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技工教育培训、技工供给与企业竞争力的关系——基于江苏省制造业企业的实证分析
2015-10-24杨以文
杨以文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 江苏 南京 210013)
一、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
大量的人力资本理论与教育经济学理论指出,劳动力通过接受教育,能够提高认知技能与知识水平等,进而会带来企业生产率的提升。还有一些学者指出,企业在雇佣劳动者的过程中,若能实现劳动者技能与工作所需技能的匹配,劳动者职业期望也能得到很好的匹配,并将会带来企业竞争力的提升。
若劳动者接受的教育与实际工作所需技能存在不匹配,则劳动者可能会变得不是很满意自己的工作,进而工作努力的程度会不断下降,导致企业劳动生产率下降。接受职业教育的劳动者与接受普通教育的劳动者相比,所拥有的知识与技能更接近于工作内容,即劳动者接受的教育与实际工作所需技能能较好地进行匹配,进而能带来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提升。
一般而言,如果劳动者拥有更好的教育背景,则拥有更高的职业期望,若在工作过程中不能达到其工作期望,则更容易产生不努力工作的状态,进而会降低企业的劳动生产率与竞争力。接受职业教育的劳动者的职业期望能够更容易地得到匹配,因为职业院校毕业的学生早就做好了毕业之后的就业准备,这些毕业生期望成为企业工人。而接受普通中学教育的学生毕业之后都准备考大学,这些学生期望成为大学生,但是不可能都被大学录取,很多人被迫到企业就业,他们对此往往缺乏心理准备。就职业期望而言,接受普通教育的劳动者职业期望的满足程度不如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因此,一般而言,接受职业教育的劳动者更容易产生努力工作的心态。
大学本科教育与职业教育相比,可能更偏向于专业理论知识教育,而对实践教学与实验教学的重视不够,学生所学习的专业技能与工作岗位实际需要的技能也存在较大程度的不匹配的情况。因此,接受普通本科教育的劳动者可能会由于其所掌握的技能与职业期望的不匹配,而不利于企业竞争力提升。大学本科毕业生的职业期望往往较高,希望找到一份“白领”工作,而不是“蓝领”技术工人的工作,本科生从事技术工人的工作往往都是不得已的选择,因此,其职业期望也并不能得到很好的匹配,进而会影响企业劳动生产率与竞争力提升。但是,大学本科生可能会拥有较强的学习能力,也拥有较丰富的理论知识积累,也可能会有利于提升企业竞争力。根据技能匹配程度与职业期望满足程度,可提出以下研究假设:
研究假设1——接受高职教育的技术人才比例与企业竞争力呈正相关关系,但是,接受普通本科教育的技工比例与企业竞争力关系并不确定。
企业作为市场中自主经营、自主决策、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其行为动机主要来自于企业对利润的内在追求,以达到企业价值增值的目的,而对技术工人的投资则是实现企业价值增值的主要手段之一。企业通过对技术工人的教育培训,促进科技创新,提高企业劳动生产率,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进而实现价值增值的目的。
第一,企业增加技术工人的教育培训投入,可以提高技术工人的劳动生产率,进而带来企业竞争力提升。企业通过对技工的在职教育培训,既让他们能够掌握最新的行业、专业技术前沿知识,又能进一步提升其技术熟练程度,更能在企业中形成一种相互学习与竞争的氛围,这样有利于学习型组织的形成,又能为企业形成持续的市场竞争力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第二,企业通过对技术工人的教育培训,可形成技术工人的退出壁垒,进而能够提高技术工人的存量,带来企业竞争力的提升。因为技术工人在一个企业接受在职培训获得的专门化知识和技能,并不一定适用于其他企业,更为专业化的知识和技能培训会使他们放弃其他获得更高收入的机会而做出继续留下来的决定,若离开该企业则需要付出较高的退出成本。
