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第十二届全国新型炭材料学术研讨会顺利召开

2015-10-24刘佳斌刘燕珍

新型炭材料 2015年6期
关键词:中国科学院研究所储能

宋 燕,刘佳斌,刘燕珍

(1.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炭材料重点实验室,山西太原030001;2.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新型炭材料》编辑部,山西太原030001)

第十二届全国新型炭材料学术研讨会顺利召开

宋 燕1,刘佳斌2,刘燕珍2

(1.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炭材料重点实验室,山西太原030001;2.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新型炭材料》编辑部,山西太原030001)

由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主办,中南大学国家炭/炭复合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协办的第十二届全国新型炭材料学术研讨会于2015年11 月5日-7日在湖南长沙召开。中南大学黄伯云院士和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吕春祥研究员共同担任大会主席,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所长王建国和中国科学院沈阳金属研究所成会明院士分别担任大会组委会主任和学委会主任。

来自全国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产业部门的300多名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研讨会。大会由中南大学熊翔教授所做的题为"超高温陶瓷涂层/基体改性C/C复合材料的制备技术及烧蚀行为"的特邀报告拉开帷幕。熊翔教授的报告主要介绍了难熔金属碳化物涂层/基体协同改性C/C复合材料的制备技术以及高温长时烧蚀行为与控制方面的研究工作;第二位特邀报告人是来自中国科学院沈阳金属研究所的李峰研究员,他报告的题目是:"纳米碳基柔性电化学储能材料与器件:发展及未来挑战"。主要介绍了目前纳米碳基柔性电化学储能材料与器件的发展现状,并对该领域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第三个特邀报告是湖南大学的刘洪波教授所做的题为"石墨层间化合物的合成与应用",他主要介绍了石墨层间化合物的合成方法、性质及其在高导电材料、催化剂材料、微波吸收材料以及电池材料等领域的应用前景,并提出了石墨层间化合物方面未来的研究设想;来自天津大学的王成扬教授就"碳质中间相理论及其应用探索"方面作了一个特邀报告。主要介绍了稠环芳烃的液相炭化理论、碳质中间相的形成机理以及中间相沥青基炭材料的可控制备等;清华大学张强副教授做了第五个特邀报告,报告的主题是"Advanced lithium-sulfur batteries with high energy density and long cycle life:The critical role of carbon",主要介绍了炭材料在高能量密度锂-硫电池的正极、负极和隔膜中的应用等,并对未来锂-硫电池用炭材料的发展进行了展望;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吕春祥研究员做了最后一个特邀报告,他报告的题目是"炭纤维国产化进展",主要介绍了近年来我国炭纤维领域的技术进展以及存在的问题。为了在短暂的会议期间让更多的的研究者有机会和与会代表进行交流,会议安排了三个分会场进行口头报告和一个墙报展示区分别以不同的议题同时开展交流。会议期间每个分会场的第一个报告为分会重点报告,报告内容涉及炭纤维、炭基复合材料、纳米炭、多孔炭以及储能炭等。

根据论文内容,本次会议投稿论文被分为炭纤维、炭基复合材料、纳米炭、储能炭、吸附与催化炭以及其他炭材料等六大专题,其统计情况见图1。

图1 会议论文内容的分类统计Fig.1 Statistics of the papers presented on the symposium.

由图1可见:炭纤维方面论文占论文总数的13.9%,内容涵盖了聚丙烯腈基、沥青基碳纤维的制备、结构演变、性能研究等;炭基复合材料投稿论文占论文总数的17.2%,包括炭/炭、炭/陶、炭/树脂等材料的制备、表征以及性能研究等方面;纳米炭方面的论文占论文总数的14%,内容涉及石墨烯、纳米碳管、纳米金刚石、纳米洋葱以及碳量子点的制备、结构、性能与应用研究;储能炭的研究依然活跃,投稿论文占论文总数的24.2%,包括石墨烯、电纺超细炭纤维、多孔炭和纳米炭等作为超级电容器、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的应用研究;吸附与催化炭方面的论文占论文总数的15.6%,主要是关于活性炭、泡沫炭、碳纳米管、石墨烯等材料的制备及其在吸附、催化等领域的应用研究;其他炭材料方面的论文占论文总数的15.1%。

由上可见:炭纤维、炭基复合材料以及多孔炭等传统炭材料研究依然活跃,在理论、性能和应用研究方面均有新进展。以石墨烯为代表的纳米炭研究方兴未艾,在制备方法、结构表征及应用基础研究等方面仍旧备受关注。由于炭材料具有轻质、化学稳定好、生物相容性强等特点,在能量储存(超级电容器电极、锂离子或锂硫电池电极)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较好的前期研究基础。随着新型炭材料制备和性能研究的快速发展,其在储能等方面的优越性和潜在应用已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全国新型炭材料学术研讨会的成功召开为全国炭材料工作者提供了一个相互学习和交流的平台,将有助于提高中国新型炭材料的学术水平,促进新型炭材料产业的发展。

会议期间,颁发了第五届"中国炭素杰出国际贡献奖"(获奖人:《新型炭材料》国际编委—韩国Seung-kon Ryu教授)、第十一届"中国炭素杰出成就奖"(获奖人:天津大学的王成扬教授)、2013年和2014年《新型炭材料》优秀论文奖10个以及本次会议的优秀墙报奖5个。

会议期间,召开了《新型炭材料》编委、顾问座谈会,与会编委在对《新型炭材料》已取得成绩给予充分肯定的同时,还就提高期刊学术水平、扩大影响力和编委职责等方面提出了宝贵意见和建议。

猜你喜欢

中国科学院研究所储能
“我是一个平凡的人”——中国科学院院士王方定的长寿经
中国科学院院士
——李振声
睡眠研究所·Arch
相变储能材料的应用
相变储能材料研究进展
睡眠研究所民宿
未来研究所
祝贺戴永久编委当选中国科学院院
昆虫也会便便吗?
储能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