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业界动态

2015-10-24

河南畜牧兽医 2015年4期
关键词:猪价乳制品蛋鸡

业界动态

豆粕库存压力市场进入弱平衡

自1月中旬豆粕主力1505合约跌破2 750元/吨以来,市场便进入相对的弱平衡状态,虽然成本继续“塌陷”空间收窄令期价下行动能有渐行渐止的迹象,多空双方似乎步入势均力敌的阶段,但由于今年养殖企业采购需求步伐缓慢,油厂库存压力连续“抬头”,粕价要想走出趋势性反弹行情将犹如镜花水月,淡定迎新春依然是市场运行的主旋律,弱势沉底的形态尚未完全终结。在基本面清淡、技术面偏空的大背景下,期价抄底风险依然较大,多头狂欢的“幻想”仍须靠边站。

受益于进口大豆到港量的井喷式增加,油厂加足马力压榨生产,在大幅提升市场供应预期之时,也使得豆粕库存压力隐隐攀升,自去年12月份以来,油厂库存已增加一倍之多,跃至140万吨以上,胀库现象浮出水面,对期货和现货价格走势给予沉痛指引,部分地区43%蛋白豆粕现货已跌破2 800元/吨,与期货主力基差收敛至150元/吨左右,助长了市场情绪的悲观氛围,对期价翘首回暖制造了较大障碍。

尽管1、2月份大豆进口将呈现季节性回落,加之2月底之前压榨利润还倾向于进一步下滑,令部分油厂被迫停机,整体开工率已由1月下旬时56%~57%水平下降至当前的52%左右,但依然难以阻止库存上升的脚步,毕竟终端提货速度缓慢,春节备货行情已日显爽约。

实际上,饲料企业对节前备货的“不作为”主要在于其对豆粕后市的不乐观态度,一来原料供应毫无忧虑,二来下游养殖需求低迷依旧。监测显示,今年元旦以来生猪价格持续走低,完全体现出旺季不旺的特征,暗示终端消费增长乏力。当前,全国生猪均价为12.49元/千克,较1月中旬下滑近5%,仔猪价格也持续低迷,受冬季疫情影响,养殖户出栏行为增加,补栏心态却很差,无疑令猪市更显雪上加霜,对饲料原料的利空传导仍在延续。

按照美湾3月船期进口大豆到港完税价、折算国内豆粕作价成本在2 630元/吨附近,暗示连粕期货下方抵抗性依然较为顽强,短期下破几率不大。而且,盘面近强远弱的结构已逐渐向正向市场转变、远期略有升水,暗示交易商一定程度上赋予期价潜在利多支持,但倘若想改变当前的颓势格局,必须要得到供强需弱环境的扭转,目前来说仍是雾里看花。

CBOT大豆期货处于“低谷周期”,意味着国内豆粕的“外患”因素还将进一步演变,自美豆基准合约跌破1 000美分/蒲式耳之后,市场追空力量不减反增,对应的则是美豆洗船风险可能上升以及南美大豆供应压力的确定性增加。

一方面,美豆出口或逐渐步入淡季、节奏放缓将是大势所趋,促使期价倾向于在1 000美分/蒲式耳下方的低位徘徊。虽然当前美豆出口形势依然相对良好,根据美国农业部数据,截至目前,美豆出口检验量为169.8万吨,高于前期的154.4万吨和去年同期119.1万吨的水平,而本作物年度迄今,美豆出口检验量累计达3 746.6万吨,同比增长18.8%,但市场对出口层面的利多已显得“视而不见”,而且全球最大需求买方(中国)取消美豆采购合同的消息则摆上台面,一旦出口增长“穷途末路”,洗船风险的侵入对期价造成的下挫压力或更为明显,这种状态需要时间的推迟来换取空间的打开,值得期待。

另一方面,南美新豆收割工作即将全面展开,产量前景日渐明朗,对盘面走势较为不利。据了解,截至1月底,巴西大豆收割率为4.9%,低于去年同期6%和五年均值5%的水准。其中,马托格罗索州收割进度为10.4%,略低于去年同期的10.6%,不过,近日巴西中北部产区降水会明显增多,并同时带来降温,有利于改善主产区炎热干燥的天气,提振大豆作物长势,说明南美天气炒作将难成气候,市场整体看空气氛会继续沉淀。