第三,增加对技术工人的教育与培训,可以提高其他生产要素的生产效率。许多研究表明,增加人力资本投资可以提高物质资本的边际生产率,从而提高整个生产过程的生产效率。人力资本质量的提高或存量的增加与技术进步是密不可分的,人力资本是企业科技创新及技术进步的重要源泉,也是技术扩散、技术应用的基础和必要条件;企业现有人力资本水平决定企业技术进步的速度以及经济效益增长的速度。根据技术工人教育培训对企业劳动生产率与竞争力的影响,可提出以下研究假设:
研究假设2——企业对技术工人的教育培训投入与企业竞争力呈正相关关系。
处于转型期的中国,急需大量技能型、应用型和实践型人才,技工的供给规模直接影响企业的劳动生产率与市场竞争力提升,其具体表现是:首先,充足的技工供给会加剧技工市场的竞争压力,被雇佣的在岗技工人员会更加珍惜所拥有的工作岗位,为了立足于企业,更愿意投入地开展技术工作,即外部人才市场的竞争压力迫使技术人才努力提升技术水平,进而会带来企业竞争力的提升。其次,充足的技工供给,一方面,能够增加企业对技工人才的选择余地;另一方面,也能使得技工工资回归到市场均衡的价格水平,使得企业能够以更合理的工资雇佣到适合企业发展的专业技工人才,进而能够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再次,充足的技工供给,将会为更加完善的技工人才市场的形成奠定良好基础,完善的技工人才市场不仅有利于人才之间的良性竞争,更便于技工人才之间的相互学习与模仿,能够提升技工人才的总体质量,进而会影响企业雇佣技术人才的质量,进而带来企业竞争力的提升。可以提出以下研究假设:
研究假设3——技术工人的供给规模与企业竞争力呈正相关关系。
二、实证分析
(一)数据来源
本实证研究数据来自于2013年对江苏省企业的调研数据,问卷调查分为两部分,即制造业企业部分与生产性服务企业部分。其中,制造业企业的问卷调查分为三个部分,即企业的基本情况、对生产性服务需求和使用情况、制造业创新升级情况,共设计了40个问题。此次抽样调查共发放800份问卷,其中制造业企业问卷400份,回收348份,问卷回收率为87%。此次问卷调查基本上涵盖了江苏省制造业各大行业,问卷调查所得数据为实证研究提供了充足的数据来源。从抽样调查企业的样本分布来看,样本的行业分布基本涵盖了制造业各大门类,能够反映制造业的整体状况。从企业主营产品的销售额来看,31.1%的企业超过国内平均水平,46.1%的企业处于国内平均水平,其余企业低于国内平均水平;从企业性质分布来看,国有企业数量占比为18.3%,民营企业数量占比为34.3%,外资企业数量占比为47.4%;从企业区位分布来看,22.1%的企业位于国家级经济开发区或高新开发区,22.5%的企业位于省市级开发区或高新区,19.1%的企业位于县区级开发区或高新区,36.3%的企业不在各类开发区之内;从企业是否与上下游企业集聚的样本来看,与上下游企业集聚的企业样本占51.3%;从技术工人接受教育培训的程度来看,技术工人接受教育培训的平均比例为43.4%。从以上调研的样本数据来看,基本符合江苏省制造业发展的现状,因此,利用这组数据进行实证研究是适合的。
(二)变量
根据研究的需要,我们构造了如下变量。
1.企业竞争力(ecm)
为了反映企业竞争力,调查问卷设计了“贵公司属于哪种类型的企业”的问题,受访企业可以在“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其他”等三个选项中进行选择。问卷还设计了“贵企业主营产品市场竞争力水平在同行中处在何种地位”的问题,受访企业可以在“处于领先地位,处于平均水平以上,处于平均水平,处于平均水平以下”四个选项中进行选择,根据受访企业的选择,我们依次对其进行“4,3,2,1”的赋值,进而得出企业竞争力(ecm)的指标数值,该变量为程度变量,变量的最大值为4,最小值为1。
2.技工的教育程度变量
为了反映技术工人的教育程度,问卷设计了“目前,贵公司技术工人的学历构成情况”的问题,受访企业可以在“高中学历及高中以下的人数,职业中学或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历的人数,专科或职业技术学院的人数,本科学历的人数”等选项中进行回答,根据受访企业的答案,可以得出该公司技术工人的总数(此问卷主要为了解受访企业技术工人的学历构成。因此,学历为硕士或硕士以上人员并没有纳入问卷选项之中,一般而言,学历为硕士及以上人员,绝大部分属于企业的高级人才,不会是技术工人,而多是企业研发人员)。将专科与本科学历层次的技工人数与技工总数相比,分别得到专科学历技工占比(zkb)与本科学历技工占比(bkb)两个变量的数值。
