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基本原则探讨
2015-10-24宋毅黄秀娟
宋毅 黄秀娟
【摘 要】信仰是决定一个人未来行为选择的长期而稳定的精神支柱和内驱力,当代大学生是否具备科学的信仰将直接关系到我们正在进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否后继有人。当前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现状存在问题,作为直接责任者,高校应该保证信仰教育的方向性、主体性、主动性、全面性,加强对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培育,以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关键词】大学生 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 基本原则 问题
信仰,作为一种内在的精神力量,表征着人们对某种价值观發自内心的认同和坚定、执着的依赖与追求。它“统摄整个价值观念的核心问题,因而也是世界观和价值观、人生观的集中体现”。对于涉世未深,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尚未完全形成的大学生来说,正确的信仰对于其健康的成长至关重要。但是,从目前的实际情况看,大学生的信仰选择与确立面临着许多困扰,这就对当前高校的德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当前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面临的新挑战
1.社会主义运动整体处于低潮的现实会影响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选择
自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以来,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境。这种“资强社弱”的现实,确实使不少人开始怀疑马克思关于“两个必然”论断的科学性。面对这种情况,涉世未深、缺乏辩证思维方式的大学生更是受到影响,冲击着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实效。同时,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虽然成绩是主要的,但由于各种原因,我国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建设方面确实存在诸如贫富差距拉大、贪污腐败现象尚未得到根本遏制、道德建设在一些领域滑坡等问题,必然也会冲击着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和社会主义信念。
2.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也给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带来了挑战
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确实给高校德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但它所带来的挑战也是客观存在的。一方面,互联网为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思潮的传播提供了平台,尤其是一些别有用心的组织或个人利用网络有意识地传播不良思想,无疑会给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带来巨大的冲击;另一方面,网络信息传播速度快,且具有突发性的特点,使社会上的一些负面现象有可能会以很快的速度在网上扩散,影响大学生的信仰选择。
3.急剧的社会转型所带来的社会思潮多元化也会影响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实效
目前中国社会转型加剧,催生了多元化的社会思潮。大学生并非生活在一座孤岛上,这些多元化的社会思潮和价值观必然会影响涉世未深的大学生,影响他们的信仰选择,导致他们的信仰选择多元化。
二、当前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培育实效性存在的问题
1.大学生信仰选择多元化倾向日益明显
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在大学生的信仰构成中,马克思主义信仰与非马克思主义信仰并存。一方面,经过高校德育工作者的持续努力,再加上近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大多数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有了深刻的认识,对资本主义的弊端也有了较深刻的体会,从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和制度选择充满自信;另一方面,伴随经济多元化和社会转型及外部思潮的冲击,大量的非马克思主义思潮也不可避免地对大学生的信仰选择产生了负面影响。在这些非马克思主义思潮的影响下,一些大学生不能正确、全面地分析和看待当前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整体处于低潮的现状,不能理性地分析当前资本主义世界整体力量强于社会主义力量的事实,不能全面、综合地分析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出现的问题与所取得的巨大成就的关系,因而对社会主义的命运、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历史命运缺乏信心。
2.一些大学生信仰选择的功利化倾向较明显
受市场经济的逐利性影响,再加上西方资产阶级极端利己主义思潮的影响,当代大学生群体中有一些人有明显的轻精神、重物质,轻长远利益、重眼前利益,轻奉献、重索取,轻他人和集体、重自己的价值取向,而马克思主义信仰却不被他们认可,甚至被当作早已过时的东西加以批判。如有为数不少的大学生将就业当成学习的唯一目标,把学习仅仅看成是实现自己的生活理想和职业理想的手段,对于高校的专业课相对重视,对通识课如思想政治理论课则抱抵触情绪,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极低。
三、进一步加强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所谓原则,指的是说话、行事所依据的准则。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原则主要是指在高校中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信仰教育时应该坚持的基本准则。
1.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思想基础,坚持社会主义的基本方向
在当前依然存在阶级对立和民族、国家利益差别的前提下,人们的信仰必然会体现出某种阶级性。不同的阶级有不同的价值观、不同的意识形态。因此,在对当前大学生进行信仰教育的过程中,首先必须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定不移地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去教育和引导大学生,让他们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去分析各种社会问题和各种社会思潮,帮助他们树立社会主义信念和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
2.坚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学校的主导性作用的统一
发挥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性作用一直是近年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改革的基本原则之一。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同样也要遵循此原则。从目前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现状来看,大学生自身接受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内在驱动力不足是最根本的问题。因此,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要避免单纯地对学生进行理论灌输,避免使用过于“高、大、上”的语言和方式与学生交流;相反,教育者必须从学生自身的实际困惑出发,结合具体的社会实际,用学生乐于接受、易于接受的方法进行教育,让他们从内心上认同马克思主义,自觉地将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内化为自身日常的行为选择。
当然,在尊重学生主体性的同时,我们不能忘记,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要负责教育行为的发起、组织、教育内容的确定、教育方法的选择,居于主导地位。
3.全面性原则
第一,从教育主体而言,高校无疑是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最直接的责任人,但从广义上来说,为高校教育提供外在环境(条件)的各方也属于教育者系列。大学生的成长是多方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它既包括高校内部各个部门、所有老师,也包括社会、家庭、舆论(包括网络)等方方面面。只有各方面协调统一,信仰教育才能得以顺利开展,才可能收到实效。从高校内部来说,本着全员育人的原则,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具体承担者,如学校党、团组织、学工部门、辅导员队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老师等,到学校教学管理、行政管理、后勤服务等部门,和所有其他专业课老师,都要共同致力于大学生的德育工作,以形成和谐、健康的校园文化,不能将责任完全推到辅导员、思想政治理论课老师身上。从整个社会来说,高校还要取得各社会力量的配合,如优化大学生成长的社会环境、家庭环境都要本着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负责的原则,为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提供良好的条件支持,尽量避免出现“5+2=0”的现象。
第二,从教育对象而言,为了一切学生是教育者必须遵循的教育理念。在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方面,教育者不能将目光仅仅放在那些思想表現要求上进、思想道德和政治法律素质相对较高的学生身上。面对那些平时表现并不突出,甚至思想觉悟和思维方式有点偏差的同学,教育者更应该花费更多的精力,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注与引导。
第三,从教育过程而言,育人是一项长期而持续性的工作。从大一到毕业,随着年龄的增长、学业的进步,大学生有着不同的思想价值观表现和需求。因此,教育者不能将信仰培育当成活动来抓,不能当成短期任务来抓,而是要保持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例,现在本科高校的课程安排主要是集中在大一和大二完成,高职院校主要集中于大一完成,这就给高年级的大学生信仰教育留下了一定的空白。因此,高校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如形势政策课、社会实践等方式进行衔接;同时,各专业课程教学时,专业课老师也要根据具体的专业课程将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渗透进去,以实现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全程覆盖。
【参考文献】
[1]林雪原.挑战与机遇: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当代境遇[J].山西师大学报,2015(2).
[2]赵薇.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三维路径创新[J].理论观察,2015(3).
[3]黄敏.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生活化路径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