国际豆价前景依然摇摇欲坠,弱势形态难以出现转机,920~950美分/蒲式耳一线或较难构筑坚实底部,这将逼迫连粕市场低调迎新。

玉米临储速度继续加快市场价格底部初见

国内玉米现货市场平稳运行,东北临储玉米收购进度继续加快,大幅领先上年度同期水平。华北市场价格下跌势头暂时中止。南方销区供应充足,价格平稳,港口贸易受抑制,饲料养殖及深加工继续弱势运行。大商所玉米期货价格上涨。

截至1月25日,东北临储收购玉米3 912万吨,较去年同期高267万吨,目前收储总量已占东北玉米总产41%。分省看:黑龙江省临储入库量2 146万吨,吉林省1 084万吨,辽宁省238万吨,内蒙古443万吨,分别占各省玉米产量的57%、42%、19%和24%。其中黑龙江入库速度最快,其他省份则慢于去年,吉林主要是霉变率高,辽宁和内蒙古则是价格偏高。农户加速卖出手中余粮,用粮企业多数停收,东北地区临储收购量及收购进度已经超出市场预期。按照临储当前的收储力度,一旦后期政策性拍卖节奏无法跟上市场需求,则有可能再度出现类似2014年年中的贸易行情。

2014年年中的玉米市场价格飙涨,主要原因是东北玉米临储大量收购,在5月份后粮源供应紧俏,政策性拍卖区域、数量、质量都存在一定的问题,无法完全满足当时的市场用粮企业的要求,引发局部玉米价格大涨,进而带动全国普涨。

华北玉米市场价格小幅反弹。此前由于供应充足、需求低迷,以及质量问题,华北玉米价格持续走弱。收购企业多数谨慎观望,农户卖粮困难。但是目前东北临储收购加速,对华北玉米价格构成一定支撑。包括河北在内的粮源外流数量持续增加,这也导致部分贸易商开始对后期价格上涨存在预判。

北方港口收购价格整体稳定,库存较高。南方港口走货情况不佳,南北港口发运利润不佳,使得北方港口贸易企业收购不积极。

饲料养殖方面,部分地区雨雪天气影响运输导致猪肉价格小涨,但行业性的经营困难并未改变。鸡蛋价格在同样的原因下也出现小幅反弹。

深加工产品方面,酒精价格持续下跌,利润不佳导致部分企业停产。淀粉价格小幅上涨,主要因为淀粉糖受到白糖价格上涨的提振。

猪肉消费进入全年最旺季

全国范围内生猪出栏价格呈现震荡调整的局面—华中猪价走强,南方、北方猪价走弱,华东、华南、华中猪价较为均衡。就川渝区域生猪市场而言,近期外省猪源冲击较大,外省猪主要是陕西、山西、河南等地。且本地生猪出栏量有所增加,区域内腊肉、香肠的制作接近尾声,供需博弈下,近期川渝区域价格小幅下滑0.4~0.6元/千克。

目前市场仍不稳定,生猪价格继续弱势的可能性大。

全国瘦肉型生猪均价12.58元/千克,涨0.07元/千克。辽宁、黑龙江、北京、湖南、江苏、山东、湖南局部厂家收购价格下调,湖北、河南地区一些厂家收购价格微微上涨,上涨幅度在0.4~0.5元/千克。猪价上调的地区主要是在雨雪天气的影响,当地肉联厂采购处和收购人表示受雨雪影响收购难度比较大。

全国范围内生猪价格再次面临深度调整的局面,生猪养殖行业全面进入亏损状态。各地猪价跌跌不休,东北猪价更是全面破六,整体猪价呈现出南高北低的局面。在此基础上,猪价持续下跌,整体下跌幅度达到0.4~0.6元/千克。