为了了解企业技工接受培训的情况,问卷设计了“近两年,贵公司技术工人接受过哪些技术培训或教育”的问题,受访企业根据自身情况,在“公司内部举行各种技术培训,聘请国内外其他企业技术人员来指导,派出本公司技术工人到国内外企业学习、交流,派出技术人员到国内外大学或培训机构学习”等选项中选择,并指出每种培训的次数与参加每次培训的技工比例,为了研究需要,分别对四个选项设置了“0.1,0.2,0.3,0.4”的不同权重,然后根据每一个受访企业的选择,采取赋值与选项加权平均的方法,构建技术工人的培训程度变量(pxb)。
3.技工的供给规模变量
为了获得该变量,问卷设计了“贵公司雇佣技术工人的灵活性或方便程度如何”的问题,受访企业可以在“非常容易,比较容易,一般,较难,很难”等选项中进行选择,根据受访企业的选择,分别赋值为4,3,2,1,0, 该变量主要反映企业雇佣技术工人的便利程度,可以间接地反映技术工人的市场供给状况,一般而言,技术工人的市场供给规模越大,公司越容易雇佣到合适的技工,因此,可以利用该指标数值反映技工的供给规模(ggb)。
4.控制变量
一是企业规模(sca),该指标主要通过对被调查企业主营业务的销售规模反映,通过对“超出国内同行平均水平、为国内平均水平、低于国内平均水平”三个选项分别赋值为“3,2,1”,进而获得企业规模变量。二是企业性质(typ),这是一个二维虚拟变量(内资或外资),若是内资企业,赋值为1,否则赋值为0。三是企业是否位于开发区(kfq),这是一个虚拟变量,若是,赋值为1,若不是,则赋值为0。各变量的统计性描述如表1所示。
表1 各变量的统计性描述表
(三)计量模型构建
为了检验上述研究命题,利用有序的 logit模型进行了回归估计,因为被解释变量(企业竞争力)属于有序变量,根据研究的需要,可以设定以下模型:
其中,被解释变量ecm有四个等级,分别用1,2,3,4 表示,设定 G(G=1,2,3,4)个等级发生的概率为pg。假设理论上存在一个连续反应变量ecmi*代表企业竞争力水平,当该变量低于某个临界点β1时,企业的竞争力就处于平均水平以下,当高于β1却低于β2时,企业的竞争力就处于平均水平,当高于β2却低于β3时,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就处于平均水平以上,当高于β3时,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就处于领先水平,即:
ecm=1,如果 ecm≤β1;ecm=2,如果 β1<ecm≤β2
ecm=3,如果 β2<ecm≤β3;ecm=4,如果 β3<ecm
另外,解释变量主要有专科技工占比(zkb)、本科技工占比(bkb)、技工培训程度(pxb)、雇佣技工难易程度(ggb)、企业规模(sca)、企业性质(typ)、是否位于开发区(kfq)等变量。根据以上假设,可以得到:
其中,f为εi的累积分布函数。假设误差项εi服从Logistic分布,那么其累积分布函数则为的形式,由此可以得到,其中,分别表示 i样本的解释变量。进一步计算,可以得到对数发生比为:,该式即为累积有序 logit模型。
为了确保研究结论的可靠性,笔者使用了逐步回归的方法进行估计,尽量排除一些不良的解释变量,通过在模型中不断加入相关变量的方法,考察不同解释变量以及控制变量的符号和显著性。另外,为了使本计量分析所采用的回归结果更加可信,我们还运用Breusch-Pagan/Cook-Weisberg检验以上计量模型是否存在异方差,检验结果显示都不能拒绝同方差的原假设,同时也分别对计量模型的回归残差分布进行检验,发现其都基本服从正态分布,因此,回归结果是具有较强可靠性的。从计量回归模型1~7的最大似然比LR和(Pseudo)R2的值来看,以上计量模型都较为显著,具体的计量回归结果如表2所示。为了更深入地研究职业教育、技工规模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笔者还对企业竞争力的边际效应进行了估计,具体回归结果如表3所示。
表2 多元有序logit回归结果表
表3 边际效应的估计结果表
(四)计量结果分析
