳答案,即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而选之。二为复合单项选择题,即原来的多项选择题,要求以选择错项为主,将错误的标画下来,剩下的即为正确答案;三为反项单项选择题,即正确的不能选择,而错误的却要选择,此题型在中考中有30分的分值,是必须重点强化训练的。
2.非选择题解题技巧
非选择题在中考中所占分值较大,要高度重视要求学生在答题时,必须认真审题,认真审题是正确解体获分的前提和关键,审题时要做到以下几点:一、审设问,认真审题,除弄清是哦什么、为什么、怎么样这些知识点的规定性外,还要吃准材料或问题的范围与重点;二、想原理,在审题的基础上,梳理材料或问题与材料相通、相近的知识点,并认真组织答题;三、看材料,划分材料的层次,把握材料的中心点,这就需要考生在答题时要把知识相融合;四、要点化,每个层次要用要点标出,卷面有爱干净整洁,行文要规范流畅,不乱勾画,给阅卷老师留下清晰、美观的好印象。非选择题解体获得高分之关键,我认为是必须高度重视答题的规范性,中考试题的命题并不是天马行空,必定会遵循一定的规律,因此在复习中一定要加强对近几年中考试题的分析与研究,准确把握命题趋势,掌握答题技巧。如在思品中考试题中,主观题设问多包括:启示类、体现观点类、模范人物学习类、原因作用意义类、做法类、建议或活动设计类等。对这种时间探究题型的解答应遵循这样一条思维规律(“7字原则”)审(设问)——读(材料)——找(答题所需的信息点)——析(分析答题方向)——扣(紧扣教材理论观点)——理(梳理答案要点)——答(组织答案),这样就不容易丢分。
四、关注时政热点、焦点问题,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思品的最大特点是时政性和现实性强,理论联系实际是其基本原则和生命力所在。2014年黔南州中考无论是客观题,还是主观题都密切联系实际生活,具有鲜明的时代感。复习中要善于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注重生活德育理念,挖掘家庭、学校、社会生活与学生相关的学习资源,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悟,在反思中感悟,在感悟中导行,要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复习,选择学生熟悉的、参与的、关心的生活,促进学生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时政热点焦点一般是命题的重点,与教材内容密切相关的热点时政更是中考中的重中之重,如“两会热点与焦点问题”、“反腐倡廉”、“资源环境”、“依法治国”、“弘扬民族精神”、“民生幸福”等内容,更要关注的是本地改革、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热点事件,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回报家乡与社会的感情等。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