随着春节的临近,猪肉消费进入了全年最旺季。

往年每到此时,猪肉价格都会出现上涨的趋势,然而买菜的市民却发现在部分超市和农贸市场里,猪肉价格现在却悄然逆市下跌。据了解,冬季猪肉需求量虽然有所增加,但是由于疫病、看跌心态等因素影响,养殖户积极出栏,市场生猪供给充足,导致生猪价格旺季不旺,持续弱势运行。短期内生猪供大于求的状况难以改变,预计后期生猪价格上涨不易。猪价继续小幅下跌,部分地区短暂上涨。东北地区普遍表现为猪源减少、价格小幅上升。河北部分地区屠宰场上调收购价0.4元/千克。河南新乡、信阳、南阳等地现涨势。湖南部分地区散发流感,当地猪价波动多、不稳定。东北地区猪源减少,价格出现变动,增强养殖户信心。但猪肉价格长期低迷,预计生猪价格难以强势上涨。

12月屠宰企业积累了大量库存,近期屠宰量有所减小,加上厂家为抢占市场份额而压低肉价,终端消费持续平淡,各方面因素都表现利空。春节前猪价仍旧承压,存在下行风险。目前市场仍不稳定,猪价继续弱势的可能性大,压栏计划需谨慎启动。若生猪体质量已较大,建议养殖户还是适时出栏。

乳制品价格全线回升主产区减产引发短期涨价

在2月初举行的全球乳制品第133次拍卖中,包括全脂奶粉(最主要的原料粉之一)在内的各类乳制品价格指数全线飘红,出现连续4次上涨,这也不免让人担心是否会再度刺激国内乳制品企业抄底进口,从而再次打乱本已供需矛盾紧张的国内奶业市场。对此,业内人士称,在高库存压力下国内乳制品企业难有勇气进口补仓,全球乳制品拍卖价格短期上涨的蝴蝶效应十分有限。

全球乳制品拍卖自2015年开拍至今,保持了乳制品成交价格持续上涨的纪录。在最新一次举行的拍卖中,全脂奶粉的价格指数上涨了19.2%,竞得均价2 874美元/吨,成交价格较上次上涨了19.64%。

实际上,新年首拍之时,全脂奶粉的价格比去年12月中旬的拍卖价格上升了1.6%,平均中标价格锁定在每吨2 307美元;此后到2015年第二次拍卖之时,全脂奶粉竞得均价2 402美元/吨,较上次拍卖价格上涨了4.13%,该价格也比2014年最低价格上涨了7.8%。据悉,最新举行的拍卖是继2014年12月2日价格低谷后的连续4次上涨,涨幅还大大超过了前几次的平均水平。除了作为乳制品最重要原料的全脂奶粉外,其他乳制品交易价格也同样呈现上扬。

岁末年初在国内多地出现“倒奶”现象,当时业内解释其原因为国外原料粉价格远远低于国内原奶价格,国内乳制品企业因选择价格低廉的国外原料粉而减少了对于国内原奶的收购量,导致国内奶业供应远远大于需求。如今,以新西兰为代表的原料粉价格出现止跌反弹,这也引发了人们对于国内奶业市场将发生变化的猜测。

据悉,年初全球最大乳制品出口国新西兰宣布由于本国遭遇严重干旱,可能导致该国乳制品减产;此外,作为新西兰最大的乳制品企业,恒天然公司也宣布预计2014-2015年产奶季的产奶量将减少到15.32亿吨干物质,比上年同期减少3.3%。

2月本身是新西兰的停奶期,再加上新西兰官方及恒天然公司分别传递了减产的信息,刺激部分采购商和企业紧急补仓,从而出现了原料粉价格短期内上扬的现象,但是对于库存仍然高企的国内乳制品市场来说,全球原料粉价格上涨并不会直接刺激到国内市场。

即便在2014年最后两周全国主要产区的生鲜乳价格以3.81元/千克创下了14个月以来的新低,但企业收购鲜奶的成本仍然高于购买原料粉。“按照8吨牛奶制成1吨原料奶粉的比例算,若要用国内原奶制成原料粉每吨需要3万多元,该价格仍然是国外原料粉价格的一倍,所以对于国内企业来说,购买国内生鲜乳仍然不合算,但是由于去年市场消费疲软,加之原料补货较充裕,目前仍然以去库存为主,此外还要多采用鲜奶原料做产品,以消耗正在采购的国内生鲜乳。