第一,专科技术工人占比(zkb)与企业竞争力(ecm)呈正相关关系。在表 2 的模型(1)(2)(5)(6)(7)中,这些回归模型都在1%的显著水平上显著,且专科技术工人占比(zkb)变量的系数为正,表明在其他情况不变的情况下,制造业企业的专科技术工人占比(zkb)每提高1个单位,企业的竞争力与上一个等级的比值将会大于1,即ecm取值增加,表现为企业竞争力提高。另外,从表3的边际效应来看,专科技术工人占比(zkb)每提高1个单位,将能使企业竞争力处于平均水平以下与处于平均水平的概率平均降低16.8%与12.5%,然而,将能使企业竞争力处于平均水平以上与处于领先地位的概率平均提高23.1%和17.3%,这可能是由于接受正规高职教育的技工不仅拥有符合工作岗位所需的专业技能与知识,能很好地胜任本职工作,而且职业期望往往也比较容易得到满足,这部分群体,相比较其他技工群体而言,不仅有能力,而且也会更加愿意努力工作,因此,接受高职教育的技工人员规模扩大,将会有利于企业竞争力提升,这正好验证了上述的研究假设1。
第二,本科技术工人占比(bkb)与企业竞争力(ecm)关系不显著(如表2中回归1~7所示),这可能是由于拥有本科学历的技工人员往往都具有较高的职业期望,并不十分愿意从事技工岗位工作,这可能会影响其工作态度,由此带来工作效率下降,进而会影响企业竞争力提升。另外,该群体可能又拥有较强的学习能力,也可能会促进工作效率提升,因此,这两种不同方向力量的作用,导致该群体人员的比例增加对企业竞争力提高的作用并不显著。
第三,技术工人的培训程度(pxb)与企业竞争力(ecm)呈正相关关系。在表 2 的模型(1)(3)(5)(7)中,这些回归模型都在1%的显著水平上显著,且技术工人的培训程度(pxb)变量的系数为正,表明在其他情况不变的情况下,企业技术工人的培训程度(pxb)每提高1个单位,企业的竞争力与上一个等级的比值将会大于1,即ecm取值增加,表现为企业的竞争力提高,另外,从表3的边际效应来看,技术工人的培训程度(pxb)每提高1个单位,将能使企业竞争力处于平均水平以下与处于平均水平的概率平均降低10.9%与13.2%,然而,将能使得企业竞争力处于平均水平以上与处于领先地位的概率平均提高17.5%和12.7%。这可能是由于市场需求变化多端,产品更新换代的频率不断加快,产品生命周期也在不断缩短,这就要求技工人员必须要不断地更新与丰富知识,才能生产出消费者或用户满意的产品,才能让产品立于不败之地。因此,除了“干中学”,企业还需加大在岗技工人员的教育培训投入,只有如此,才能保证拥有一支高素质的技术队伍,才能保障产品的持续竞争力,这正好验证了上述的研究假设2,即企业技术工人的培训程度(pxb)提高,有利于企业竞争力提高。
第四,技工的供给规模(ggb)与企业竞争力(ecm)呈正相关关系。在表2的模型(2)(4)中,这些回归模型都在5%的显著水平上显著,且技工的供给规模(ggb)变量的系数为正,表明在其他情况不变的情况下,企业技工的供给规模(ggb)每提高1个单位,企业的竞争力与上一个等级的比值将会大于1,即ecm取值增加,表现为企业的竞争力提高。另外,从表3的边际效应来看,技工的供给规模(ggb)每提高1个单位,将能使企业竞争力处于平均水平以下与处于平均水平的概率平均降低21.3%与22.5%,然而,将能使得企业竞争力处于平均水平以上与处于领先地位的概率平均提高17.7%和13.8%,以上计量结果表明,企业技工的供给规模(ggb)扩大,有利于企业竞争力提高,这正好验证了上述的研究假设3。
第五,企业规模(sca)与企业竞争力(ecm)呈正相关关系,即企业规模越大,企业竞争力将会越高(如表2中回归1,3,5,6所示),这可能由于规模较大的企业具有开展教育培训活动的资金支持,更容易吸引到更加优秀的技工人才,因此,规模越大的企业,其竞争力也将越高。企业是否位于开发区(kfq)对于企业竞争力(ecm)的影响作用并不显著。该结论与郑江淮的研究结论相符,因此,在推动制造业发展的过程中,不应盲目地追求产业集群,也不能错误地理解制造业集群就能发挥集聚效应,就一定能够产生技术溢出。另外,从调研数据的检验结果来看,外资企业的竞争力是高于内资企业的(如表 2 中回归 1,4,5,7 所示),这可能是由于外资企业拥有更多更高素质的技工与创新人才和更丰富的创新经验以及国际化的视野等,因此,内资企业应积极地融入全球价值链,要加强与外资企业的合作与交流,可以开展各种类型的合作研发与合作生产等,进而不断提升我国制造业企业的竞争力。