在国内原料粉进口使用量中,乳粉企业占60%左右,其余40%是由非乳制品食品企业消耗的,从国内乳制品行业现状看,后者对于进口原料粉的需求较为旺盛,而前者仍然是以去库存为主,什么时候消化完什么时候再补给,预计现有库存会维持到2015年年底。在此之前,全球乳制品原料价格的上涨并不会对国内市场带来实质影响,而国内奶价也会在供大于求的大环境下持续保持下行。

市场供过于求 鸡蛋上行乏力

回顾2014年鸡蛋整体走势,从“3”迈向“5”,鸡蛋无疑成为了2014年最贵的农产品之一。从2014年1月下旬开始,鸡蛋价格一路飙升,到7月中上旬为止,累计涨幅35%。此后虽有小幅回落,但截至目前,鸡蛋期货指数年内涨幅仍高达15.45%。对于2015年,从以往经验来看,市场会呈现先扬后抑的局面,像2014年的“高蛋”时代预计难再续。

从相关数据来看,全国鸡蛋价格一直维稳在8.31元/千克,预计短期内,鸡蛋价格将呈现持续稳定的局面。

供应有望增加,春季补栏或比较明显。受2014年“土豪蛋”及蛋鸡养殖利润可观的影响,预计2015年蛋鸡养殖春季大量补栏的可能性大。大型蛋鸡养殖场在疫病防治方面有较大的优势,受政策扶持影响,2015年均有扩产计划,预计2015年大型蛋鸡养殖场扩张较为明显。若2015年蛋鸡养殖户春季补栏积极,鸡蛋供应将会不断增加,尤其是在2015年下半年,鸡蛋供应增加将相对明显。

玉米价格稳定,豆粕后期仍有下跌空间,蛋鸡养殖成本有所下降。玉米及豆粕作为蛋鸡的主要饲养原料,其价格波动幅度直接影响到养殖业的饲养成本,进而影响蛋鸡价格的波动。目前玉米价格相对稳定,各地区的豆粕价格持续下跌:华东地区,山东日照3 080元/吨,江苏连云港3 150元/吨;华北地区,天津3 070元/吨;东北地区,辽宁大连3 150元/吨。预计,短期内豆粕供应仍然宽松,节前备货对价格的支撑有限,豆粕后期仍有下跌空间,蛋鸡养殖成本在一定程度上将有所下降。

鸡蛋需求随着市场、季节、节日的变化而变化。夏季,鸡蛋需求量相对较大,但鸡蛋不易保存,养殖户存栏较少。冬季,鸡蛋需求量较小,养殖户存量增加。每年的春节、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鸡蛋需求量将随之增加,会在节前一个月左右出现备货小高峰。但是,从近期价格数据信息显示来看,市场需求略显平淡。

2014年,鸡蛋供应呈现偏紧态势,市场需求量和养殖户存栏量不相符,鸡蛋价格一路飙升,创历史新高。在春节、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结束后,鸡价逐步下跌。从以往的经验来看,受春节备货影响,1月份将成为现货价格的至高点。但到目前为止,鸡蛋现货上涨乏力,全国鸡蛋价格以稳定为主,在供应逐步增加的预期下,后期鸡蛋现货将逐步下跌。

总而言之,目前市场鸡蛋供应局面较为宽松,如果春季养殖户大量补栏,2015年下半年鸡蛋供求将明显增加。从中长期来看,鸡蛋价格上涨可能性小,短期内鸡蛋供过于求,鸡蛋现货上涨乏力。□

河南省2015年1月28日畜产品集市价格比较表

河南省2015年2月4日畜产品集市价格比较表

河南省畜牧局畜牧处供稿

猜你喜欢

猪价乳制品蛋鸡
蛋鸡多产蛋要过三道关
春季蛋鸡养殖三防
猪价见底了吗?
猪价再降下去 巨头也挺不住了?
七月猪价或开启阶段性快速上涨
供大于求,猪价上涨乏力
2018年1~2月乳制品产量同比增长8%
通过乳制品源头控制提高原料奶品质的措施
杜马斯燃烧法快速测定乳制品的含氮量
图形在乳制品包装设计中的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