三、结论与建议
我国经济的转型升级既离不开高水平的研发人才,也不能缺少高素质的技工。笔者分别从理论与实证两个层面,研究了职业教育与技工规模对于企业竞争力的影响。通过研究,可得到以下结论:
第一,企业技工规模的扩大,能够促进制造业的竞争力提升,因此,要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必须要保证充足的技工供给。要保证充足的技工供给,必须要加快建立和完善技工人才评价机制,出台更为积极的人才认定政策。政府职能部门应高度重视技工人才队伍建设,制定积极的人才认定政策,将能力和绩效作为人才评价标准的核心,创新评价机制,进一步强化职业技能鉴定和职业资格证书认定工作。另外,还需积极弘扬“技术工人也是人才”的理念,调动技术工人钻研技能的积极性,提高技术工人的价值和地位,引导更多青年工人走技能成才之路,这样才能保证技工人才的充足供给。
第二,技工教育培训投入越大,越有利于企业竞争力提升,因此,要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必须要不断完善技工的教育培训系统。近期,教育部要将600所地方本科院校改制为应用型本科院校,这实属明智之举,适应了中国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大学尤其是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专业设置应该从学术性向职业性转移,这一过程既与高等教育在社会发展中作用的变化有关,也是专业教育逻辑的自然延伸。我国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同时,可以考虑对职业教育的一些专业设立单独的职业教育专业学位,通过建立与学术型高等教育并列的完善的职业教育学位体系,培养既能掌握高新专业知识,又能利用信息科技进步获取宝贵前沿技术的应用型专业拔尖人才,为高端制造业与新兴产业提供人才支撑。
第三,技工的职业技能与职业期望是否得到匹配,将直接影响技工的工作效率,因此,在推进职业教育的过程中,一定要重视职业教育与社会需求的结合。具体而言,职业教育应参照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与行业、企业共同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实施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等人才培养模式,将学校的教学活动与企业的生产过程紧密结合,学校和企业共同完成教学任务,这样可以更好地让学生的知识和技能与职业需求相匹配,也能让学生提前进入工作角色,可以更好地实现职业岗位与职业期望的匹配。
[1]Martin Carnoy.教育经济学国际百科全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Miranda L C M,Carlos A S L.Trends and cycles of the internet evolution and worldwide impacts[J].Technol.Forecast.Soc.Change,2012(79):744-765.
[3]Roller L H,Waverman L.Telecommunication’s infrastructure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A simultaneous approach[J].Am.Econ.Rev,2001,91(10):909-923.
[4]陈衍,李玉静,房巍,等.中国职业教育国际竞争力比较分析[J].教育研究,2009(6):63-68.
[5]胡伟,王晓敏,郑彩云.国外职业技能培训与启示[J].继续教育研究,2010(2):118-121.
[6]曲恒昌,曾晓东.西方教育经济学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7]徐晓义.外国职业教育的比较研究及其启示[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2011,35(3):37-41.